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國際服務貿易成本影響因素一個文獻綜述

        2016-01-13 10:48:54胡宗彪博士朱明進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武漢430073
        商業(yè)經濟研究 2016年1期

        ■ 胡宗彪 博士 朱明進(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武漢 430073)

        ?

        國際服務貿易成本影響因素一個文獻綜述

        ■ 胡宗彪 博士 朱明進(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武漢 430073)

        內容摘要:貿易成本作為新貿易理論、新經濟地理學和異質性企業(yè)貿易理論的核心概念,在國際貿易模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與學者們廣泛關注國際商品貿易成本的現(xiàn)狀相比,目前對國際服務貿易成本的相關研究還較為有限。本文從國際商品貿易成本的定義及其構成入手,同時考慮到服務產品的無形性及生產消費同時性等特征,系統(tǒng)梳理了政策壁壘、語言距離、時區(qū)差異、區(qū)域貿易協(xié)定、通訊成本、地理距離等因素對國際服務貿易成本的影響研究文獻,以發(fā)掘現(xiàn)有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拓展的可能方向。

        關鍵詞:服務貿易成本 政策壁壘 語言距離 時區(qū)差異 區(qū)域貿易協(xié)定

        引言

        在有形的商品貿易領域,廣義的國際貿易成本被定義為除生產商品的邊際成本外,目的國的最終消費者為了得到某商品所必須承受的所有成本(And e rson and van W inc oop,2004)?;诖耍Q易成本被分為三大類,即運輸成本、邊境成本(bo rd e r cos ts)以及零售批發(fā)分銷成本(re ta il and w ho lesa le d istribution costs)。根據(jù)這些具有代表性的貿易成本構成,對工業(yè)化國家關稅等價貿易成本的大致估計結果為170%,其中,運輸成本21%、邊境成本44%、零售批發(fā)分銷成本55%。具體而言,運輸成本(21%),包括直接測算的運費和運輸途中的關稅等價時間成本;邊境成本(44%)由直接的觀測成本和推斷成本組成,即與政策相關的成本(包括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僅為8%,而其他的非政策邊境壁壘更為重要(分別為語言壁壘7%、貨幣壁壘14%、信息成本壁壘6%、安全壁壘3%)。這意味著直接的貿易政策工具相比其他貿易政策(即規(guī)制、信息制度、語言、法律實施以及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產權制度等)的重要性較低(Lejour et a l.,2010)。

        除Anderson & van Wincoop(2004)的分類外,其他較常見的是將進入外國市場支付的所有成本分為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勺兂杀景ㄟ\輸、保險和貿易政策成本(即關稅與非關稅壁壘)。固定成本也稱為沉沒或搶灘成本(beachhead costs),包括技術壁壘(即衛(wèi)生、安全和環(huán)境認證等)、新產品的推廣成本、分銷渠道、與營銷和政策規(guī)制有關的信息成本。Le jour e t a l.(2010)認為這些固定成本大致對應Anderson & van Wincoop (2004)中的信息成本、安全壁壘和零售批發(fā)分銷成本。由此可見,就算是在商品貿易領域,國際貿易成本的大多數(shù)構成因素也是不可觀測或難以觀測的,這可能就是Anderson & van Wincoop(2004)認為貿易成本的直接測度不夠準確的原因所在。

        盡管如此,對貿易成本的構成因素進行分解和探討,對于業(yè)界認識國際貿易模式及其演變趨勢仍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國際服務貿易而言,服務產品具有的無形性、生產與消費同時性等特征,決定了國際服務貿易成本與商品貿易成本存在天然的構成因素差異,其最大的差別之一就體現(xiàn)在運輸成本上。比如Bha ttacha rya e t a l.(2012)認為服務貿易與商品貿易存在兩大不同,其一便是關于運輸成本,他們指出服務跨境交易的運輸成本基本為零,如果對外投資的唯一原因是為了避免運輸成本,在市場營銷和廣告成本不比新建(se t u p)成本高的條件下,服務企業(yè)就會選擇貿易而不會選擇對外投資。以軟件服務為例,其能以接近零的運輸成本通過電信網絡進行交易。但這并不意味著國際服務貿易的絕對成本低,實際上M inond o (2012)和M iroudo t et a l.(2013)的研究均表明,國際服務貿易成本在整體上要遠遠高于商品貿易成本。因此,在經濟服務化和服務全球化的今天,有必要對國際服務貿易成本的影響因素(如政策壁壘、語言和時區(qū)因素、區(qū)域貿易協(xié)定、通訊成本、地理距離等)進行梳理和歸納,以發(fā)掘現(xiàn)有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拓展的可能方向。

