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雪為誰掃

        2016-01-11 04:43:11顧俊杰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15年6期
        關鍵詞:規(guī)則國家

        文章從諺語“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提出的“雪為誰掃”、“雪由誰掃”的問題出發(fā),論述了社會治理的四項基礎規(guī)則,即個體權利和責任規(guī)則、交換與授權規(guī)則、保護弱者的規(guī)則、仁愛與善行的規(guī)則,并闡述了四項規(guī)則層層遞進的邏輯結構關系。認為以道德方式為主的治理不是一種系統(tǒng)、可靠、公正、可持續(xù)的治理,依規(guī)則,依法治,才是構建公平正義社會秩序的治理大道。

        治理;規(guī)則;道德;法律;秩序

        D901A010406

        中國人描述道德高尚之人的標準之一是:無私,忘我,只為他人考慮。最極端的表述便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道德中心主義和泛道德主義價值觀之下的要求,其人性論的基礎是孟子的人性本善論。而德治,這一自古至今為統(tǒng)治者所推崇且推行的國家與社會治理形態(tài),其根基也在于此。正是在這樣的語境下,諺語“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通常便帶有了貶義。雖然不是深刻的批評或否定,但確實對“只管自己,不管他人”的做法含有一種失望的情緒和負面的判斷。述說者本身,也是帶有對某種現(xiàn)狀不滿之下的失望甚至頹廢的情緒。一個人若如此行為,似乎就有了道德上的瑕疵,社會普遍對這種行為帶有一種負面的評判。那么在我們中國,何種做法才是值得推崇的呢?

        一夜北風,深雪及檻。早晨開門第一件事便是掃雪?,F(xiàn)實與理性的做法是自己把家門口的雪掃清。但顯然這不是中國社會所期待的最佳道德狀態(tài)。在對好人和道德高尚之士的期待之下,“最好”的做法是,早晨起來置自家門口積雪不管,而去掃鄰居家的雪。我的鄰居也不掃自家門口雪,而是拿著掃把來到我家或者其他鄰居家門口掃雪。鄰居的鄰居再去打掃其他鄰居家門前的雪。如果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沒有出錯,每個人都拿個掃把去掃別人家門前的雪,那么這個行為最終成就了兩件事情:第一,雪都掃清了;第二,每個人都成為道德高尚之人,或者至少是通常所說的好人。這個例子體現(xiàn)了幾千年來國人對某種道德行為模式的一種推崇。中國社會也的確在很多情況下上演著或希望上演此類故事。

        這樣一個圓滿結局的達成,是以每個人都積極為他人掃雪,從而完成一個行為的循環(huán)之圓為前提。只要該循環(huán)鏈條中有一個人出了問題,比如“我今天就是想賴在被窩里不出門”,或“就是沒心情去掃雪”,那最終就會有一個人家門口的雪沒人掃?;蛘哐h(huán)鏈條中有人存了私心,或者“為什么我賣力幫別人家掃了雪,可自家門口卻沒人幫著掃呢,那我也不掃了”,于是整個鏈條就出了問題。這里可以用“道德怨恨”一詞來描述這種情況。不管是因為自身道德高尚還是為了受到他人贊揚,當人們興沖沖地做好事,回過頭來卻發(fā)現(xiàn)自己家門口的雪沒人掃時,他一下子就會產(chǎn)生一種不良的情緒,會反問:為什么?憑什么?之所以會產(chǎn)生這種所謂的道德怨恨,是因為“各人不掃門前雪”、“要管他人瓦上霜”的道德背景和話語系統(tǒng)之下會給人一種期待,即我去做好事,別人也幫我做好事,如此形成一個可以自我實現(xiàn)的圓滿循環(huán)系統(tǒng)。然而人性并不可靠,現(xiàn)實也不樂觀,總會有自私、偷懶或刁鉆之人,一旦碰上他們,這樣一個道德圓圈就無法完成循環(huán)。當一個人做好事是為了期待贊揚而非自我內(nèi)心道德高尚的體現(xiàn),那么他必然對一個不圓滿的狀況產(chǎn)生抱怨和失望,最后會說“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顯然,通過這種歸謬,我們發(fā)現(xiàn)通過道德方式解決問題可能存有根本性的缺陷?!把檎l掃”?或者“雪由誰掃”?從這里,我們來探討國家與社會治理的四條規(guī)則。

