甘正氣
最近認真讀完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出版社“新知文庫”中的一套《瘋狂實驗史》(1、2冊,瑞士作家雷托.u.施耐德著,分別為2009年第1版、201 5年第1版),感覺語言清新幽默,說理通俗易懂,書中圖片也非常清晰豐富,是不可多得的科普著作,特別是其中很多心理學和社會學實驗對開拓思維很有幫助。正當我準備多買幾套送給小朋友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就是這套書無論是出版社、編輯部,還是編輯、作者、譯者都沒有給出任何危險警告。
這套書中有特別多的關(guān)于實驗方法、步驟的描述,還配了大量圖片,這是該書引人入勝之處,但是其中很多實驗是有危險性的,譬如在自己身上實施的自縊實驗,在自己身上實施的病毒感染實驗,在自己身上實施的長時間不睡眠實驗等等,小朋友讀者辨識力差,讀后如果盲目模仿將是非常危險的。
記得商務(wù)印書館編輯部在其出版的每本《漢譯世界學術(shù)名著叢書》上都印了一段《出版說明》,其中有一句:“讀書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確的分析態(tài)度去研讀這些著作,汲取其對我有用的精華,剔除其不合時宜的糟粕,這一點也無需我們多說。”電視播放雜技節(jié)目時往往也會同時播放字幕:“動作危險,切勿模仿!”
這都是一種善意的提醒,也是出版社與電視臺的一種自我保護。
我們的出版社是否也可以來一段“危險提示”呢?我覺得像《瘋狂實驗史》這樣的書是需要的,以防患于未然,方便我們放心地將這本書推薦給各個年齡段的讀者,而不用擔心有人會盲目模仿,帶來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