        政策壁壘

        服務產品的特殊性決定了服務貿易相比于商品貿易具有不同的壁壘種類(Wa lsh,2008),且由于服務貿易不存在進口關稅,所以通常情況下以非關稅壁壘(non-tariff barriers)形式存在,其對服務提供方的貿易成本具有重要影響(Fran c o is an d Pin d yu k,2012;Kox and Le jou r,2007)。Francois & Hoekm an(2010)認為由效率和公平問題引起的服務業(yè)規(guī)制是比較普遍的。其一是許多服務的特性會導致市場失靈。比如,基礎設施服務需要專門的分銷網絡(如公路、鐵路、機場或電纜、通訊衛(wèi)星等),所以自然壟斷或寡頭壟斷是一大特點,地理和政策等原因往往使從事此類活動受到限制;其二是信息不完善及不對稱問題在服務業(yè)中比較常見,消費者在評估服務提供者的質量時會面臨嚴重障礙。特別是與商品貿易相比,服務貿易壁壘的特質還在于許多貿易壁壘主要影響服務提供方的固定成本而非可變成本,并且是市場進入的沉沒成本(Kox and Lejour,2007)。

        涉及到具體的非關稅壁壘來源,Hoekman & Braga(1997)將其區(qū)分為四大類,第一種是基于配額或其他種類的數(shù)量限制政策,其施加于服務提供方而不是服務流量,這一類型可能存在于所有服務進口活動中。比如當?shù)睾恳蟆㈦p邊空運服務協(xié)定、以及一些國家不允許提供方在特殊的服務業(yè)中經營;第二種是針對服務價格的限制政策,比如對銀行、保險及電信等特殊服務的價格控制;第三種來自政府直接參與的服務部門限制政策(即管制要求),比如許可證、資格認證要求、以及針對外國提供方的經營限制等,這在醫(yī)療服務部門最為常見;第四種是對服務進口方進入輔助服務的限制,運輸和通訊服務部門需要特別關注。不過,由于這些分類都屬于歧視性壁壘(即只對國外服務提供者進行管制),所以存在一定局限性(Wa lsh,2008)。實際上,非歧視性壁壘(即對國內和國外服務提供方進行相同的管制)同樣重要(Find lay and W a rren,2000),其作用應該在服務貿易的跨國比較中予以考慮。

        進一步,F(xiàn)rancois & Pindyuk(2012)將國際服務貿易成本的政策壁壘來源從以下三個維度進行了劃分,一是對新建(estab lishm en t)(服務供給方通過建立物理網點提供服務的能力)或經營(對服務提供方進入市場之后的經營活動)進行干預;二是非歧視性或歧視性的管制措施;三是對服務價格或服務提供方的成本產生影響。事實上,即使服務規(guī)制不是歧視性的而是為了達成合法的經濟和社會目標,它們對貿易仍具有阻礙作用。因此,這些政策壁壘不僅與國家產品市場的規(guī)制有關,而且與成對國家的雙邊異質性有關。Bo rche r et a l.(2012)采用世界銀行服務貿易限制數(shù)據(jù)庫對103個國家(79個發(fā)展中國家和24個OECD國家)的五個主要服務部門的政策壁壘進行了全面測度。但如果只采取產品市場的規(guī)制措施對非關稅壁壘的服務貿易成本進行測度,有可能得到誤導性的結果。特別是服務的生產與消費同時性等特性,使得除與政策壁壘相關的貿易成本外,還包括諸如語言、時區(qū)等其他因素所帶來的成本。這也決定了在測度多邊或雙邊分部門的服務貿易成本時,應該采用更為全面的測度方法,如根據(jù)貿易量推斷貿易成本的間接方法。