        一、 第一規(guī)則——個體權利和責任規(guī)則

        每個人都充分享有自己的權利,同時也必須履行自己的責任與義務。我們每個人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出發(fā),都首先要穿暖衣吃飽飯,解決衣食住行的問題,進一步地,還有性愛、健康、長壽、娛樂的需求。這些基本權利既不是天賦的,也不是誰恩賜的,而是我們每個人固有的,是根植于人性的本能。另一方面,每個人要滿足自己的欲求,享受自己的權利,必須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想要吃飽穿暖,乃至吃好穿美,必須自己勞動,而非依靠不勞而獲或別人的恩賜。所以為了不讓自己摔倒、摔傷,或防止別人在自家門前摔傷而承擔責任,大雪天清晨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須自己掃掉門前雪。先掃自家門前雪是最基本的事情,因為我們不能指望他人。而且我們可以肯定地說,當每個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之后,世上絕大部分的事情也就解決得差不多了,因為:

        顧俊杰:雪為誰掃

        第一,在經(jīng)濟學上,每個人解決自己的問題,是最經(jīng)濟、最高效的。人們做自己的事情通常會用最節(jié)省的方式盡快地把事情做好,也會盡力照應好自己的利益而避免浪費。(當然其中可能會涉及把禍水往別人面前引的問題,這留待后論。)

        第二,養(yǎng)成“自掃門前雪”的習慣就不會對他人產(chǎn)生依賴,個人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人格就不易產(chǎn)生奴性,個人也會比較勤勞。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神仙皇帝,只靠我們自己。每個人自己關心、照顧自己的溫飽、利益和福祉,爾后通過勞作來解決自己的問題,滿足自己的需求,承擔自己的責任。

        第三,個人權利的充分實現(xiàn)依賴于他人不能隨意侵犯你的權利。你想要吃飽穿暖,就必須承認他人也有同樣的權利。我的“我”,你的“我”,他的“我”,對每個人來說都存在著抽象的“我”的權利。這個世界不是你一個人的,你有個體獨立的權利,他人也有。所以,雖然在諸多情形之下,損害別人能達到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當以鄰為壑成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時,你會發(fā)現(xiàn),溝壑到處存在,最后你自己也會深陷其中。因此,你不能以鄰為壑,自尊、自我意識和自我權利的滿足,必然最終要求你對他人的尊重,至少你不能侵犯他人與你同等的那個權利。

        每個人都充分享有自己固有的權利,同時也必須履行自己的責任與義務。這是人作為類的存在的社會治理的第一規(guī)則。這一規(guī)則亦可稱為自由的規(guī)則。根據(jù)第一規(guī)則,我們反觀中國社會。從古至今,我們一直有一個傳統(tǒng),就是期待一個仁愛、全能全智的圣王、明君,以及圣王、明君所帶領著的一批賢人、清官。在今天,實際上就是對一個強大而全能的好政府的期待。民眾經(jīng)常問,政府能為我做什么,希望政府能解決一切問題。一旦政府沒做或做不到,就不高興,就可能會發(fā)泄,就會批評。我們的政府在民眾批評的時候也覺得自己做錯了。我們認為,政府的確做錯了,并不是因為做得太少而是做的太多。政府以“為人民服務”為己任,所以當它提供不了或者沒有提供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真的是做錯了??梢哉f在中國社會,民眾與政府同樣期待國家和政府能夠提供一切、解決一切。這種期待正好解釋了中國社會一直以來的救星意識。求圣王、明君、清官、俠客,實在不行就求觀世音菩薩,總而言之,就是不求自己。一個不自由的社會必然期待和依賴一個強大的政府。

