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萍
有一種說法是,全球大多數藝術品不是在博物館和私人宅邸中,而是存放在全球為數不多的幾個自由港中。
規(guī)避24.02%的稅率
隨著中國藏家海外拍賣的熱情不斷高漲,然而一個問題出現了,即拍得的大多數藝術品卻沒有入境。以往,國內買家在海外拍場上成功拍得藝術品之后,一般情況下會直接委托海外拍賣公司進行異地托管,如王健林競得的畢加索油畫《兩個小孩》等高價拍品,就只能保存于海外的拍賣公司?,F在,有了保稅的相關政策,有些買家會將藝術品存放在國內的保稅區(qū)里,如劉益謙拍得的《功甫帖》和明成化斗彩雞缸杯就存放于上海西岸藝術品保稅倉庫中。
按照相關規(guī)定,海外藝術品進入中國境內時要繳納6%的關稅,以及17%的進口增值稅,再加上其他的相關費用,整體計算下來,一件海外藝術品要想入境所要繳納的復合稅率實際應為24.02%。而藝術品保稅概念,正是規(guī)避這部分成本。
也就是說,只要海外進口的藝術品存放在保稅倉庫里,就不需要繳納任何稅款。你可以帶朋友來欣賞,也可以帶買家來品鑒,即使已經成功完成多次轉手交易,只要每一任的買家不將藝術品帶出倉庫外,也同樣不需要繳納稅款。只有一種情況下需要繳稅,那就是你把藝術品帶離倉庫,搬到別的地方去。
自由港的概念最早在瑞士得以實現,儲存在自由港中的貨物可以免交增值稅和關稅,如果符合免稅標準,便可以無限期地在自由港存儲,在自由港中交易藝術品也不需要繳納稅務,這無疑會帶動自由港區(qū)內的存儲、保管、交易等服務性行業(yè)。
在藝術品交易方面,藏家在自由港內購買藝術品時將不需要繳納增值稅,如果購得的藝術品直接出口到國外,則不需要繳納關稅,這有利于中國藝術品的輸出。對于進口的藝術品,如果留在自由港內也不需要繳稅,但是如果進入境內,則需根據規(guī)定繳納進口關稅。對于中國本土的藝術品交易,自由港內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降低了藝術品經營機構的資金壓力和管理成本,對這些機構有一定的吸引力。
藝術自由港的客戶包括博物館、畫廊和藝術品投資基金會,此外還有私人收藏家。存放的費用各不相同,但一般說來,一幅中等尺寸的畫作存放一年的費用約為1000美元,而租用一整個小儲物間一年的費用為5000-12萬美元。
遍布世界的自由港
法國藝術品中心,在法國塞納河島嶼上,占地2萬平方米,利用雷諾汽車公司2004年廢棄的廠房改造。它同時有展廳、庫房和免稅交易區(qū)。海關免去了藝術品從運入該中心到售出歐洲的全部稅收,其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更多藝術品交易商來到法國。
瑞士擁有10多個自由港,一直是該領域的一支核心力量。最大的自由港設在基亞索、蘇黎世、巴塞爾和日內瓦。占地4萬平方公里的日內瓦自由港到底囤積了多少藝術品,沒有人知道。其藝術品數量為世界之最,價值連城。
新加坡自由港成立于2009年12月,位于一個三層的巨大車庫房中,初建時占地3萬平方米。到2015年,新加坡自由港總面積已經拓展到6萬平方米。收藏品從藝術品、珠寶到限量版汽車、名酒、雪茄等。
新加坡自由港兼?zhèn)涓鞣N條件和安全設施,一天24小時一周7天開放。提供高級別安全和保密展廳外,同時也是免稅區(qū)。貨物運送到新加坡自由港可以不入境而無限期停留,這里不征收任何關稅,也不收任何增值稅,也無序填寫庫存清單。存在自由港的貨物質地、價值、所有者、封存的所有交易信息全部保密。
新加坡自由港是亞洲第一個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專營藝術品、古董和收藏品業(yè)務的自由港。因為提供保密儲存服務,對高凈值人士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客戶可以隨時參觀藝術品儲藏設施而無需簽約保證。自由港設施的使用者只需注明所藏貨品的大致屬性(比如,“一幅畫”)而不需要對貨品性質、價值和所有人具體信息進行嚴格的申報和注冊。
隱身于全球各地藝術品自由港背后的運營者,正是“歐亞集團”。歐亞集團旗下運營中的有日內瓦、新加坡和盧森堡三處自由港。另外2015年3月在上海宣告成立的西海岸自由港,也是其自由港全球服務體系的重要一環(huán)。巴黎、迪拜也名列歐亞集團全球服務網絡中。
國內“保稅”的概念被不斷做大
擁有大量藏品的中國藏家曾經苦于沒有適合的庫房,如今也有了更多的選擇。近年來,中國也開始探索以瑞士自由港為模本建立藝術品自由港和保稅區(qū)。目前比較有影響力的分別是北京歌華天竺保稅區(qū)、上海外高橋藝術品保稅區(qū)、徐匯濱江藝術品保稅區(qū)等。
目前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旁,已建成有一個面積達8.3萬平方米的文化自由港。2012年3月,在北京順義天竺成立“文化保稅區(qū)”。對藝術品進出口實行減稅、免稅、保稅等政策。
在北京文化保稅區(qū)內,藝術品進出口可省去大量運營成本。可以在區(qū)內開展藝術品復制、國際畫廊、海外藝術品保稅拍賣、國際藝術品博覽會等業(yè)務。因為藝術品進保稅區(qū)不收稅,在藝術形態(tài)方面的審查會變得自由,文化企業(yè)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運營成本。
例如,一件2億的藝術品拿到北京來拍賣,進入北京,進關要先交數額較大的保證金等費用,此外進出關的手續(xù)非常復雜。而在“文化保稅區(qū)”內,可免除這些費用,同時文化企業(yè)及其產品能在保稅區(qū)內享受免進出口許可證的待遇,省掉一部分報關環(huán)節(jié)。
對于中國藏家而言,能夠將海外購買的藝術品帶回國內,存儲在文化自由港里,而不是償付了大量的進口稅之外將其懸掛在自家或者展示于私人博物館中。北京自由港開啟,使中國藏家將遣返海外購買的藝術品,并在政府作出決策之前,以免稅的形式持有它們。
2015年3月,上海西岸自由港也宣告成立,這是國內首個納入自由港全球服務體系的藝術品保稅綜合服務平臺。上海西岸藝術品自由港的設立,為境內外藝術品機構提供便利,降低成本,讓更多的展會和交易能夠在上海達成,而上海有望成為世界藝術品交易中心之一。
作為自由港的初級階段,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均建有藝術品保稅倉庫,天津、西安、南京、寧波等地也在進行藝術品保稅倉儲的相關嘗試?!氨6悺钡母拍畋徊粩嘧龃蟆?015年2月,一批從法國進口的古董藝術品被運抵天津東疆保稅港區(qū),在保稅狀態(tài)下,這批藝術品離開東疆開始多地展銷,其中6件商品被確認購買后,再返回保稅港區(qū)辦理留購和清關手續(xù)。這種“藝術品保稅”離區(qū)展銷的模式在國內尚屬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