        語言距離

        由于商品可以被儲存和空間轉移,所以商品貿易領域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很少發(fā)生直接聯(lián)系。與此相反,服務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同時發(fā)生,所以服務貿易相比商品貿易更依賴于買賣雙方的實時交流,而在實時交流中最容易產生貿易成本的是語言壁壘。實際上,語言在標準的引力方程中經常作為一個虛擬變量引入,如果兩個貿易國使用同一語言則等于1,否則等于0(And e rson and van W in c oop,2004)。Me litz(2008)認為應該區(qū)分多數(shù)人使用的語言和少數(shù)人使用的語言,因為兩者對貿易的影響機制不同。同時他還區(qū)分了直接交流和間接交流(翻譯),但這些采用的均是二元虛擬變量。然而,這些語言作為國家間共同使用的語言在現(xiàn)有文獻中并不相同(Hu lyk,2012)。與采用二元虛擬變量控制共同語言因素不同,Bo isso & Ferrantino(1997)根據(jù)從兩個伙伴國中分別隨機抽取一人而這兩人使用相同母語的可能性,構建了一個語言距離指數(shù)(linguistic d istance ind ex)?;谶@一思想和方法,Lohm ann(2011)較早地對語言距離對國際貿易的影響進行了研究,他使用世界語言結構圖構建了語言差異指數(shù),其可以捕捉語言壁壘的相對成本差異,結果表明語言壁壘對雙邊貿易存在顯著的負面影響。

        與商品貿易相比,研究語言因素與服務貿易之間關系的文獻較少,且多數(shù)都認為兩國間使用相同語言能夠促進貿易。例如,Wa lsh(2008)認為共同語言是服務出口最重要的決定因素。K im u ra & Lee(2006)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不論是進口還是出口方程,共同語言虛擬變量均在1%水平上顯著為正。在其他條件不變時,使用相同語言的國家之間會多出40%-50%的服務出口。與此同時,英語作為全球共同語言,對服務貿易也存在較大影響。Ku & Zussm an(2010)采用TOEFL的平均得分考察英語熟練度對貿易的影響,發(fā)現(xiàn)對英語不是母語的國家而言,提升英語技能能夠促進對外貿易,作用機制在于其方便了潛在貿易伙伴之間的溝通。如果兩國使用相同語言,貿易將增加31%;TOEFL平均得分上升1%能夠提升1.51%的貿易。由于英語熟練度與國際貿易可能存在逆向因果關系,所以他們還將語言距離作為TOEFL得分的工具變量,結果顯示英語熟練程度存在更大的效應。很明顯,該研究提供了共同語言對貿易存在便利化效應以及英語可以作為媒介語言使用的強烈證據(jù)。Hu lyk(2012)發(fā)現(xiàn)語言距離(一種兩國間使用的主要語言的相關性大小測量)與國家間的溝通質量(qua lity o f comm unication)呈負相關關系,語言距離對服務貿易水平存在顯著的非線性影響。與商品貿易的對比發(fā)現(xiàn),語言距離對服務貿易具有更大的影響,而地理距離對商品貿易的影響更大。由此可見,為了方便各國間的服務貿易,會存在語言距離影響語言學習成本的實際情況。