        一夜大雪過后,民眾打開門發(fā)現(xiàn)雪統(tǒng)統(tǒng)被掃掉了,是誰掃的呢?當然是政府。然后民眾就敲鑼打鼓地贊揚政府,贊美領導。但我們必須認識到這種對強大的好政府的期待非常危險。人性的弱點之一是希望不勞而獲。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固然是好,但誰會為你這么做呢?當一個人只依賴于他人的行為而生存時,就會處于非常被動的地位,一旦被依賴的主體中斷對你的支持,你生存的體系可能立刻崩潰。因此當你期待政府為你解決一切問題,包辦一切事務,只顧著高興地接受然后感恩,就會忽視背后的嚴重問題。一個政府要有能力來解決人民的福祉問題,衣、食、住、行、教育、醫(yī)療等樣樣都要供給的時候,它只能做兩件事情:第一是大量地占有自然與社會的財產(chǎn)與資源,變成所謂的公共財產(chǎn)與資源;第二是大幅擴展自身權力,設置龐大的運行機構。這種體制在理論上設置了一個道德制高點,就是國家、政府、政黨是為人民謀福利的。然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把財產(chǎn)、資源掌握在手里,沒有無限制的權力和運行機構,國家與政府拿什么為人民謀福利呢?

        問題是,當國家與政府掌握了主要的財產(chǎn)與資源,便產(chǎn)生了諸多問題。

        第一,如何保證資源的公平分配?當我們脫離第一規(guī)則,任由國家與政府來接手這一切時,我們得問,財產(chǎn)與資源的再分配、再配置中的公平如何體現(xiàn)?如何避免諸如農(nóng)村與城市的差距、福利不平等、教育不平權、各種資源配置的巨大地域差距等不公平?

        第二,如何降低國家、政府掌握社會主要財產(chǎn)、資源后導致的浪費與低效?通常來說,理性的人會好好看管自己的財產(chǎn)并加以保護。拿電視遙控器舉個例子。筆者曾經(jīng)看到一位老太太的一臺已經(jīng)舊得不行的電視機,所配備的遙控器仍然用買來時的塑料薄膜包著,因為遙控器是她的,所以她自然要好好護著。個人不會置自己的財產(chǎn)于風雨中而多年不顧。

        第三,如何杜絕貪腐?財產(chǎn)與資源是掌握在國家、政府手里,但國家和政府終究是抽象的機構。最終資源和權力的掌控,須落實到機構中的具體的人。這些人中有決策權、處置權的人,在能夠完全處分、支配這些財產(chǎn)與資源時,會如何決定、處置呢?歷史與現(xiàn)實給出的答案是變公為私,以公肥私,挪用貪污,腐敗橫行。

        第四,與民爭利。國家與政府掌握、利用和經(jīng)營這些財產(chǎn)與資源,理論上總希望這些資產(chǎn)保值增值。但是在這樣一個錯誤的體制之下,是不可能做成正確的事的。在錯誤的體制之下保值增值成為政府盈利的借口,從而與民爭利,迫使國進民退。這樣的治理距離第一規(guī)則也就越來越遠。

        所以,從古至今,當你把權利和幸福交出,期待讓他人提供時,得到的恰恰是其反面——奴役!當一個國家與政府承諾為你提供幸福、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成為你的救星,結果就是為了給你幸福而剝奪了你的一切,最終你將一無所有。當你因為人性的懶惰,指望有一個強大的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時,你將發(fā)現(xiàn)你想要消極和懶惰的機會都沒有了。所以,當這樣的社會出現(xiàn)之時,你就沒有幸福和福祉可言,只能成為一個被奴役者。這就是違反第一規(guī)則的必然結果。自己的權利、福祉和幸福都是自己的,都必須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實現(xiàn),同時為了實現(xiàn)這些權利,每個人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和責任。這才是一個自由的人,一個不被奴役的人。第一規(guī)則是人類的生存、生活、生命及其延續(xù)的可靠保證,也給社會奠定了高效、公平的基石。

