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少俠
【摘要】 目的 探討宮頸癌合并腎積水的診治方法。方法 18例宮頸癌合并腎積水患者均行廣泛全子宮加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結果 172例宮頸癌患者, 出現(xiàn)腎積水18例, 發(fā)生率10.5%。結論 宮頸癌術后導致腎積水且發(fā)病隱匿, 應密切觀察有無輸尿管梗阻、腎孟積水的情況, 定期做尿常規(guī)檢查及B型超聲波檢查對腎孟有無擴張、積水進行動態(tài)觀察, 以便及早發(fā)現(xiàn)腎積水, 及時行膀胱鏡檢查及輸尿管插管, 防止進一步發(fā)展導致腎積液、腎功能的喪失。
【關鍵詞】 宮頸癌;腎積水;診治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3.062
在發(fā)展中國家, 宮頸癌是婦科常見惡性腫瘤, 占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第一位。目前宮頸癌的治療方案是以手術治療為主, 需行廣泛全子宮加盆腔淋巴結切除術, 而該手術最易損傷輸尿管, 導致腎積水。同時患者輔助放療和化療的綜合治療, 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但患者常因術后放化療而引起腎積水而影響患者的預期壽命、生活質量及進一步的治療。因此, 本研究重在討論如何診治宮頸癌術后導致的腎積水。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2006年8月~2012年5月本院經(jīng)手術病理證實的宮頸癌患者172例, 年齡37~65歲, 平均年齡46歲, 均已行宮頸癌根治術, 且均于術后得到病理證實。出現(xiàn)腎積水18例初診時發(fā)現(xiàn)6例, 術后發(fā)現(xiàn)5例, 放療后發(fā)現(xiàn)7例。
1. 2 診斷方法 患者均行彩超、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術(MRU)檢查明確腎積水;2例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的升高, 1例達尿毒癥水平。
1. 3 治療方法 18例患者中9例未處理, 6例診斷明確后首選膀胱鏡下輸尿管內“雙J”管置入術治療, 成功留置3~4個月, 并定期換管。1例行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術, 1例血液透析, 1例行“雙J管置入術”失敗后拒絕行“造瘺術”。
2 結果
2. 1 發(fā)生率 172例宮頸癌患者, 出現(xiàn)腎積水18例, 發(fā)生率10.5%。
2. 2 發(fā)生原因 18例患者中有6例因腫瘤巨大壓迫輸尿管而導致腎積水;5例因術中對輸尿管造成損傷, 術后瘢痕增生壓迫輸尿管;7例因放療后輸尿管周圍結締組織增生、纖維化而導致輸尿管梗阻, 造成腎積水。
3 討論
宮頸癌占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第一位, 因解剖學上與輸尿管的毗鄰關系, 宮頸癌患者中出現(xiàn)輸尿管梗阻、腎積水的發(fā)生率為14.11%~34.15%[1]。因手術副損傷致輸尿管損傷的發(fā)生率為0.05%~7.40%[2]。根治性子宮切除術中誤傷輸尿管的幾率可達13.4%[3]。腫瘤本身或腫大的淋巴結壓迫輸尿管可造成輸尿管梗阻, 導致腎積水。除此之外, 放、化療的治療手段也可造成輸尿管狹窄、腎積水。近幾年由于化療藥物的不斷進展, 聯(lián)合應用以順鉑為基礎的化療與放療, 對于晚期宮頸癌患者療效較好。因部分化療藥物對腎功能的損害, 而限制了放化療的應用;此外由于輸尿管梗阻、腎積水的病情發(fā)展緩慢, 臨床癥狀常不典型。尤其是早期宮頸癌患者常無明顯癥狀, 大多易被原發(fā)病所掩蓋, 而極易造成誤診、漏診。本組18例患者中7例放療后出現(xiàn)腎積水, 于彩超檢查時才發(fā)現(xiàn), 說明本病具有一定的隱蔽性, 更能說明宮頸癌術后放化療患者定期行泌尿系彩超檢查的必要性。本組有6例于初診時發(fā)現(xiàn)腎積水, 考慮因腫瘤巨大壓迫輸尿管或者因組織粘連所致。本組有5例于術后出現(xiàn), 考慮其原因:①輸尿管與術區(qū)組織粘連, 管壁僵硬, 蠕動差;②盆腔切除淋巴結后破壞了下段輸尿管的血運, 造成管壁血運不足, 輸尿管蠕動功能差;③手術后創(chuàng)面瘢痕增生造成壓迫。本組有7例放療后發(fā)現(xiàn), 放療后一旦出現(xiàn)輸尿管梗阻則預后不良且手術治療較困難[4, 5], 考慮原因為:①放射后輸尿管周圍結締組織增生反應, 造成輸尿管及周圍組織水腫及纖維化;②放療后侵犯輸尿管壁的腫瘤出現(xiàn)壞死引起纖維化和瘢痕;③放療對輸尿管的直接損傷。④惡性腫瘤局部復發(fā)、轉移及侵犯。