        時區(qū)差異

        時區(qū)差異引起的貿易成本與時間成本并不相同。時間成本是指商品運輸時間引起的成本,如Shep he rd a(2013)的研究顯示,貿易時間在企業(yè)層面上會影響進口和出口績效。如果進口許可的時間較短,企業(yè)會進口更多的中間投入品;如果清關時間較短,企業(yè)將出口更多的產品,否則會傾向于使用第三方銷售。Eg ge r & La rc h(2013)則估計了不同貿易地區(qū)間的時區(qū)差異對一般均衡中的貿易及貿易成本的影響。采用美國各州和加拿大各省之間的雙邊貿易數(shù)據(jù)的研究結果表明,時區(qū)差異平均會降低11%的雙邊貿易,大致是美國和加拿大之間邊境效應的1/6。由此可見,時區(qū)差異對一般均衡中的貿易量也存在負向影響,這可能是因為較大的時區(qū)差異會減少個人之間通過電話或網絡會議進行直接交互的機會。Ma rjit(2007)指出,由國家所處時區(qū)不同帶來的國際時間差(tim e d ifference),能夠確定垂直一體化李嘉圖模型中的貿易模式。除偏好、技術和稟賦外,時間差作為國際貿易的獨立驅動力而存在。Stein & Daude(2007)的研究發(fā)現(xiàn),時區(qū)差異對貿易和FDI區(qū)位都存在顯著為負的影響,且對貿易的影響程度要低于FDI。特別是時區(qū)的影響隨著時間推移逐步上升,這意味著時區(qū)因素引起的貿易成本不會因新信息技術的引進而消失。

        實際上,時區(qū)差異對貿易及貿易成本的影響可能更體現(xiàn)在服務業(yè)領域。多數(shù)文獻中的地理特征和文化因素等雖然構成了貿易成本的重要來源,但卻沒有捕捉到服務提供方和購買方需要實時交互帶來的交易成本(Kikuchi & Marjit,2010)。盡管電信、電子郵件及電視會議等通訊工具的發(fā)展對降低交易成本和方便實時交流做出了貢獻,但時區(qū)差異帶來的交易成本及在國外經營的成本也不容忽略。對于實時通訊要求,兩國間的時區(qū)差異會阻礙交流。特別是,信息密集型服務要求更高程度的實時交流,所以該部門的提供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實時交流更為重要(Ch risten,2015)。不過,Kikuchi(2006)通過構建商務服務貿易的三國模型,考察了時區(qū)在勞動分工中的作用。結果表明時區(qū)對貿易有較大的驅動作用,利用時間差和外包生產過程的國家在使用商務服務生產商品的活動中具有比較優(yōu)勢,特別是通過網絡等通訊工具的聯(lián)系增加與貿易創(chuàng)造之間存在循環(huán)因果關系。De ttm e r(2014)認為如果允許24小時的連續(xù)經營,時區(qū)將是國際服務貿易的一種驅動力量,經驗結果也證明了服務貿易存在時區(qū)的連續(xù)效應,且這一效應依賴于信息通訊技術的基礎設施水平。

        區(qū)域貿易協(xié)定

        關于國際服務貿易成本的影響因素,目前的國際研究前沿開始將區(qū)域貿易協(xié)定(reg iona l trade ag reemen ts,RTAs)納入到分析框架中。雖然各國締結RTAs并不是完全出于經濟因素考慮,但區(qū)域貿易協(xié)定降低成員國之間貿易壁壘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WTO,2011)。因此,RTAs能夠降低成員國之間貿易成本的觀點在商品貿易領域得到了經驗支持(Chau ffour and Mau r,2011;WTO,2011)。然而,覆蓋服務的RTAs與商品貿易領域相比還沒有得到快速增長。截止到2011年8月,服務貿易總協(xié)定(GATS)和關稅與貿易總協(xié)定(GATT)框架下的協(xié)定分別為88個和213個。盡管服務RTAs遠小于商品貿易領域的,但其覆蓋的服務貿易占世界貿易的比重要高于商品貿易(Miroudot and Shepherd,2014)。并且,近年來締結的RTAs一般以“深度一體化”(deep in teg ra tion)為特征,因為其超越了傳統(tǒng)的市場準入且包含了更為廣泛的與貿易有關的問題,特別是更多地關注了能夠影響貿易的“邊境后”(b eh in dthe-border)政策和國內規(guī)制。

