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琳
(四川旅游學院 四川 成都 610100)
淺析我國高校信息公開存在的問題
周 琳
(四川旅游學院 四川 成都 610100)
2010年3月30日,教育部審議通過的《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只是簡單的對高等學校信息公開內容、公開途徑和要求進行了規(guī)定,從實施情況來看,落地的配套制度還缺很乏。對此,我以高校信息公開制度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為研究,進一步推進我國高等學校辦公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高校;信息公開;問題
高校信息公開屬于新生事物,剛剛起步,重視程度都還不高,對信息公開的意識不強。調查研究發(fā)現,有的高校認為很多信息自己掌握就行,沒有必要公開,有的則害怕公開后,破壞學校穩(wěn)定。有的高校迫于形式的要求,已經開始信息公開工作,但卻存在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態(tài),沒有把信息公開當做自己的一項職責和義務。[1]在傳統的行政管理體制的慣性影響下,很多社會公眾也都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tài)度”,并不了解要求高校公開信息是自己的一項權利。2009年4月教育部發(fā)布了《高等學校信息公開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引起了很多關注,但是要求認高校加強信息公開的意識,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高校信息公開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在高校信息公開的范圍上做了概括性的規(guī)定,不得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令、經濟安全、社會穩(wěn)定和學校安全穩(wěn)定。但是對于哪些事項可以公開,哪些事項是應該保密的,也缺乏統一的規(guī)定和要求。首先,我們并不清楚高校信息公開是以公開為原則還是以不公開為原則,因為《辦法》中的并沒有規(guī)定“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或者出現類似的字樣?!度嫱七M校務公開工作的意見》中也僅要求:“各地各校應把學校工作的重點、難點、教職工群眾和社會關心的熱點問題,作為校務公開的重要內容,努力做到政策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2]對于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比如:學校的改革方案、發(fā)展規(guī)劃,住房公積金、養(yǎng)老金、醫(yī)療保險和其他社會保障基金、經費預決算、教職工購(建)房方案、教職工聘任辦法、教職工獎懲辦法等,都應通過多種形式讓教職工參與和知道。《辦法》中的不予公開信息的條件比較模糊,例如第十條里面的第四款寫到的“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以及學校規(guī)定的不予公開的其他信息”也屬于不公開的信息。那么,“學校規(guī)定的”應該是哪些,并沒有明確的說明。這樣一來,教職工關心的熱點問題公開力度不夠,甚至不公開,容易造成校方與教職工相互扯皮的現象。對于按規(guī)定必須保密的事項,《意見》也沒有給出具體的規(guī)定,同時,極易造成公眾知情權及參與權得不到充分行使,使得信息公開的范圍十分模糊。
如今,各高校信息公開的運行情況并不相同,除部分高校建立了信息公開網站,設立了專門的信息公開工作機構,公布了信息公開條例或信息公開暫行辦法外,甚至國內一流高校都沒有建立信息公開工作機制。信息公開機制不健全,領導機構和監(jiān)督機構缺失、無專門的工作機構和專職工作人員,高校的信息公開也只能由校內各個部門各自為政;沒有相應的信息公開工作條例,高校的信息公開就沒有約束,這樣的結果就是其自主決定信息是否公開,公開到什么樣的程度,最終導致高校信息公開流于形式。[3]信息公開還缺乏有效的激勵和考核機制。高校信息公開沒有設立相應的獎懲激勵措施,對于公開的全面、及時的高校沒有獎勵,而對于公開工作做的不到位的高校也沒有相應的懲罰措施,出現做得好與不好都一樣,信息公開與高校自身的利益完全不相關的問題。[4]信息公開工作需要有相關的制度配套才能有效實施,由于缺少必要的監(jiān)督,缺少普遍的激勵措施,以及制度的制定者、施行者和規(guī)范者合一,高校的自利性顯現,不愿施行有關制度來規(guī)范自身行為,加上缺少必要的物質基礎保障條件,使高校推進此項工作的積極性不高。[5]各高校應出臺統一的高校信息公開制度、建立監(jiān)督高校信息公開運行的長效機制、健全監(jiān)督高校信息公開的保障機制,這將對提高高校信息公開工作水平對實現高校科學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6]
我國目前現有的法律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高校信息公開的監(jiān)督救濟機制,也沒有規(guī)定信息不公開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因而,在信息公開不利的情況下或者申請人的公開申請遭到拒絕后,沒有有效的監(jiān)督制約機制和救濟措施,高校信息公開仍是一個大問題。根據相關規(guī)定,對于違反高校信息公開法律規(guī)定的行為,社會公眾只有“舉報”一種救濟方式。有些高等教育領域的具體實施辦法,沒有規(guī)定高校的行政責任,而只是規(guī)定民事責任,是濟機制上規(guī)定的一大不足。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對《政府信息公開司法解釋》的解讀中認為,“鑒于公共企事業(yè)單位信息公開納入行政訴訟涉及公共企事業(yè)單位信息公開行為是否屬于具體行政行為、公共企事業(yè)單位能否作為行政訴訟被告、公共企事業(yè)單位公開行為法律關系界定、公共企事業(yè)單信息公開工作實踐等問題,情況比較復雜,建議作進一步研究,暫不作出規(guī)定。從目前來看,有關高校信息公開行政訴訟案例只出現過極少的案例,而有些救濟制度看似規(guī)定的很全面,但卻很宏觀,沒有落實到具體的制度中。因此,對高校信息公開的監(jiān)督和救濟基本處于無法實現的狀態(tài)。沒有救濟就意味沒有權利,高校信息公開仍然任重而道遠。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高校信息公開整體上依然存在著許多需要改進和進一步發(fā)展的地方。我國高校信息公開在公開范圍、程度、內容等方面都應有明確的規(guī)定,建立健全高校信息公開機制,利用更加完備的法律推行高校信息公開工作,確保高校信息公開工作與時俱進 ,得到切實有效的發(fā)展。
[1]王彤.高等學校信息公開制度研究[J].2010
[2]李志岡.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的高校信息公開研究[J].2014
[3]韓宏亮.我國高校信息公開存在問題分析[J].2014
[4]趙東海.論我國高校信息公開制度[J].2014
[5]趙培云,鄭春輝.大數據時代高校信息公開∶問題及其對策[J].2016
[6]龍雪嬌,吳艷,王彥東.高校財務信息公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2016
周琳,1986年,女,漢族,研究生,寧夏吳忠人,四川旅學院講師,主
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本文為 2016年度四川旅游學院校級科研基金項目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6STUS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