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艷平,雷國平
(山西省臨縣林業(yè)局林業(yè)站,山西 臨縣 033200)
不同萘乙酸濃度對迎春插條生根的影響
樊艷平,雷國平
(山西省臨縣林業(yè)局林業(yè)站,山西 臨縣 033200)
摘要:以1年生迎春插條為試驗材料,通過不同濃度萘乙酸溶液對迎春插條生根進行了試驗研究,結果表明:促進迎春插條生根的最適NAA濃度是4×10-6,在進行水培觀察第10d時生根效果最顯著,其平均生根率可以達到100%,平均根數為3條,平均根長為1.93cm,生根力指數為1.45,當NAA濃度小于4×10-6時,迎春枝條的平均生根數目、平均根長以及生根力指數均隨著NAA溶液濃度的升高而增大,而當NAA溶液濃度大于4×10-6時,迎春枝條的平均生根數目、平均根長以及生根力指數均隨著NAA溶液濃度的升高反而減小,當NAA溶液濃度繼續(xù)升高為10×10-6和12×10-6時,迎春插條并不生根。
關鍵詞:萘乙酸;迎春插條;生根率;生根力指數
1引言
迎春為木犀科茉莉屬落葉灌木,高0.4~5m。枝細長拱形,綠色,有四棱[1]。迎春植株鋪散,枝條鮮綠,不論強光或背陰處都能生長,冬季綠枝婆娑,早春黃花可愛,對我國冬季漫長的北方地區(qū),裝點冬春之景意義很大,各處園林和庭院都有栽培。正因為迎春有著獨特的資源優(yōu)勢,所以解決迎春的大量、快速繁殖是首要問題,而扦插是生產中廣為應用的無性繁殖技術,除了能保持品種特性外,還能大量繁殖,提早開花、結果,達到引種成功的目的。
萘乙酸作為一種植物激素生長素,是廣譜型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它能促進細胞分裂與擴大,誘導形成不定根,在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中能促進根的分化,在苗木的無性繁殖中能促進插條不定根形成,其原因就是萘乙酸能刺激愈傷組織細胞的分裂與分化,誘導根原基的發(fā)生。研究發(fā)現,用萘乙酸處理插穗,不僅有利于根原始體的誘導,而且能夠促進不定根的生長[2~4]。因此,萘乙酸常用于商用的發(fā)根粉或發(fā)根劑中,尤其在植物使用扦插法繁殖時經常用到。
目前有關萘乙酸的研究報道已經有很多,如對紅掌、景天等觀賞植物生根方面的研究[5,6],而對迎春插條生根的影響效應還未見報道。筆者試圖以1年生的迎春嫩枝為試材,對影響迎春扦插生根的不同NAA濃度進行系統(tǒng)研究,以期形成迎春扦插繁殖配套技術,為扦插生根機理提供理論依據,為迎春良種的推廣和規(guī)?;N植提供技術基礎。
2材料與方法
選取1年生的、根部或樹干基部發(fā)育充實的迎春枝條,剪取前用利刀、鐵絲等對剪取部位進行環(huán)剝刻傷縊傷等方法,阻止插穗上部的光合產物和生長激素向下運輸,使營養(yǎng)物質在傷處積累集中,從而使插穗傷處膨大。等到休眠時期將枝條用枝剪剪下,這時的迎春插條因養(yǎng)分充足而能顯著提高其生根成活率。剪取的枝條長度應控制在10~15cm范圍之內,應將枝條的下端剪成光滑的斜面,這樣可以使切口與溶液的接觸面積增大,使得愈傷組織形成后較大,利于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并且斜面最好在節(jié)的下方約0.5~1cm處,因為該部位薄壁細胞多,易形成愈傷組織并且容易生根。
將選取好的枝條分別浸入不同濃度萘乙酸溶液的燒杯中,深約1.5cm,計時,浸泡24h。24h后,在每組燒杯前各放一張濾紙,將浸泡NAA溶液的枝條取出,分別攤開在對應的濾紙上,晾干4h。
將上述晾干后的枝條,分別插入相應的盛有100mL蒸餾水的燒杯中進行水培,用NAA處理過的插條下端要全部浸在清水中,注意將溫度保持在25~30℃之間,定時觀察用不同濃度萘乙酸溶液處理后各組迎春枝條的生根情況,并分別記錄。
3結果與分析