        此外,服務RTAs具有“WTO+”特征的觀點得到了一致認同。已有文獻比較了GATS中的市場準入及國民待遇承諾與RTAs中的承諾,結果表明RTAs中包含的分部門更多(M iroudot et a l., 2010;Marchetti and Roy,2012)。但是,承諾只是法律約束而不總是符合實際的貿易制度,因為實際中可能是更自由的或較少自由的(如果貿易協(xié)定的執(zhí)行不嚴)。因此,將服務RTAs在多大程度上能夠促進貿易自由化、進而降低國際服務貿易成本視為一個經驗問題可能更為恰當。就目前掌握的文獻資料來看,國內還未有考察區(qū)域貿易協(xié)定對國際商品(服務)貿易成本的影響研究;在國外,從區(qū)域貿易協(xié)定的作用視角,考察國際服務貿易成本演變的研究文獻也極其有限。M iroud o t & Shephe rd(2014)對服務RTAs是否影響雙邊貿易成本的問題進行了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RTAs雖然有助于服務貿易成本降低,但影響程度較低,平均只有6.5%的水平。

        其他因素

        除政策壁壘、語言距離、時區(qū)差異、區(qū)域貿易協(xié)定外,其他因素如貿易伙伴間的地理距離、通訊成本(comm unication costs)等同樣對國際服務貿易成本存在影響。實際上,與商品貿易相同,針對服務貿易的引力模型也區(qū)分了兩種交易成本,一是貿易國家的地理特征(如地理距離、共同邊界等),其解釋的主要是運輸成本;二是國家間的文化、歷史聯(lián)系(如共同語言、文化相似度等),其捕捉的主要是與經營文化成本相關的交易成本(Christen,2015)。

        直覺上,由空間地理距離產生的運輸成本對服務貿易的影響較小。特別是隨著電話、電子郵件及虛擬會議成為面對面交流的替代物后,地理距離更不應該再對國際服務貿易產生顯著影響。但實際上,服務的生產與消費同時性以及不可儲存性,使得提供方需要接近消費者,因此空間距離對服務貿易仍會產生成本負擔(Christen,2015;Kikuchi and Marjit,2010)。現(xiàn)有文獻對地理距離影響服務貿易的研究結論也不一致。De ttm e r (2014)和Kimura & Lee(2006)采用OECD雙邊服務貿易數(shù)據(jù)的研究結果顯示,地理距離對服務貿易存在顯著為負的影響,與商品貿易相同。Kim u ra & Lee (2006)甚至發(fā)現(xiàn)地理距離對服務貿易的影響似乎比對商品貿易的影響更大。不過,Wa lsh(2008)對商業(yè)服務以及Tharakan et a l.(2005)對軟件服務的研究卻得到了不一致的結論。

        此外,通訊成本也是國際貿易成本的一個重要來源。雖然通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得通訊成本在逐步降低,但其對商品貿易和服務貿易仍存在影響。Fink e t a l.(2005)將進口國和出口國之間的每分鐘通話費作為通訊成本的代理變量,研究結果顯示通訊成本降低能夠增加兩國間的貿易。實際上,通過使用互聯(lián)網來降低國家間通訊成本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Choi,2010)。Freund & Weinhold (2004)的研究表明互聯(lián)網發(fā)展對商品貿易存在顯著為正的影響。Freund & Weinho ld(2002)采用31個國家1995-1999年間的數(shù)據(jù)以及Choi(2010)采用151個國家1990-2006年間的數(shù)據(jù),研究結果同樣表明互聯(lián)網發(fā)展能夠促進服務貿易增長。

        結論與展望

        (一)結論

        綜上所述,貿易成本作為新貿易理論、新經濟地理學和異質性企業(yè)貿易理論的核心概念,在國際貿易模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與學者們廣泛關注國際商品貿易成本的現(xiàn)狀相比,目前對國際服務貿易成本的相關研究還較為有限。通過梳理國外文獻,本文將國際服務貿易成本的重要影響因素歸納為政策壁壘、語言距離、時區(qū)差異、區(qū)域貿易協(xié)定,以及地理距離和通訊成本等,并對主要文獻的研究內容做了簡要介紹。遺憾的是,這些文獻主要是基于引力模型研究其中的某一因素對服務業(yè)出口增長的影響(如No rd as an d Rou ze t,2015;W a lsh,2008等),而非這些因素對服務貿易成本的影響度考察。

