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夫
小議“好馬之死”
☉徐立夫
一匹高頭大馬被主人從市場牽回家。家里的動物擠對它,驢子對主人說:“奴雖不才,但能連續(xù)拉磨七七四十九天不歇腳,它能嗎?”“那是,是好是賴拉出來遛遛!”騾子幫腔說。于是主人安排馬在磨坊拉了三年的磨,后又讓馬去馱東西犁地。又五年,馬的皮毛暗淡兩眼無神,主人沮喪地把馬宰了。這雖是一則寓言,但由此想到我軍干部使用和人才培養(yǎng),或許有所啟悟。
用人當用強。用馬拉磨耕田正是廢其所強。正如西漢名士東方朔所言:“騏驥騄駬,天下之良馬也,將以捕鼠于深堂,曾不如跛貓!”日行千里的好馬,如果讓它到深宅大院去捉老鼠,肯定連瘸腿的貓也不如。正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天生我材必有用,用人的本質(zhì)是用人所具有的“才”,故當用其長、用其強。
對比當有類?!笆球呑邮邱R拉出來遛遛”,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理由很簡單:馬善跑,而騾子善負重,讓馬干騾子的活,應(yīng)急一用可以,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正是使命任務(wù)不同,單純對比某一性能參數(shù)并沒有實際意義。對干部的考核也是這樣,對比、評價都要分類。分工不同就要允許有不同的表現(xiàn),也要允許有不同的個性,不能求全責備。每個專業(yè)都有各自的標準,不能一概而論。
鍛煉當有度。鍛煉本身沒有壞處,但應(yīng)掌握好“度”,過猶不及。一匹高頭大馬,幾年錯用,頹然老去。正如人才也有其高產(chǎn)期、豐產(chǎn)期,錯過了就錯過了。我們大力提倡注重基層,同時還應(yīng)大力提倡交流任職。生長干部畢業(yè)后必須在基層工作滿2年是科學的制度,同時機關(guān)、院校等應(yīng)加大從基層遴選人才的力度和規(guī)模,不可置之不理棄之不管埋沒了人才。軍隊不是公司,軍人也不是雇傭工,自己換崗跳槽的事不太可能發(fā)生,更多的還是要靠選與推。
培養(yǎng)當有別。千里馬有其過人之處,我們就應(yīng)該允許其有不同的需求,正所謂“好馬配好鞍”。在對人才的特殊照顧問題上,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開小灶”不等于偏袒溺愛。實際上,我們目前的政策中就包含了很多對人才的傾斜,比如飛行員、潛水員等,他們的伙食費標準就是最高等級的,住宿條件也比普通干部好。衣食住行上的關(guān)心是基本的照顧,對于合理需求滿足無妨,有付出就有回報,有投入就有產(chǎn)出。
【作者系92154部隊政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