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寧
內容摘要:自主學習能力是目前中國高校學生亟待提高的能力,怎樣激發(fā)學生自覺學習是教師所要注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如何自學,是學生深受困擾的難題。本文主要從國內高校的學生現狀出發(fā),分析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介紹主要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高校學生 自主學習
近年來,“自主學習”這一概念越來越引起教育者和學習者的關注,這一概念最早出現于上個世紀60年代。著名語言學家胡壯麟指出,“自主學習是建立在心理學的建構主義理論上的,是研究學習者如何在自己的頭腦中建立知識的。學習知識的過程是主動理解并學來的而不是被動接受教會的?!?/p>
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是向技能性轉變的重要途徑之一,作為外語專業(yè)學習者,語言本身特點決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著很大的自主性和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外語教學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技能培養(yǎng),而不是純粹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讓學生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
大學又是一個相對自由的環(huán)境,擺脫了高中學習“以教為主”的模式,許多習慣了被動學習的同學,很容易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該怎樣面對大量的時間和資源。有一部分學生自制力差,完全不能自覺“自主學習”,只能機械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獨立性較差;另一部分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意識,沒有落實到行動上,對自主學習的理解還不到位,只是自己一個人無目的的學,也不會和同學討論。還有一部分學生因大學相對于高中變得輕松,無法合理支配時間,變得懶散,習慣拖延,缺乏管理時間的能力,會直接影響到自主學習的效果。
自主學習是與傳統(tǒng)的“接受式”被動學習相對應的現代化學習方式,應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但并不是表示不需要教師,教師要起到指導、引領、矯正、幫助的作用,自主學習仍然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教師應該加強師生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xié)商、討論合作的場所,以便解決那些學生無法獨自解決的問題。
如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首先從思想態(tài)度上加強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和學生都要在態(tài)度上進行本質的轉變。
教師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自學的“氣氛”,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這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主要渠道。
引導學生明確大學學習不同于之前,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積極的自我意識和態(tài)度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我責任感和學習動機。許多學生甚至認為學什么,如何學都是教師的責任。
二、訓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現在的大學生依賴性強,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較差,也并未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應指導學生逐步學會自學。
1、指導預習。
預習是外語學習的必備程序,課前預習是課堂學習的基礎。首先為學生示范,預習時應該做哪些工作,依照何種順序,學生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預習方式。
根據課程特點,在課前提出問題或要求讓學生思考,比如《綜合俄語II》的每課有不同話題,預習課文后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完成口述或小作文,如“我的家庭”、“我的家鄉(xiāng)”等;《綜合俄語IV》中的課文更多的是議論文,學生可以形成自己的觀點,通過查詢資料、翻閱書籍雜志,豐富語料,如“我眼中的互聯(lián)網”、“航天與生活”等。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質疑問難。
有的學生習慣只聽老師講的而不思考;有的膽小不敢質疑和問難題,當和老師有不同意見也不敢提出;有的滿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質疑問難,所以教師要創(chuàng)設條件,努力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生質疑問難,善于靈活地向學生提出探索性問題,形成不同觀點的交流。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機會,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
三、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自主學習的興趣。
教師營造出何種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有重要影響。教學中,教師應運用多種方式方法,使學生提高積極性。分小組討論、進行辯論、表演情景短劇、續(xù)故事、交互傳譯等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可以設置競爭獎勵機制,口頭表揚那些課后自覺預習、復習、做練習的同學,按小組分別記錄參與課堂活動的情況,表現計入平日成績。
總之,我們要讓學生不僅“學會”,更要“會學”,自學能力對他們大學現階段的學習和未來人生都至關重要,努力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
(作者單位: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