        (二)展望

        既然國際服務貿易成本是影響服務業(yè)出口的重要因素,那么進一步識別服務貿易成本的構成因素,并探討各因素對服務貿易成本的影響大小,對于一國制定服務業(yè)出口促進政策將更為有效。因此,對國際服務貿易成本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大致有以下思路:

        首先,鑒于目前國際服務貿易成本研究的邏輯框架缺失,未來需要完成的第一步就是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分析框架,同時對政策壁壘、語言距離、時區(qū)差異、區(qū)域貿易協(xié)定等貿易成本因素進行系統(tǒng)研究,并且可以考慮引入更多的因子,如制度質量和創(chuàng)新力度等。

        其次,通過廣泛搜集數(shù)據(jù),對上述主要貿易成本因子進行識別和量化,進而將其融入到引力模型中,借鑒隨機前沿生產函數(shù)的模型設定方法,分析各因素對服務業(yè)出口的實際影響。

        最后,在此基礎上,通過模型構建和數(shù)據(jù)挖掘技術,從總體和分部門視角全面測度國際服務貿易成本,進而估計各成本因子對國際服務貿易成本的影響度大小,并討論其作用機制。

        參考文獻:

        1.Anderson, J. E., C. A. M ilot, and Y. V. Yotov, 2011, The Incidence of Geography on Canada’s Services Trade, NBER W orking Paper, No. 17630

        2.Anderson, J. E., and Y. V. Yotov,2010, The Changing Incidence of Geograph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100(5),2157-2186

        3.Anderson, J. E. and van W incoop,E., 2004, Trade Costs, Journal of Econom ic Literature, Vol. 42(3), 691-751.

        4.Bhattacharya, R., I. Patnaik and A. Shah, 2012, Export versus FDI in Services,W orld Economy, Vol. 35(1)

        5.Boisso, D., and M. Ferrantino,1997, Econom ic D istance, Cu ltu ral D istance, and O penness in International T rade: Em p irical Puzzles, Jou rnal o f Economic Integration, Vol. 12(4)

        6.Borcher, I., B. Gootiiz, and A. Mattoo, 2012, Policy Barriers to International T rade in Services: Evidence from a New Database, W orld Bank Po 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6109

        7.Chauffour, J.-P., and J.-C. Maur,(Eds.), 2011,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 Policies for Development. A Handbook, The W orld Bank

        8.Choi, C., 2010, The Effect of the Internet on Service Trade, Econom ics Letters,Vol. 109

        9.Christen, E., 2015, Tim e Zones M atter: The Im pact o f D istance and Time Zones on Services T rade, The W o rld Econom y, Early View, DO I: 10.1111/ twec.12326

        10.Dettmer, B., 2014, International Service Transactions: Is Time a Trade Barrier in a Connected Worl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 Vol. 28(2)

        11.Egger, P. H., and M. Larch,2013, T im e Zone D ifferences as T rade Barriers, Economics Letters, Vol. 119(2)

        12.Find lay, C., and F. W arren, 2000, Im pedim ents to T rade in Services:M easu rem en t and Po licy Im p lications,London: Routledge

        13.Fink, C., A. M attoo, and I. C. N eagu, 2005, Assessing the Im pact o f Comm unication Costs on In 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 ics,Vol. 67(2)

        14.Francois, J., and B. Hoekman,2010, Services Trade and Polic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 48(3)

        15.Francois, J., and O. Pindyuk,2012, R ecen t EU En largem en t: The Evolution of Services Trade Costs between EU Members, ETSG Conference Paper

        16.Freund, C., and D.W einho ld,2002, The Interne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American Econom ic Review, Vol. 92(2)

        17.Freund, C., and D. W einho ld,2004, The Effect of the Internet on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 ics,Vol. 62(1)

        18.H oekm an, B., and C. A. P. Braga, 1997, Protection and T rade in Services: A Survey, O pen Econom ies Review, Vol. 8(3)

        19.Hu lyk, C. K., 2012, W hat D id You Say? The Effect of Language Distance on International Service Trade, Master’s degree dissertation, Baylor University