        二、 第二規(guī)則——交換與授權規(guī)則

        按照第一規(guī)則,各人應當自掃門前雪。但除了門前雪,公共道路、公共區(qū)域的雪誰來掃呢?在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中,“最好”的、最符合高道德期待的做法,依然還是要有那種雷鋒式的道德模范,自家門前雪不管,先掃別家門前雪,掃完后再把公共道路的積雪也掃得一干二凈。然后街坊鄰里們都夸贊他是多么品德高尚的人。這種高道德的期待背后隱藏的是每個人對自我責任的忽略和懶惰。話不能明說,于是就通過表彰這些道德模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崇高的目的背后有時可能隱藏著人性的黑暗。

        而且,顯然這種方式無法解決問題。一來,公共區(qū)域的事務甚多,單純依靠道德模范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二來,根據(jù)第一規(guī)則,既然人人都要走公共道路,這部分掃雪的責任自然是我們每個人的。但是,公用區(qū)域不易精確確認,每個人都掃也不經(jīng)濟高效。因此,就產(chǎn)生了一種處理方法,即委托專門的人或設置專門的機構來處理。但是這些專門的人或設置的專門機構并不是白白提供掃雪服務的,人們需要支付費用。這既是一種交換,也是委托范圍明確的授權。我出錢委托,你出力辦事。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以致人們后來把門前雪也委托給專門的人或?qū)iT的機構來處理。專門的人或?qū)iT的機構收了費用,可以做一些專門的掃雪訓練,設計一些專門的設備,掃雪效率會更高。這樣專業(yè)化的分工協(xié)作使我們付的錢更少,得到的服務更好。而且這種做法的優(yōu)點在于,談判對象是平等的。這些專門的人或?qū)iT的機構要賺錢就得好好地服務于我們,不然我們有換其他人的自由。這種平等商談關系使價格達到一個均衡點,在我的付出和得到之間達到均衡。你壓制不了我,我也壓制不了你。雖然,隨著社會形態(tài)與分工的日益復雜化,店大欺客和壟斷等一系列問題都會產(chǎn)生,但這些問題都是可以通過制度設計與規(guī)則制定來解決的。

        這是人作為類的存在的社會治理的第二規(guī)則,即交換與授權的規(guī)則。

        第二規(guī)則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國家與政府。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我委托給國家或政府的是什么?執(zhí)行第二規(guī)則不能忘記第一規(guī)則:所有的這些權利、責任和義務是我們每個人的,國家或政府本身并沒有本源上的這些權利、責任和義務。有些事情我們不能委托給個人,而需要建立一個公共機構,我們命之為國家、政府。我們必須明確,我們讓渡哪些權利、責任和義務給國家?這可以分為“區(qū)域上的對外”和“區(qū)域上的對內(nèi)”。對外,國家保障區(qū)域范圍的安全,也因此建立了軍隊。古希臘城邦構建起來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安全。那么區(qū)域的安全由誰來保護呢?請注意這也是每個人的責任,必要時,我們可以直接履行該項責任,執(zhí)戟以衛(wèi)家園。但是我們也可以將該責任委托給一個國家,因此國家就有責任來維護這片地域的安全。對內(nèi),國家的任務是建立公平正義的秩序。為了保證這一區(qū)域內(nèi)(國內(nèi))人民的安全,為了維護國內(nèi)公平正義的秩序,國家需要建立警察、懲罰犯罪,設置機構維護交易的安全,等等。既然我們授權委托國家做這兩件事,那么我們與國家之間就需要有一份契約以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這份契約就是我們現(xiàn)在命名的憲法。這里的權利是我們每一個人讓渡的,是為了國家和政府機構手中有一定的權力來做我們委托的這兩件事。為了做好這些事情我們還必須讓渡一些經(jīng)濟利益,即通過繳稅為政府提供履責經(jīng)費。收了稅,有了資源,又握有權力,便可組建國家機器、組建軍隊保家衛(wèi)國。于是專門有警察維持社會治安,有公職人員來維護公平交易,有法庭做出符合正義的判決,懲惡揚善,定紛止爭,最終維護國內(nèi)公平正義的秩序。