宮頸癌合并腎積水患者全身情況惡化迅速, 應盡可能“三早”: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查找原因解除腎積水, 積極保護腎功能, 對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和延長患者生命有重要意義。
宮頸癌術后合并腎積水, 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命有重要影響, 甚至導致腎功能衰竭、死亡。又同時早期可無明顯的癥狀和體征, 臨床上常易誤診、漏診。所以術前應盡量做到:術前手術分期準確, 依據(jù)期別選擇適當?shù)氖中g方式, 減少輸尿管的副損傷。手術過程中應做到:盡量避免損傷輸尿管, 分離2~3 cm即可, 不易過長, 且應盡量保護輸尿管的鞘膜防止輸尿管的游離過多及裸露。術后應做到:對有輸尿管損傷者或可疑者, 應適當延長留置尿管的時間至10~12 d, 使輸尿管的損傷得到恢復。提倡在拔除尿管后2~3 d做第1次彩超, 了解膀胱殘余尿及雙腎積液情況, 為以后復查提供對比。術后拔除導尿管后, 應密切觀察排尿情況, 對殘余尿量>300 ml的應及時重新留置尿管, 降低膀胱內壓, 可減輕尿液向輸尿管口的逆流及減輕輸尿管下段的水腫及充血。所以術前手術分期及術后觀察病情變化同等重要。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很重要, 如有無腰背痛、腹痛、腹脹以及關注尿量尿色等。同時提倡術后定期復查尿常規(guī)、泌尿系彩超, 了解雙側輸尿管是否梗阻或腎積水, 有異常應及時行膀胱鏡檢查, 以便早期發(fā)現(xiàn)輸尿管梗阻, 及時查找原因及時處理, 防止腎功能喪失的發(fā)生[6, 7]。
綜上所述, 宮頸癌合并腎積水, 其發(fā)病具有隱蔽性, 應定期復查泌尿系B超, 做到早診斷、早治療。首選方法為輸尿管內“雙J管置入術, 若失敗, 患者情況危重時可先行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術。正確及時地處理宮頸癌術后合并腎積水, 可以改善和延長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存時間, 對于患者日后的進一步放化療治療有著積極的意義。目前有效的治療方法有輸尿管內置入雙J管術及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術, 其損傷小、操作較容易, 臨床應用簡便, 患者痛苦小。
參考文獻
[1] 王素梅, 張立華.晚期宮頸癌伴上尿路梗阻19例分析.中國婦幼保健, 2006, 21(6):743-744.
[2] 高陽, 曹長軍, 胡爾西旦.宮頸癌合并梗阻性腎積水的臨床分析.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0, 13(35):3990-3991.
[3] 李哲.手術損傷輸尿管9例臨床分析.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1992(3):141-142.
[4] 李寧, 孫寧, 黃澄如, 等.兒童馬蹄腎合并腎積水的診治分析. 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0, 31(2):210-212.
[5] 林仲秋, 蘇琛輝. 宮頸癌術后輔助放療.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 2006, 22(8):568-569.
[6] 曾國華, 李遜, 吳開俊, 等.放療后雙側輸尿管梗阻的腔內泌尿外科處理.癌癥(英文版), 2004, 23(11):108-109.
[7] 徐建平, 程明忠, 姜在興.雙J管在宮頸癌輸尿管梗阻中的應用.臨沂醫(yī)學??茖W校學報, 2005, 27(6):409-410.
[收稿日期:201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