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杰君,吳美玲,朱麗姣,馮秋元,王云芝,郭 萍
江蘇市宜興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宜興 214200
·醫(yī)療美容調研·
美容整形患者的個人心理因素分析及臨床治療
焦杰君,吳美玲,朱麗姣,馮秋元,王云芝,郭 萍
江蘇市宜興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宜興 214200
目的 對美容整形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個人心理因素進行分析,并對其臨床治療的方式以及效果進行探討。方法 選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9來本院進行美容整形的90例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將其隨機的且均勻的分成兩個組別,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治療方式,觀察組則在常規(guī)的臨床治療的基礎上實施心理治療,對比兩組患者在臨床治療期間的治療效果以及對相關醫(yī)護人員的滿意度評價。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對相關的人員的滿意度要明顯的高于對照組的患者。結論 對美容整形患者實施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還實施心理治療,能夠幫助患者建立信心,從而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增加其對相關醫(yī)護人員的滿意度,因此,可以將此措施廣泛的應用于類似的治療當中。
美容整形;心理因素;臨床治療效果;心理治療
美容整形手術是指對外表有缺陷的患者實施醫(yī)學治療的一種方式,以其治療效果顯著而廣泛受到人們的好評,但是,實施美容整形手術的患者其自身往往會有很大的心理問題,如果不能夠將問題解決,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美容整形手術的治療效果,進而增加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心理陰影,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因此,相關的醫(y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相關問題解答的同時,還要注意對患者心理、情緒的心理咨詢干預,從而保障美容整形手術的順利開展和實施,增加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達到提高患者在預后生活中的自信心的目的,保證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9來本院進行美容整形的90例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將其隨機且均勻的分成對照組以及觀察組,其中,對照組的患者有45例,其中男性患者的數量為8例,女性患者的數量為37例,其患者的年齡均在20~4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3.6 2.7)歲,觀察組患者有45例,其中男性患者的數量為6例,女性患者的數量為39例,其患者的年齡均在21~4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3.7 3.1)歲。由于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沒有較大的數據差異,因此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故而,兩組患者之間可以進行數據對比。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采用的是常規(guī)的治療方式,即對患者的病房環(huán)境進行干預,對患者的用藥進行干預,對患者的病理知識進行指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情況以及飲食等情況進行必要的干預。
觀察組患者則在常規(guī)的治療手段的基礎之上實施心理治療,一般來說,需要進行美容整形手術的患者主要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先天性缺陷的患者,一種是后天性缺陷的患者,還有一種是追求完美的整形患者。對于先天性缺陷的患者來說,其心理的表現主要是缺乏自信,心理抑郁、焦慮,與人之間的交流較為困難等等。對于此類的患者,相關的醫(yī)護人員要主動的對其進行溝通,以放松患者緊繃的神經,鼓勵患者積極的參加健康的活動,克服自身膽小懦弱的缺點,以促進術后變化引起的情緒變化;對于后天性畸形的患者,通常來說,此類患者均是由燒傷、燙傷等意外造成的形體損壞,也正因為如此,才會讓此類患者的內心產生極大的負擔感以及恐懼的心理,不僅如此,還會產生暴躁的心理,經常遷怒與他人,故而,對于此類患者,相關的醫(yī)護人員要尊重患者的希望,以熱情、認真的態(tài)度與患者討論相關的事宜,從而使患者能夠端正態(tài)度,積極的配合醫(yī)師的治療工作,在溝通的過程中,相關的醫(yī)護人員還可以與患者嘮家常以了解病情,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促進治療效果的提高;對于追求完美的患者,醫(yī)護人員要以熱情的態(tài)度、輕
對照組患者在美容整形手術治療后,其臨床治療效果為良好的患者有15例,一般的患者有25例,較差的患者有5例,對相關人員滿意度為非常滿意的人員有17例,一般滿意的人員有18例,不滿意的患者有10例,其患者的總滿意度為77.8%;觀察組患者在美容整形手術治療后,其臨床治療效果為良好的患者有33例,一般的患者有11例,較差的患者有1例,對相關人員滿意度為非常滿意的人員有36例,一般滿意的人員有8例,不滿意的患者有1例,其患者的總滿意度為97.8%。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以及對相關醫(yī)護人員的滿意度評價之間的差異較大,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心理治療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影響較大,能夠有效增加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對相關醫(yī)護人員的滿意度。
醫(yī)學整形美容患者前來就醫(yī)的目的就是為了使自己的容貌和體型變得更美,而每個人的容貌是千差萬柔的話語以及認真的表情來增加患者的信任感以及安全感,建立一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以使患者有一個積極的心態(tài)來回歸社會。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在手術治療后的治療效果并如實記錄,觀察兩組患者對相關醫(yī)護人員的滿意度評價。良好:無疤痕、紅腫等不適癥狀發(fā)生,患者內心健康、愉悅。一般,無明顯手術痕跡,可能有紅腫反應,但是能夠在一段時間內消退,患者內心感覺良好。較差,能夠憑借肉眼觀察到手術的痕跡,有輕微的疤痕,紅腫嚴重且消退時間較慢,患者內心激動、情緒不良。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共人數×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美容整形患者的個人心理因素分析及臨床治療探析的數據采用的是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的整理以及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的形式進行表示,采用t進行檢驗,并以P<0.05視為其差異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別的,審美觀也各有不同[1]?;颊呔歪t(yī)時,如果醫(yī)生沒有足夠能力了解患者所期望的效果,或者沒有耐心去了解,沒有充分的溝通,就很有可能讓患者不滿意所改變的形象[2]。整形應該遵循自然、協調的審美標準,如果強求只能帶來反效果。碰到這樣的情況,咨詢師就要對患者做一個正確的引導,即要愛美,首先要愛惜自己,認可自己,整形也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fā),在適合自己的基礎上進行改良,打造出個性、美麗、自信的同時,告訴患者在整形美容術后存在一定時期的恢復期[3],手術后的一段時間內,手術部位會有腫脹變形青紫的情況出現,對于這些情況的出現,患者感覺到這和當初自己預期的不一樣,可能就會出現后悔、擔心、害怕等負面情緒[4]。其實,只要咨詢師在術前和患者溝通、交流好,幫助患者做到一個正確合理的心理預期,讓患者對整形手術的改造能力、自身的客觀條件以及有可能出現的風險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患者這些負面情緒都是可以減少的,也能收獲喜悅的心情[5,6]。
[1] 曾麗梅,歐陽山蓓,袁偉等.醫(yī)療美容整形受術者的心理探討[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9,20(8):511-512.
[2] 秦爭艷,李曉靜.護理干預對整形美容者的心理影響分析[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5,5(3):173-174.
[3] 賈茹,王大方,吳任鋼等.美容整形患者心理健康評估量表的初步編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8(4):405-408.
[4] 呂磊,馬少林,伊奇中等.美容整形受術者心理研究進展[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6,6(11):135-138.
[5] 王素蘭.中老年整形美容就診者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護理[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7,3(8):75,77.
[6] 呂磊,馬少林,伊其忠,等.美容整形受術者心理評估與術后滿意度的相關性研究[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8,8(1):141-143.
焦杰君, 整形外科副主任醫(yī)師,外科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