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最好的,可事實并非如此。一個善于發(fā)現(xiàn)自身缺點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做事!
【個案一】
熬夜不能改變結(jié)果
1888年12月,參加過南北戰(zhàn)爭的本杰明·哈里森,被提名為美國第23屆總統(tǒng)候選人。選票爭奪的最后一站是印第安納州,如果勝出他將當上美國總統(tǒng)。然而,該州的選票要在晚上10點多才能揭曉,就在哈里森的競選團隊都焦急地等待結(jié)果時,哈里森卻躲進房間。睡覺前,他還拔掉了房間的電話線,并在房門上掛起了“請勿打擾”的提示牌。
當晚,印第安納州的選票公布出來,哈里森贏得了勝利,朋友給他打電話,卻始終沒人接聽。第二天,朋友問:“你能睡得著嗎?”“當然能?!薄翱蛇@樣一來,你就無法及時參加獲勝的慶?;顒恿?,失去一次重要的宣傳機會?!薄坝惺裁春脩c祝和宣傳的呢?如果當選的話,我知道前面的路會很艱難。無論怎么說,早早地休息好,保持旺盛的精力都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解讀】
1.放平自己的心態(tài)。心態(tài)決定一切。積極的心理暗示,有助于事業(yè)的成功,而消極的情緒會阻礙前進的步伐。有時候,我們不要為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處心積慮,想的越多煩惱就越多。還是做好眼前的事吧,這比什么都重要的。
2.不做無謂的選擇?!俺墒略谔欤\事在人”,很多事都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所以,與其做無謂的掙扎,不如好好地睡上一覺。睡覺不是逃避,而是養(yǎng)精蓄銳,為了更好地打拼。
3.做最真實的自我。人在世上,不僅要活給別人,更要活給自己。無論是否當選,哈里森都明確自己的責任與方向。只有做一個真實的自我,才能更好地迎接整個世界。
【個案二】
大師的敗筆
喬治·勃拉克是法國的著名畫家。一位朋友來他的畫室參觀,勃拉克指著一幅畫說:“這幅畫我畫了一個多月,可有一處小失誤,想扔了又舍不得?!迸笥颜f:“這處敗筆來得恰到好處,我愿意用我最好的畫跟你交換。”勃拉克一驚,說:“我怎么能用這樣的畫跟你換呢?”“你換個角度欣賞,那‘敗筆就是錦上添花!我要將它掛在畫室,讓學生和收藏家們學習鑒賞?!焙髞恚丝吹侥欠嫻粧煸陲@眼的地方。一天,一位收藏家對勃拉克說:“我真后悔高價收藏了你那么多畫。本想賺一筆,現(xiàn)在倒虧了不少?!薄半y道沒人要我的畫了?”勃拉克問?!澳阍伊俗约旱呐谱友?!你把一幅有瑕疵的畫掛在別人的畫室,那人到處說:‘這就是勃拉克大師的畫?!辈嗽诋嬜魃显愿^,與其說是被人算計,不如說是他太輕信和在乎別人的評價,而降低了標準和要求。
【解讀】
1.別太在意別人的評價。人生在世,哪能十全十美?失敗就像鏡子上的污點,時常干擾心境,更何況是流言蜚語呢?一個人,若太在乎別人的評價,往往會迷失自我,找不到路的方向。勃拉克就是因為輕信了別人的評價,才降低了畫作的標準與要求,從而栽了跟頭。
2.堅持自我很重要。生活中,我們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當外因與內(nèi)因發(fā)生沖突時,內(nèi)因?qū)⑵饹Q定性的作用。一個人不能自私,但必須堅持自我,做事果斷有立場,這是非常重要的。面對朋友的“指點”, 勃拉克若能堅持自己的觀點,也不會給人以可乘之機。
3.大師也有敗筆。世上沒有常勝將軍,大師也有失誤的時候。與其糾結(jié)在作品的瑕疵上,還不如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失誤再所難免,而學會避免也很重要。一次教訓,也許會終生受益!
【個案三】
學生“炒了”愛因斯坦
26歲的愛因斯坦發(fā)表了幾篇有影響力的論文,被譽為“物理天才”。不少高校請他去任教。最終,愛因斯坦決定去瑞士的伯爾尼大學講授物理理論。伯爾尼大學有個規(guī)定,如果一門課的聽課學生少于5人,就會被取消。開始時,學生們紛紛來選聽,可沒多久發(fā)現(xiàn)聽不懂那些高深的理論。過了一段時間,只剩下了三個人,學校下達了取消課程的警告。兩個朋友一聽說,上課來充當學生。那三個學生過幾天也不來了,愛因斯坦又接到了學校警告。朋友奉勸說:“你名聲這么大,課被取消了多沒面子,不如我們再找?guī)讉€人來捧場?”愛因斯坦苦笑著說:“請來的‘學生可以欺騙學校,卻無法欺騙自己?!?/p>
愛因斯坦向?qū)W校匯報了真實情況,課很快被取消了。一年后,他來到另一所大學講授物理理論,但課堂上始終擠滿了學生。他感嘆道:“高深的理論和晦澀的語言,并不能顯示水平的高低,只有講出學生聽得懂的理論,才是真正的天才?!?/p>
【解讀】
1.敢于接受不好的現(xiàn)實。愛因斯坦雖然被譽為“物理天才”,可在伯爾尼大學并不受歡迎,前來上課的學生越來越少,甚至到了“有朋友來充數(shù)”的地步。對于他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打擊。面對不幸,他坦然地接受現(xiàn)實,并真實地向校方匯報情況。其實,被炒魷魚也不是一件壞事,它至少讓愛因斯坦明白了如何去教學生。
2.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好的也一定是最適合的。愛因斯坦雖然博學,但在課堂上講一些高深的理論,讓學生們難以接受,以致于上課的人越來越少;相反,“只有講出學生聽得懂的理論,才是真正的天才”。
3.大師也有不光彩的一面。愛因斯坦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科學家,他在物理學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他也有不光彩的時候,甚至被炒了魷魚。其實,被人否定也并非壞事,它至少暴露了你的缺點,以便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