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平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脂血癥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由于此病患者體內(nèi)蓄積大量的脂類物質(zhì),使其體內(nèi)脂質(zhì)過氧化物的反應加快,進而導致其機體抗氧化系統(tǒng)及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功能出現(xiàn)障礙[1]。阿托伐他汀是目前臨床上一種常用的降脂類藥物。為了進一步探討用阿托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效果,筆者對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92例高脂血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F(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92例高脂血癥患者。我們將這192例患者隨機分為阿托伐他汀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96例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18例,女性患者74例。他們的年齡在47~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6.5歲。這些患者的癥狀均符合臨床上關于高脂血癥的診斷標準。在這些患者中,伴有高血壓的患者有172例,伴有冠心病的患者有102例,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有20例。在這些患者中,有吸煙史的患者有87例,有飲酒史的患者有41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癥狀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①接受常規(guī)的飲食管理無法有效地控制機體血脂水平的患者。②無阿托伐他汀使用禁忌癥的患者。③近期未服用過降脂類藥物的患者。④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的患者。
這些患者入院后,根據(jù)其所患疾病對其進行降壓、降糖、抗血栓等對癥治療。此外,對這些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及運動指導。在此基礎上,為對照組患者使用血脂康進行治療,血脂康膠囊的用法是:口服給藥,2粒/次,2次/d,于早晚服用。為阿托伐他汀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阿托伐他汀的用法是:口服給藥,10mg/次,1次/d。對兩組患者均進行8周的治療。每隔4周為患者檢查1次血脂水平。在此期間,如果患者血漿LDL-C的水平<2.6mmol/L,可為其停止用藥。
在進行治療前后,分別觀察兩組患者血漿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及甘油三酯(TG)的水平,并觀察其開始用藥至血脂水平達標的時間。
我們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x± s )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兩組的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進行治療前,兩組患者血脂各項指標相比差異均不顯著,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行治療后,阿托伐他汀組患者血脂各項指標的平均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相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阿托伐他汀組患者開始用藥至血脂水平達標的平均時間為(5.2±1.5)周,對照組患者開始用藥至血脂水平達標的平均時間為(6.9±2.0)周,阿托伐他汀組患者開始用藥至血脂水平達標的平均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兩組相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后血脂各項指標的比較(x± s )
高脂血癥是內(nèi)科臨床上的常見病。研究發(fā)現(xiàn),血脂水平長期處于異常狀態(tài)的患者,其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較高。阿托伐他汀是臨床上一種常用的降脂類藥物?,F(xiàn)代藥理學的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不僅具有抗炎、抗氧化、改善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等多種功效,還能有效地降低患者機體的血脂水平。此藥進入人體后,主要作用于肝臟,會競爭性地抑制膽固醇的合成,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的合成,從而降低血液中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另外,由于此藥能夠增強機體抗氧化系統(tǒng)和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功能,所以其在防治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方面具有較好的效果[2]。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阿托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的效果顯著。此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心血管病預防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1):3-21.
[2] 楊冬梅.他汀類藥物的臨床多效性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14,24(4):378-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