        總之,維持一個公平正義的良好秩序就是國家和政府機構所應當做的事情。用現(xiàn)代的話來說,就是通過良好的憲法與行政法的制定和有效實施,使得整個社會政治關系處于一個公平正義的、良好的秩序狀態(tài);通過良好的刑法與刑訴法等法律的制定和有效實施,使得整個社會的公共安全處于一個公平正義的、良好的秩序狀態(tài);通過民法、商法和經(jīng)濟法等法律的制定和有效實施,使得社會的經(jīng)濟關系、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處于一個公平正義的、良好的秩序狀態(tài);如此等等。以財產(chǎn)關系為例,每個人的成功和致富是基于自身的勤奮、能力、人品和對機會的把握,或者是祖上財富的合法延續(xù),而不是利用不公的規(guī)則與混亂的秩序把別人的財富裝進自己的口袋。當我們進行這種交換和委托時,我們一定要明確,國家與政府本身并無立法的基礎權利,立法的基礎權利存在于第一規(guī)則之中,即每個人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國家與政府必須遵循這種規(guī)則,即依法律行事,完成第二規(guī)則和下述第三規(guī)則賦予的職責與義務。

        三、 第三規(guī)則——保護弱者的規(guī)則

        根據(jù)第一、第二規(guī)則,人們享有權利并承擔責任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假設所有人都是正常、健康的人。但社會中存在老弱病殘幼這些弱者。對于這些弱者,第一、第二規(guī)則中責任的承擔,不能不分情形、層級而全體適用。為什么這么說呢?早晨開門,大雪紛飛,滿山遍野都是雪。我有能力自己掃雪,也有經(jīng)濟能力委托別人替我掃雪,可如果鄰居是老年人、孩子或殘疾人,他們沒有這些能力,如何處理?

        如前所述,此時并不能依賴道德之士的高尚行為,指望人們的道德是一個不可靠、不系統(tǒng)、難持續(xù)的解決方式。但在第二規(guī)則中,我們已經(jīng)組建了國家與政府。所以照顧弱者是國家和政府應做的行為,是它的受托職責。需要注意的是,照顧弱者不是國家和政府的固有責任,因為這本質(zhì)上來說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責任。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保ā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覀冋疹欉@些弱者,并不是出于我們的同情心,也不是因為我們的品德多么高尚,而是這本來就是我們?nèi)酥疄槿说呢熑?,是我們的天職。但是如果每個人都去做則不經(jīng)濟、沒效率,所以我們按照第二規(guī)則,把這項職責委托給國家與政府,從而構建一項制度性的安排。所以說,政府照顧弱者并非由于它有原初的責任,而是代替我們每個人盡人之為人的責任。國家、政府不應把自己看成救世主。

        基于此,我們都不應該期待受到被保護的弱者的感恩,不論是對國家、政府,還是對每個人之為人的個人。我們每個人將自己的部分利益讓渡給國家與政府,最后由國家與政府統(tǒng)一分配給弱者,照顧弱者,讓社會中的弱者也過上基本的、有尊嚴的生活。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尊嚴之所在。而且,保護弱者不僅是人類每個個體的本源責任問題,也是利益問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會比較和諧,比較溫暖,也比較安全。保護弱者是一個社會建立公平正義秩序和良好生存環(huán)境的基礎事項。其對整個社會的整體福利而言,亦具有增益的作用。

        四、 第四規(guī)則——仁愛與善行的規(guī)則

        如果不能遵循第一、第二、第三規(guī)則,每個人都指望著他人的愛之奉獻來掃盡天下雪,這樣的社會就不可能有一個系統(tǒng)、可靠、公正、可持續(xù)的治理。但是,如果前三個規(guī)則都得以遵循且運行良好,就能建立起一個基本的制度性保障,社會就會獲得一個相對公平正義的秩序和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在此情形下,仁愛與善行等道德的方式將會成為建立美好社會的一個重要的佐力。因為,鑒于公平與效率的平衡以及可持續(xù)性,根據(jù)第三規(guī)則提供給弱者的只能是一個保證其享有基本尊嚴的生活,而不可能是一個優(yōu)裕的生活;公平正義秩序和良好生存環(huán)境的建立是一個歷史過程;自然性與社會性災害的存在是客觀事實。因此,仁愛與善行的規(guī)則就是不要試圖以這種道德的方式作為治理社會的根本手段,放棄建立道德理想國的夢想,在第一、第二、第三規(guī)則之下,起輔助性的作用。同時,它還需遵循以下規(guī)則:

