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文靜
【摘要】 目的 分析拉米夫定聯(lián)合激素治療乙肝相關性膜性腎病的療效。方法 70例乙肝相關性膜性腎病患者, 根據(jù)治療時所采用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30例)和研究組(40例)。對照組行拉米夫定治療,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激素治療, 比較兩組生活指標及臨床療效。結果 研究組24 h尿蛋白、血白蛋白等生化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且研究組總有效率(97.50%)顯著高于對照組(56.67%),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拉米夫定聯(lián)合激素治療乙肝相關性膜性腎病的療效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拉米夫定;激素;乙肝相關性膜性腎病;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2.090
乙肝病毒感染者或乙肝病毒攜帶者均為引發(fā)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炎的因素之一, 且此類疾病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常易并發(fā)膜性腎病[1]。鑒于目前臨床治療上多用拉米夫定聯(lián)合激素治療乙肝相關性膜性腎病, 為了明確其療效, 本研究將對其使用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70例乙肝相關性膜性腎病患者臨床資料, 根據(jù)治療時所采用方案分為對照組(30例)和研究組(40例)。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12∶18, 年齡21~60歲, 平均年齡(34.26±8.42)歲, 病程1~4年, 平均病程(2.31±0.61)年;研究組患者男女比例22∶18, 年齡22~63歲, 平均年齡(35.27±9.02)歲, 病程1.0~4.5年, 平均病程(2.35±0.7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行拉米夫定治療:口服拉米夫定[葛蘭素史克制藥(蘇州)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30581, 0.1 g]
0.1 g/d, 1次/d;并于飯前服用雙嘧達莫(亞寶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4020968, 25 mg)25~50 mg/次, 3次/d;研究組在此基礎上行激素治療:于治療7 d后, 加之使用醋酸潑尼松[阿特維斯(佛山)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44021207, 5 mg/片]1~2片/次, 2~12片/d, 8周后根據(jù)病情適當予以減量;兩組均以12個月為1個療程。
1. 3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斷標準 觀察記錄兩組生化指標:24 h內(nèi)尿蛋白、血白蛋白、谷丙轉氨酶。臨床療效[2], 顯效:臨床癥狀消失, 血清白蛋白≥35 g/L, 肝功能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緩解, 血清白蛋白≥30 g/L;無效:臨床癥狀及肝功能無變化或惡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生化指標對比 研究組24 h尿蛋白、血白蛋白、谷丙轉氨酶分別為(1.23±1.21)g/d、(40.77±4.32)g/L、(22.10± 10.01)U/L, 均優(yōu)于對照組的(1.91±1.23)g/d、(34.01±4.12)g/L、(25.46± 13.25)U/L,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研究組患者中顯效65.00%(26/40)、有效32.50%(13/40)、無效2.50%(1/40);對照組患者中顯效33.33%(10/30)、有效23.33%(7/30)、無效43.33%(13/30)。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7.50%(39/40),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6.67%(17/3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乙型肝炎病毒抗原體常沉積于腎小球內(nèi)部, 可能導致免疫性損傷, 嚴重者可能引發(fā)腎臟細胞的直接性感染, 從而并發(fā)相關性膜性腎病, 不利于患者康復。為探討拉米夫定聯(lián)合激素治療乙肝相關性膜性腎病的療效, 本研究針對本院收治70例乙肝相關性膜性腎病患者資料予以分析。
本研究通過分析兩組生化指標, 結果顯示:研究組24 h尿蛋白、血白蛋白等生化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表明拉米夫定聯(lián)合激素治療乙肝相關性膜性腎病利于改善患者生化指標。可能因為拉米夫定為新型乙型肝炎病毒DNA類聚合酶性胞嘧啶核苷類藥物, 其能有效通過酸化機體內(nèi)細胞磷, 促使其相互競爭, 進而達到與脫氧胞嘧啶核苷酸有效結合的目的;且其對乙型肝炎病毒DNA起抑制作用, 避免病毒DNA的再次逆錄或復制, 為一種有效控制炎癥的藥物, 并加之與激素化藥物的使用, 增加輔助作用, 從而促使生化指標優(yōu)化[3]。
此外, 通過對比兩組臨床療效, 結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97.50%)顯著高于對照組(56.67%)(P<0.05), 表明拉米夫定聯(lián)合激素治療乙肝相關性膜性腎病的療效顯著。可能與拉米夫定聯(lián)合激素的治療方法有關, 研究組所使用的醋酸潑尼松為應用型膽固醇類激素, 其能有效緩解蛋白尿癥狀等臨床癥狀, 并降低腎病惡化的速度[4]。同時, 此類藥物其作用機制在于轉變免疫型復合物, 使其不再滯留于腎小球中, 加速基底膜的形成;且相關研究表明類固醇型激素能對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模性疾病起消炎作用, 并加之與拉米夫定的聯(lián)合使用, 可達到協(xié)作目的, 有效延緩腎病的發(fā)展, 提高臨床療效[5]。關于拉米夫定聯(lián)合激素治療乙肝相關性膜性腎病的不良反應情況, 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 拉米夫定聯(lián)合激素治療乙肝相關性膜性腎病的療效顯著, 且對改善生化指標具積極作用,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席宏松.激素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乙肝相關性腎炎臨床療效觀察. 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 2013, 32(15):45-46.
[2] 孫國東.甲潑尼龍和拉米夫定聯(lián)合中藥治療慢性乙肝合并腎損傷的療效.中國醫(yī)刊, 2013, 48(6):44-46.
[3] 湯劍平, 沈雪梅, 萬燕, 等.拉米夫定聯(lián)合黃芪治療乙肝相關性腎炎療效觀察.河北醫(yī)藥, 2012, 34(10):1485-1486.
[4] 張燕, 張繼強, 常保超, 等.拉米夫定在來氟米特聯(lián)合甲潑尼龍治療乙肝相關性腎炎患者中的療效及安全性.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4, 30(17):2822-2825.
[5] 覃源, 李康慧, 冷斌, 等.拉米夫定聯(lián)合激素治療乙肝相關性膜性腎病的臨床觀察.陜西醫(yī)學雜志, 2015, 44(6):754-755.
[收稿日期:2015-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