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子良 曹慧麗 王 飛 楊穎婷 楊 濱
(山西省心血管病醫(yī)院 心內科 山西 太原 030024)
冠心病是由于動脈血管發(fā)生粥樣硬化病變,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的一種心血管類疾病。此病患者可出現(xiàn)典型的胸痛、變異型心絞痛、猝死等情況。有研究證實,以高膽固醇血癥為首的血脂異常類疾病是引發(fā)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臨床上應對冠心病患者的各項血脂指標進行密切的監(jiān)測,并將對其進行降脂治療作為改善其冠心病預后的關鍵。最新的臨床實踐證實,與使用小劑量的瑞舒伐他汀進行治療相比,使用大劑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療冠心病伴高膽固醇血癥的效果更為理想,可明顯改善此病患者的各項血脂指標。為進一步探討此種療法的有效性,我們對近年來我院收治的82例冠心病伴高膽固醇血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F(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2例冠心病伴高膽固醇血癥患者。這些患者經心電圖檢查后均被確診患有冠心病。他們各項空腹血脂指標均符合臨床上關于高膽固醇血癥的診斷標準:TC的水平> 5.72 mmol/L ,TG 的水平> 2.27mmol/L,LDL-C 的水平≥3.64mmol/L,HDL-C的水平≤0.91mmol/L。這些患者的排除標準是:①合并有其他器質性病變。②存在他汀類藥物過敏史。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有41例患者。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6例。他們的年齡為58~78歲,其平均年齡為(68.0±5.4)歲。他們的病程為3個月~2年,其平均病程為(1.0±0.8)年。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7例。他們的年齡為60~77歲,其平均年齡為(68.5±6.3)歲。他們的病程為1個月~2年,其平均病程為(1.0±0.9)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使用硝酸酯、鈣離子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與抗血小板聚集類藥物進行治療。為他們停用其他的調血脂類藥物。在此基礎上,為對照組患者使用小劑量的瑞舒伐他?。ㄉ唐访嚎啥ǎ┻M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10mg/次,1次/d,共治療4周。為觀察組患者使用大劑量的瑞舒伐他汀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20mg/次,1次/d,共治療4周[1]。
在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前后,對其各項血脂指標均進行檢測并記錄。用二氯甲烷硅酸-變色酸法對兩組患者TG的水平進行檢測,用超速離心結合ALBK法對其HDL-C的水平和LDL-C的水平進行檢測,用化學抽提法對其血清TC的水平進行檢測。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正負標準差(± s )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TC的水平 、TG的水平、HDL-C的水平及其LDL-C的水平相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接受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各項血脂指標均比接受治療前有所改善,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各項血脂指標的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一前后其各項血脂指標的對比(n=41,x ±s,mmol/L)
在對照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現(xiàn)腸胃不適的癥狀,有2例患者出現(xiàn)皮膚瘙癢的癥狀,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14.6%。在觀察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現(xiàn)腸胃不適的癥狀,有3例患者出現(xiàn)皮膚瘙癢的癥狀,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9.8%。兩組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的癥狀均輕微,而且不影響本次治療的結果,二者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x2=0.456,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目前,他汀類藥物是臨床上應用范圍最為廣泛的降血脂藥物。使用此類藥物對冠心病伴高膽固醇血癥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李麟等人對用不同的他汀類藥物對老年冠心病伴高膽固醇血癥患者進行治療的研究結果顯示,與用阿托伐他汀與辛伐他汀進行治療相比,用瑞舒伐他汀對患者進行治療后,其TC水平、TG水平及LDL-C水平改善的程度更為顯著[2]。瑞舒伐他汀是一種選擇性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具有加快LDL(低密度脂蛋白)的吸收與分解代謝,減少VLDL(極低密度脂蛋白)合成的作用。西方研究人員推薦用最大劑量(80mg/次)的瑞舒伐他汀對冠心病伴高膽固醇血癥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調控其血脂的水平,但此種療法會引起患者發(fā)生許多的不良反應,而且也不適用于耐受性差的老年此病患者。張勤斌等人經研究發(fā)現(xiàn),與按照10mg/天的劑量服用瑞舒伐他汀的患者相比,按照20mg/天的劑量服用瑞舒伐他汀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其TC水平、TG水平及LDL-C水平下降的幅度更為明顯,而且在接受治療期間,他們均未發(fā)生嚴重的不良事件[3]。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各項血脂指標的改善情況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癥狀均較輕微,這與相關的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與使用小劑量的瑞舒伐他汀進行治療相比,使用大劑量的瑞舒伐他汀對冠心病伴高膽固醇血癥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更為理想,安全性更高。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周煒,董侃.瑞舒伐他汀與辛伐他汀用于老年人冠心病伴高膽固醇血癥的效果比較[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4,11(24):3766-3767.
[2] 李麟,王永莉,曹佳寧等.不同他汀類治療老年冠心病伴高膽固醇血癥的療效比較[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3,23(12):1302-1304.
[3] 張勤斌.瑞舒伐他汀治療老年冠心病患者高膽固醇血癥的臨床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4,22(04):539-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