        自由的規(guī)則 愛之奉獻或善行出于自由的選擇。以捐款為例,捐與不捐,捐多捐少,自由決定,非強制,不逼迫,不綁架,無壓力,甚至少有群體氛圍鼓動下的從眾行為。如我們現(xiàn)實中所時常看到的逼捐、鐵公雞榜等,都是道德中心主義及泛道德主義傳統(tǒng)影響下的綁架行為,違反了善行自由的規(guī)則。

        慈善制度化 慈善制度化的首要規(guī)則就是非政府化,國家與政府的任務在于努力踐行第二、第三條規(guī)則,此其正業(yè)。慈善應交由民間來組織、運行。任何人,只要符合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就可以發(fā)起、組織慈善活動,成立慈善組織。任何人,尤其是政府,不能試圖壟斷慈善。其次,非利益化,慈善應當與利益脫鉤。任何通過慈善植入廣告或宣傳企事業(yè)單位影響、推銷產(chǎn)品等行為都不能被容許。如我們時常所見,電視直播中以單位之名高舉巨大支票,或通過捐款給某慈善組織,然后用此捐款購買自身產(chǎn)品用于捐贈等做法,都是應當禁止的行為。莊子曾說,天下真正踐行仁義的人很少,而從仁義之中取利的人卻很多。(《莊子·徐無鬼》)仁愛與慈善不能被利用成為一種謀利的工具,不能成為“仁術”,更不能成為詐謀之術。

        論跡不論心 仁愛與善行的一個重要規(guī)則就是不追問行善者的動機,而只考察其行為事跡。社會當然需要出自內(nèi)在良知而自愿選擇善行的道德、人品高潔之士。但任何人,只要他沒有借慈善謀利,善行本身合法,都應得到正面的評價,而不必追問他的動機。據(jù)此規(guī)則,善行不以追問這個人是否道德高尚為前提,甚至都不問他曾經(jīng)干過好事還是壞事。即使是作惡多端的壞人也有良心發(fā)現(xiàn)的時候。一個自己餓著肚子的逃犯看到路邊黑幽幽的小手在乞討時,將自己僅剩的干糧遞了過去,這就是人性之光閃現(xiàn)的時刻。

        仁愛與善行不倡導損己利人 “損己利人才顯出道德高尚”是錯誤的傳統(tǒng)觀念。損己利人只能是少數(shù)特殊情形下的非常人的非常行為。常態(tài)之下,不應當提倡損己以利人。損人利己為法律所不容已為常識,善行以不損己利人為前提亦應成為常識。惟其如此,慈善才能成為眾人之事,可持續(xù)之事。

        推食以食人,推衣以衣人,各人不掃門前雪,專管他人瓦上霜,不是所有人在所有的時候都能做到的,能做到者一定是極少數(shù)的圣人。普通人甚至連經(jīng)常做到都不可能。但一定是有的人在有的時候能做到。一個人一輩子做好事的概率很低,經(jīng)?;蚺紶栕鳇c好事的概率卻很高。我們要提倡的就是讓大家經(jīng)常做好事,不要試圖有那么一種理論、制度、體制或輿論迫使所有人一輩子去做好事。善行應當是圣人能做,凡夫俗子也能做;好人能做,壞人也能做;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多做也行,少做亦可。力所能及,輕松自由,無強制,非逼迫,不綁架,而不是像我們時常所見到道德模范、榜樣那樣苦哈哈地被架在火上烤。做好人在大多情形下應當是輕松愉快的,甚至是優(yōu)雅從容的。好人不必是苦哈哈的,不必是一個個都背負著天大的責任,不必吃的是草、擠的是奶,不必感天動地。

