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臺灣新北市八仙公園里,一場歡樂的彩色派對在最后5分鐘時發(fā)生了爆炸,將一場狂歡變成悲劇,造成8人死亡489人受傷,而釀成這場災難的罪魁禍首竟然是此次彩色派對的“主角”——噴灑在空中的彩色粉末。
其實,由粉塵引發(fā)的爆炸并不少見,2014年8月2日,江蘇省昆山中榮金屬公司發(fā)生特別重大鋁粉塵爆炸事故,造成146人死亡;今年1月31日,內蒙古呼倫貝爾市一家人造板工廠又發(fā)生粉塵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
一粒粒小小的粉塵,怎么會有如此大威力?粉塵為何會爆炸?我們又該如何遠離粉塵爆炸?
粉塵爆炸如何產(chǎn)生
由于粉塵的表面積與同量的塊狀物質相比要大得多,因此更容易燃燒,在極短的時間內釋放大量的熱,形成很高的溫度和很大的壓力,這就形成了爆炸。并且粉塵粒徑的直徑越小,表面積越大,它所引發(fā)的爆炸的危險性就越大。要形成粉塵爆炸一般具有下面五個要素:
要素一,粉塵可燃。
凡是呈細粉狀態(tài)的固體物質均稱為粉塵,能燃燒和爆炸的粉塵叫做可燃粉塵。
目前已知的具有爆炸性粉塵有:金屬(如鎂粉、鋁粉);煤炭;糧食(如小麥、淀粉);飼料(如血粉、魚粉);農副產(chǎn)品(如棉花、煙草);林產(chǎn)品(如紙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要素二,可燃性粉塵以適當濃度在空氣中懸浮,形成粉塵云。
空氣中的粉塵達到一定的濃度時,便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不同類型的粉塵發(fā)生爆炸的濃度條件也不同,如糖的濃度達到每立方米10.3克,在其它條件充分的情況下就能發(fā)生爆炸。
要素三,有足夠的空氣和氧化劑。
可燃粉塵只要在空氣中的含量達到21%,就有可能引發(fā)粉塵爆炸。此次八仙樂園的彩色派對,主辦單位抽干了3個游泳池來舉行活動,由于游泳池是下凹結構,空氣流通較差,導致粉塵濃度迅速升高,但游泳池上空卻是開放式的空間,空氣充足,因此此次活動在場地選擇上就存在粉塵爆炸的隱患。
要素四,有明火源。
當空氣中的粉塵濃度達到極限時,只要一點火源即可引爆。
2014年8月發(fā)生在江蘇省昆山車間的爆炸事件,爆炸原因就是因粉塵遇到明火而引發(fā)。此次八仙樂園的彩色派對的事故發(fā)生原因,也是因為在舞臺西側噴灑的粉塵碰到熱源而導致起火。
粉塵爆炸危害大
第一,容易多次爆炸。第一次爆炸氣浪,會把沉積在設備或地面上的粉塵吹揚起來,在第一次爆炸后短時間內爆炸中心區(qū)會形成負壓,周圍的新鮮空氣便由外向內填補進來,形成“返回風”,與揚起的粉塵混合,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引起第二次爆炸。二次爆炸時,粉塵濃度一般比一次爆炸時高得多,故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
第二,破壞力強。與可燃性氣體爆炸相比,粉塵爆炸壓力上升較緩慢,較高壓力持續(xù)時間長,釋放的能量大,破壞力強。
第三,能產(chǎn)生有毒氣體。粉塵爆炸一般會產(chǎn)生幾種有毒氣體,一種是一氧化碳;另一種是爆炸物(如塑料)自身分解的毒性氣體。毒氣的產(chǎn)生往往造成爆炸過后的大量人畜中毒傷亡。
此外,如環(huán)境過于封閉,逃生路線不合理,粉塵爆炸還會引發(fā)二次傷害,如疏散過程中發(fā)生的人員踩踏等。
釀成此次彩色派對慘劇的部分原因就在于空間狹窄而人員眾多,消防道路、逃生路線設計不合理。
如何預防粉塵爆炸
粉塵爆炸的危害如此之大,我們要如何預防呢?
首先,盡量避免在粉塵濃度大的環(huán)境下活動。更不要把火源帶入粉塵環(huán)境之中。
比如引發(fā)全民狂熱的“彩色跑”活動,常常會在觀眾和選手身上噴灑下彩色粉末,使選手和觀眾全身沾滿色彩,營造狂歡的氣氛,但這些彩色粉末對人體呼吸道、眼睛黏膜有一定的影響,最可怕的是,彩色粉塵須使用空氣槍、噴瓶等工具讓高濃度粉末噴出,形成煙霧彌漫效果,這時只要有人點根煙,粉末便可能瞬間起火燃燒,且爆炸后產(chǎn)生的震動,會揚起地面粉塵,引起接二連三爆炸。因此這類與粉塵相關的活動,盡量不要參加圍觀。
其次,如果生活環(huán)境與粉塵息息相關,一定要注意控制室內溫度,并選擇封閉性能良好的設備,盡量減少粉塵飛散逸出;安裝有效的通風除塵設備,加強清掃工作。
第三,有粉塵爆炸危險的場所,要采用防爆電機、防爆電燈、防爆開關。
最后,控制粉塵環(huán)境中的溫度和含氧程度。凡有粉塵沉積的容器,一定要有降溫措施,必要時可以充入惰性氣體,以沖淡氧氣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