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核電站一號反應堆堆芯燃料熔化,成千上萬的當?shù)鼐用癫坏貌浑x開自己的家園,驅車向南。然而其中一些人另有想法,他們停下來測了測風向,逆風而行,遠離核電站輻射塵擴散的方向。
“在非常時期,這是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重要知識,”Jason Waite說。他是一個藝術項目的館長,項目名稱就叫作“不要跟著風走”,由12名藝術家共同打造,位于福島核電站禁區(qū)內,堪稱世界上最危險的藝展。
不像其他藝術活動,“不要跟著風走”藝展并沒有舉行隆重的新聞發(fā)布會或媒體見面會,其官方網(wǎng)站也很簡單,只有一個空白頁面和一段簡短的音頻。音頻介紹說這個展覽如此低調就是象征著福島核泄漏事件已經(jīng)漸漸為世人淡忘。
主展區(qū)是一塊5年都沒有人活動過的區(qū)域,這里的花草已經(jīng)高到齊腰,野豬在街上咆哮,建筑物的門廊都已成為巨型蜘蛛的巢穴。這群藝術家運用獨特手法,利用災后的一座普通房屋、一個娛樂中心和一個倉庫,藝術地展現(xiàn)了這場自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以來最嚴重的核事故。
數(shù)月來,這個展覽只對參與其中的藝術家和部分當?shù)鼐用耖_放,展示區(qū)正是這些居民曾經(jīng)工作生活的地方。幸運的是,《衛(wèi)報》記者得到了展覽主辦方的允許,得以進入?yún)⒂^。
普通人如果想要接觸這個藝術項目,只能去參觀一個名為“描述、印象和數(shù)據(jù)”的巡回展覽。這個展覽于上周開始,同時東京Watari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還開設了一個“非游客中心”。有趣的是,該展覽不對游客提供展出作品名錄。藝術家Ryuta介紹說,“這個展覽持續(xù)時間將會很長,展出作品變動也會很大,所以我們認為沒有必要做名錄?!?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1/01/nfrw201602nfrw20160212-1-l.jpg" style="">
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贊許這種展覽?!缎l(wèi)報》資深藝術專欄作家Jonathan Jones評論說,這些藝術家“再一次讓人們飽嘗核災之景”,還不如花精力“與科學家們探討該不該把核能作為解決全球變暖的法寶”。
參與該項目的藝術家Franco Mattes則認為這個展覽有著重要的象征意義。他說,福島核電站事故把周邊地區(qū)變成了無人區(qū),這個展覽設立在與外界隔離的無人區(qū)內,就象征著福島漸漸被世人遺忘的命運。
(摘編自界面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