        從而,因第一、第二、第三規(guī)則得以遵循且運行良好,而使善行得以處于此等自然、自愿、自由的狀態(tài)之下。社會鼓勵行善做好事,但不依賴于行善做好事。亦因此,生存環(huán)境將日益變得自由輕松,社會氛圍將會日趨溫潤和諧,社會道德水準亦將慢慢得以提升。

        社會如何治理,人類一直在探索和選擇。司馬遷說:“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治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如孔子,主張行仁義;孟子從人性善出發(fā),主張行“仁政”。中國歷代德治禮教的基點也正是在這里。儒家曾宣稱上古有一個禮教大行的道德黃金時代,孔子在《禮記·禮運》曾描述過這個時代,即所謂圣王治國的大同之世。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希冀依靠哲學王之治建立正義理想國。東西方似乎都曾有過這樣的理念,即世界應當由這樣的人來統(tǒng)治,他道德高尚,天然賦有正義,既是一位圣人也是一個智者,同時又是全體子民的父母。在這樣一位道德之王的治理下,每個人都成為道德高尚者,從而一國也成為道德之邦。可是幾千年來古今中外的人類歷史證明,這個辦法好像并不高明,也更不現(xiàn)實。歷史上也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真正的道德理想國。柏拉圖最終轉(zhuǎn)向了法律,認為法治才是現(xiàn)實、可靠且能實現(xiàn)正義的治理。而中國,情況似乎更糟。譚嗣同所言可能更符合歷史的實際情形:“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鄉(xiāng)愿也。惟大盜利用鄉(xiāng)愿;惟鄉(xiāng)愿工媚大盜,二者交相資?!保ā度蕦W·二十九》)“鄉(xiāng)愿”即偽善。而魯迅則更是直言道德禮教吃人。但是,道德之治的失敗,似乎道德本身并不需要承擔多少責任。我們批判的并不是道德本身,而是泛道德主義與超道德主義,是德治天下的幻像,批判的是讓道德去做它根本做不到的事情。當?shù)赖聼o能為力之時,德治天下者就只能依靠欺騙、撒謊、瞞天過海,偽君子也由此產(chǎn)生。當?shù)赖吕鲜情_空頭支票,甚至以詐術欺民時,人們當然會漸漸地看低、貶損道德。最終讓道德蒙羞,為人們所輕污。道德應當是個人內(nèi)心良知的自由選擇,并非追求所謂比金杯銀杯更可貴的口碑,更不是去做一些看似道德的而實際謀利甚至作惡的事情。在人類社會發(fā)展到更為復雜,更為開放、自由的現(xiàn)代,依靠道德說教、欺詐、愚昧民眾來治理社會,更是一條不可能達成目的的治理之道。依法治,依規(guī)則,才是構建公平正義社會秩序的治理大道。

        猜你喜歡
        規(guī)則國家
        國家公祭日
        撐竿跳規(guī)則的制定
        數(shù)獨的規(guī)則和演變
        國家
        學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52
        規(guī)則的正確打開方式
        幸福(2018年33期)2018-12-05 05:22:42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讓規(guī)則不規(guī)則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20:59:57
        把國家“租”出去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TPP反腐敗規(guī)則對我國的啟示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av草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在线视频91九色| 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仙踪|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播放| 最新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无码中文字幕加勒比一本二本 | 日本高清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毛片在线观看| 东北妇女肥胖bbwbbwbbw|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卡通动漫野外| 在线播放偷拍一区二区|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 撕开奶罩揉吮奶头视频| 粉嫩极品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码精品色|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 丝袜美腿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极品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伊人久久久精品区aaa片|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丝袜美女美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亚洲| 饥渴的熟妇张开腿呻吟视频|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换脸| 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影视先锋av资源噜噜| 国产精品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 熟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最新国产日韩AV线|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 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 第1页 | 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亚洲二区三区| 国产男女猛烈视频在线观看| 自慰高潮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