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直
按說鳥兒都是好鳥,那么是什么鳥招惹了本老漢生氣,罵它不是好鳥了呢?
他就是廣西鳳山縣原縣委書記黃德意的形象工程,是畫在鳳山縣山壁上的兩只鳳凰。按說鳳凰本是神鳥,有吉祥之瑞氣,無論你畫在山壁上,還是畫在宣紙上,它永遠是好鳥呀,可壞就壞在你用什么“手段”畫鳥,畫鳥的目的是個啥?
黃德意畫的這兩只鳥足足用了五千萬元。先別說這個貧困的鳳山縣該不該拿出一年財政收入的一半去畫兩只鳥,就算你有錢,你這兩只鳥就值得花五千萬元嗎?鳳山縣的縣委書記也太不把當?shù)氐娜嗣癞斎丝戳耍@與趙高的指鹿為馬何異。在山壁上作畫是難度大,風險高,所以開支就大,可再大的花費也不能不靠譜呀。當?shù)赜挟嫾艺f,給我二十萬元我就能做下來。
如今有些官員打著塑造地方形象,發(fā)展旅游事業(yè)的旗號在撈錢,有條件的在貪,沒條件的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貪。這個“鳥貪創(chuàng)意”畫出的兩只鳳凰沒有丁點兒的吉祥之意,當?shù)氐墓賳T議論紛紛,百姓罵聲一片,可誰也奈何不了書記,要不是廣西紀檢巡視組到這里“走兩步”,這個不是一只好鳥的縣委書記就不會落馬。
問題就在這里,明知他不是什么好鳥了,他卻是全縣人民的領導,掌控著全縣的人財物大權,全縣上上下下幾十萬人,他看誰,誰都是他的部下,他看公款,哪筆都可以任性地花,在此位置,即便不是個貪官,也容易唯我獨大,唯我獨尊。
是當下在體制的設置上有了太多的漏洞。一個縣的行政行為與財務支出是不用請示他的上級省委、省政府,也不用什么通過地方的人大預決算,書記一支筆,或一個常委會就決定了。多年的政治生態(tài),讓縣委書記的“一班人”都成書記的屬下,連紀委也歸其領導,還有哪個部門的權利能與縣委書記的權力抗衡一下,還有哪個媒體的監(jiān)督能讓縣委書記對其畏懼。
所以,就是這么個明目張膽的貪官,他卻能做得“其喜洋洋者矣”。如果不是巡視組來巡視他,明知他就是個夜貓子進宅,你也趕不走他。別說他用五千萬元還畫了兩只鳥,就是一只都不畫,把五千萬元都貪了,鳳山縣有誰能夠阻攔???
花五千萬元畫了兩只鳥的背后,巡視組還披露當?shù)睾脦讉€貪污的案例,涉及當?shù)睾脦孜恢饕賳T??梢娺@些官員已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在集體對抗、無視制度。這種無法無天的權力生態(tài),才是最值得反思的。
巡視組把這“一窩爛”的“一鍋端”了,可是能不能轉變這種權力的生態(tài)呢?當?shù)毓賳T的所作所為,人大就沒有一點制衡權嗎?當?shù)氐母刹俊傩罩安豢赡芤稽c不知道,為什么就沒有順暢的舉報通道,沒有和這些官員博弈、監(jiān)督的手段?能不能按憲法上的規(guī)定,還地方人大、老百姓手上一些監(jiān)督、制衡官員任性時的權力,這才能從根本上避免類似荒唐的現(xiàn)象。
在近一年多的時間,至少有三十八名縣委書記落馬。這說明縣委書記實在太容易“出事情”。從這一點來看,這兩只高高在上,“風姿卓越”的神鳥,應該是縣級官場生態(tài)的代表性的標本了,盡管黃德意落馬了,但我希望這兩個神鳥的標本千萬不要被毀——以對后來者及其他后任者,能有所警示。做個鳥人可以,但要是一只好鳥!
【原載2015年9月21日《西安晚報·秦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