        20.K iku ch i, T., 2006, T im e Zones, Outsourcing and International Trade,Economics Bulletin, Vol. 6(15)

        21.Kikuchi, T., S. M arjit, 2010,Time Zones and Periodic Intra-industry Trade,MPRA Paper No. 24473

        22.Kim ura, F., and H.-H. Lee,2006, The Gravity Equation in International T rade in Services, R eview o f W o rld Economics, Vol. 142(1)

        23.Kox, H., and A. Lejour, 2007,T rade in Services and the D issim ilarity in Dom estic Regu lation, ETSG Con ference Paper

        24.K u, H., and A. Zussm an,2010, Lingua Franca: The Role of English in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of Econom ic Behavior & O rganization, Vol. 75

        25.Lejour, A., H. Rojas-Romagosa,and V. Rodriguez, C. M ontalvo, and F. van der Zee, 2010, T rade Costs, Openness and Productivity: M arket Access at Home and Abroad, MPRA Working Paper, No. 21214

        26.Lohmann, J., 2011, Do Language Barriers Affect Trade?, Econom ic Letters, Vol. 110(2)

        27.M archetti, J., and M. R oy,2012, Is there Reciprocity in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 on Services?, WTO Staff W orking Paper ERSD-2012-16

        28.Marjit, S., 2007, Trade Theory and the Role of Time Zone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Vol. 16

        29.M elitz, J., 2008, Language and Foreign Trade,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l. 52

        30.M inondo, A., 2012, Are T rade Costs Higher for Services than for Manufactures? Evidence from Firm-level Data, M PRA W orking Paper, No. 36185

        31.M iroudot, S., and B. Shepherd,2014, The Paradox o f “Preferences:R egional T rade Agreem en ts and T rade Costs in Services”, W orld Econom y,Vol. 37(12)

        32.M iroudot, S., J. Sauvage, and M., Sud reau, 2010, M u ltilateralising R egionalism: H ow Preferen tial A re Services Comm itm ents in Regional T rade Agreements?, OECD Trade Policy W orking Paper 106

        33.M iroudot, S., J. Sauvage, and B. Shepherd, 2013, Measuring the Cos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W orld Trade Review, Vol.12 (4)

        34.Nordas, H. K., and D. Rouzet,2015, The Im pact o f Serv ices T rade R estrictiveness on T rade Flow s: First Estimates, OECD Trade Policy Papers, No. 178

        35.Shepherda, B., 2013, T rade Times, Importing and Exporting: Firm-level Evidence,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Vol. 20 (9)

        36.Stein, E., and C. Daude, 2007,Longitude M atters: T im e Zones and the Loc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 71(1)

        37.Tharakan, P. K. M., I. van Beveren, and T. van O u rti, 2005,Determ inants of India`s Software Exports and Goods Exports, The Review of Econom ics and Statistics, Vol. 87(4)

        38.W alsh, K., 2008, T rade in Services: Does Gravity Hold?, Journal o f World Trade, Vol. 42(2)

        39.W TO, 2011, The W TO and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From Coexistence to Coherence, World Trade Report 2011,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中圖分類號:◆F740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批準號:14YJC790046,項目名稱:中國對外服務貿易成本評估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批準號:71503273,項目名稱:服務業(yè)出口增長機制、路徑及其生產率效應:中國的理論與經驗研究);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批準號:2014M 552126);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批準號:2015T80860)

        成人在线免费视频亚洲| 日本熟日本熟妇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国产伦码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级免费| 厨房人妻hd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亚洲人妻av综合久久| 男人的天堂av高清在线| 天堂…在线最新版资源|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 av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性色视频加勒比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久久久国产精品樱花网站| 国产精品三级国产精品高| 亚洲av天堂在线视频|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香蕉视频免费在线| 日本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丰满老熟妇aaaa片| 在线播放亚洲第一字幕|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亚洲在线第一页| 色777狠狠狠综合|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给免丝袜| 日日噜噜夜夜久久密挑| 老鸭窝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 视频二区精品中文字幕| 论理视频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香蕉视频毛片| 亚洲综合偷拍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av| 色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