從表1可以發(fā)現,不同濃度NAA溶液浸泡過的迎春插條,其平均生根數目不盡相同,甚至出現較大差異。當清水處理時,浸泡過的迎春插條并不生根;當NAA溶液濃度為2×10-6時,浸泡過的迎春插條隨著水培天數的增加,其平均生根數目也日趨增大;而當NAA溶液濃度變?yōu)?×10-6時,迎春枝條平均生根數目隨著水培天數的增加而顯著增大,此濃度下的迎春枝條平均生根數目也是最大的;當濃度繼續(xù)升高為6×10-6時,迎春插條平均生根數目依然會隨著水培天數的遞增而增大,且其平均生根數目也相對較大,但沒有NAA溶液在4×10-6濃度下生根效果顯著;當迎春插條浸泡在濃度為8×10-6的NAA溶液中時,迎春枝條平均生根數目僅為0.5。此時NAA溶液濃度若還增長,則會起到明顯的抑制作用。當NAA溶液濃度為10×10-6和12×10-6時,迎春插條生根數目為0,說明此時高濃度的NAA溶液嚴重破壞了迎春插條的內部生理平衡,使其不能生根。
表1 不同濃度NAA溶液處理后迎春插條的平均生根數目 單位:條
從圖1可以看到,當NAA溶液濃度在2~4×10-6之間時,迎春枝條的平均生根數目隨著NAA溶液濃度的升高而增大,說明較低濃度生長素可以促進植物插條生根。而當NAA溶液濃度在4~8×10-6之間時,迎春枝條的平均生根數目隨著NAA溶液濃度的升高反而減小,說明較高濃度生長素抑制植物插條生根。當NAA濃度在10~12×10-6之間時,迎春枝條不生根。顯然,NAA溶液濃度過低或者過高都不利于迎春枝條得到最大生根數目,因此,尋找到適宜迎春枝條生根的最適NAA濃度就非常有意義。由上述折線圖可以清晰直觀地看出,能夠促進迎春插條得到最大生根數目的最適NAA濃度為4×10-6。
圖1 不同濃度NAA溶液處理后迎春插條的平均生根數目變化
從水培觀察進行當天開始算起,在第10d時測量迎春插條長出的每條不定根的長度,求其平均值后繪制成圖2。
圖2 不同濃度NAA溶液處理后迎春插條的平均根長
從圖2可以直觀簡潔地反映出不同濃度NAA處理后迎春枝條的平均根長??梢钥吹?,用清水浸泡過的迎春枝條在水培9d后并不生根;當NAA濃度為2×10-6時,水培9d后的迎春插條平均根長為1.08cm;當NAA濃度為4×10-6時,相應的迎春插條平均根長最大,為1.93cm;當NAA濃度為6×10-6時,相應的迎春插條平均根長較大,為1.43cm;當NAA濃度為8×10-6時,相應的迎春插條平均根長最小,為0.7cm;當NAA濃度為10~12×10-6時,此濃度范圍下的迎春插條并不生根。
對比表2中每一縱列可以發(fā)現,隨著水培天數的增加,迎春枝條的平均生根率也相應增大,在水培第8d時即可達到不同NAA濃度對應的最大值,分別為:當NAA濃度為2×10-6時,迎春枝條的最大平均生根率可以達到75%;當NAA濃度為4×10-6和6×10-6時,迎春枝條的最大平均生根率都能達到100%;當NAA濃度繼續(xù)升高為8×10-6時,迎春枝條的最大平均生根率卻只能達到50%;其余各組均不生根。
表2 不同濃度NAA溶液處理后迎春插條的平均生根率 單位:%
從圖3可以看出,不同NAA濃度處理后的迎春枝條,其平均生根率也不同。當NAA濃度在4~6×10-6范圍之間時,迎春枝條的平均生根率最大;當NAA濃度小于4×10-6時,迎春枝條的平均生根率隨著NAA濃度的升高而逐漸增大,說明此濃度下的NAA對迎春枝條的平均生根率起促進作用;當NAA濃度大于6×10-6時,隨著NAA濃度的逐漸升高,迎春枝條的平均生根率反而逐漸減小,說明此濃度下的NAA對迎春枝條平均生根率起抑制作用。
圖3 不同濃度NAA溶液處理后迎春插條的平均生根率走勢
生根力指數可以綜合反映不同濃度NAA處理對迎春枝條生根的影響情況,其計算公式為:生根力指數=(平均根長×平均生根數目)/插條數。分別選用水培第10d時記錄的相關數據,如圖4。
圖4 不同濃度NAA溶液處理后迎春插條的生根力指數
從圖4明顯可以看出,當NAA濃度為4×10-6時,迎春枝條的生根力指數最高,達到了1.45,說明迎春枝條在此濃度下生根情況最佳;當NAA濃度為6×10-6,此時的生根力指數為0.72,說明迎春枝條在此濃度下生根情況較好;當NAA濃度為2×10-6,此時的生根力指數為0.41,說明此時的NAA濃度過低,不利于迎春枝條達到最佳生根狀態(tài);最低的是NAA濃度為8×10-6時的生根力指數,只有0.09,說明過高的NAA濃度不利于植物插條生根。
4結論與討論
不同濃度的NAA溶液是迎春嫩枝扦插生根的重要影響因子。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與研究發(fā)現,迎春插條經4×10-6的NAA溶液浸泡后水培觀察第10天時生根效果最佳,其平均生根率為100%,平均根數為3條,平均根長為1.93cm,生根力指數為1.45。當NAA濃度小于4×10-6時,迎春枝條的平均生根數目、平均根長以及生根力指數均隨著NAA溶液濃度的升高而增大,說明較低濃度生長素可以促進植物插條生根;而當NAA溶液濃度大于4×10-6時,迎春枝條的平均生根數目、平均根長以及生根力指數均隨著NAA溶液濃度的升高反而減小,說明較高濃度生長素抑制植物插條生根。當NAA溶液濃度繼續(xù)升高為10×10-6和12×10-6時,迎春插條并不生根,說明此時高濃度的NAA溶液嚴重破壞了迎春插條的內部生理平衡,使其不能生根。因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不同濃度萘乙酸對迎春插條生根的影響不同,促進迎春枝條生根的最適萘乙酸濃度應該是4×10-6。
本試驗在一定程度上對一般迎春枝條的扦插成活及萘乙酸的最適施用量具有指導意義。不同NAA處理濃度對迎春枝條的平均生根數目、平均根長、平均生根率和生根力指數起到不同的作用。一般來說,當NAA溶液濃度過低時起不到顯著促進迎春枝條生根的作用,但如果施用的NAA濃度過高,則會抑制迎春枝條生根,更甚者可能使枝條不能夠生根,起到相反的作用。此結論與張猛等[7]的研究相似。由此可見,NAA濃度過高或者過低均不利于迎春枝條生根,因此尋找適宜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就非常有意義。
大量研究表明,適宜濃度的萘乙酸能夠明顯提高植物插條的生根能力,但迎春插條生根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生理生化過程,與迎春本身的生物學、遺傳學特性及外界環(huán)境(如溫度、濕度、光照、空氣等)有著密切的關系。通過此次實驗發(fā)現,迎春枝條生根情況與水培時間的長短也有一定關系,究竟擁有哪一類生理特性的迎春枝條,在何種外界環(huán)境條件下,如何與最適NAA濃度協(xié)同起來促進迎春枝條生根,使其發(fā)揮最大效用,這些問題均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陳有民.園林樹木學[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0.
[2]李繼華.扦插的原理與應用[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
[3]張曉平,方炎明,黃紹輝.雜種鵝掌楸扦插生根過程中內源激素的變化[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8(3):79~82.
[4]李亦凡,曹福亮.不同處理對銀杏雄株扦插生根的影響[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8(2):77~79.
[5]趙衛(wèi)國,石嶺.生長素的種類和濃度對紅掌組培苗生根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07,27(2):10~12.
[6]高小燕,李連國,江少華,等. 不同濃度 NAA與基質對景天扦插生根的影響[J]. 內蒙古大學學報,2009,30(2):15~17.
[7]張猛,王丹,任少雄,等.不同基質和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費約果嫩枝扦插生根的影響[J].中國南方果樹,2009(4):47~49.
中圖分類號:S79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9944(2015)04-0041-03
作者簡介:樊艷平(1978—),女,山西臨縣人,碩士,主要從事林學方面的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