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國土面積廣闊,公路運輸在國民經濟建設發(fā)展、民生保障、國防安全等方面發(fā)揮著無法估量的基礎保障作用。作為公路交通運輸的基礎設施,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至關重要。公路路基路面是公路結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抓好公路工程施工質量,首先要抓好路基路面施工質量。文章圍繞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管理有關問題進行探討,系統(tǒng)介紹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技術要點。
關鍵詞: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引言
公路交通是人員、物資流動運輸的重要渠道,對于國家經濟發(fā)展和人們生活保障具有極為重要的基礎保障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水平的提高和社會活動的頻繁,公路運輸負荷不斷加大,道路運營服務質量和交通安全問題日益突顯,從而給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基和路面是公路工程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承擔公路運輸職能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路基、路面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公路工程整體運營質量和服務水平,對于公路工程使用壽命和經濟效益有著間接的重要影響。因此,必須切實抓好路基、路面施工質量,不斷改進施工技術,針對路基、路面常見質量病害,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加以整治、維護,全方面地提高公路工程服務性能,延長使用年限,充分發(fā)揮其在社會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1 做好路基路面施工前期準備工作
公路工程施工發(fā)展到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套系統(tǒng)化、科學化的技術措施。為保障各項工作順利進行,在工程施工開始前必須進行必要且充分的準備。準備工作做得好,工程正常施工才有保障,施工質量才可能得到控制。反之,前期準備做不好,各項工序進展混亂,公路工程施工質量也就無從談起。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前期準備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要準備好適合施工需求、符合施工標準的建筑施工材料,比如粘性土、砂性土等。二是要做好相關技術準備,對于各類施工材料、重要施工環(huán)節(jié)按照技術規(guī)范進行檢測、檢驗,收集必要的數據信息,檢測材料是否滿足施工要求等。三是準備好施工設備。公路路面、路基工程工程量大,需要大量工程設備才能正常進行。目前公路工程常用的施工設備包括推土機、平地機、裝載機、靜作用光輪壓路機和振動壓路機等。另外,施工場地清理工作也很重要。在開工前要將施工區(qū)域內的植被、石塊等雜物清理干凈。
2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概述
2.1 路基路面填壓技術
2.1.1 路基填料
指導我國公路施工的《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文件對路基施工中所使用的各類填料,其粒徑的最大值和強度的最小值都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路基強度必須按照規(guī)范程序進行承載比實驗檢測,以確定其強度是否合格。同時對上路床填料的施工進行了細化的規(guī)定,對于等級較高的公路,在進行路面下方的填筑施工時,30厘米之內的CBR值要控制在8以上。
2.1.2 路基壓實
路基壓實作業(yè)是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重點環(huán)節(jié)。路基作為承擔公路上方載荷的基礎部分,其壓實程度和公路質量及通行安全密切相關。對于路基土層松軟,含水量較大的情況,路基施工一般采用鋪設土工格柵和砂礫墊層的方式對路基進行強化處理,提高路基強度。該方法的優(yōu)點是工藝簡單、方便快捷、效果顯著。其缺點是給路基路面壓實作業(yè)帶來一定困難。所以在進行公路工程建設施工時,要從工程整體出發(fā)進行協調,合理選擇技術參數,既要保證工程質量,又要把施工難度控制在允許范圍之內。一般要求粘質土的天然稠度低于1.1,液限高于4,塑性指數大于180。對于施工區(qū)域存在大量黃土層的情況,由于黃土具有很高的吸水性,進行黃土層路基施工,首要要考慮的是黃土路基吸水后的影響。根據吸水后的表現不同,黃土路基可以分為濕陷性黃土和濕陷性黃土兩種。其中,濕陷性黃土主要存在于我國中部和西部地區(qū)。濕陷性黃土吸水后,路基強度迅速下降,局部地區(qū)甚至會發(fā)生破損現象。對于濕陷性黃土路基來說,如果施工時沒有采取規(guī)定技術措施,后期極有可能引發(fā)路基路面失穩(wěn)現象,給公路造成嚴重的質量病害。
2.2 路基路面排水技術
(1)公路長期暴漏在露天環(huán)境下,受到降水和地下水道浸潤。如果不能及時將多余的水分排出,就會導致公路設施強度下降,病害叢生。為此,在進行公路施工時必須針對排水問題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常用的排水設施包括邊溝、截水溝、跌水、急流槽等。而對于等級比較高的公路,其排水溝渠必須進行相應的防護處理。常見的公路排水設施防護方式有漿砌片石加固及水泥混凝土預制板塊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水洗豐沛的地區(qū)進行高等級公路建設,其排水施工不能使用傳統(tǒng)的逢溝設涵施工方式,而是要重新進行科學設計,合理規(guī)劃公路兩側的灌溉溝渠。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施工難度,確保公路工程的質量。
(2)路面作為公路設施結構中與通行車輛直接接觸并完全暴露與自然條件下的部分,對于排水系統(tǒng)的設置有著特殊的要求。為了將路面上的降水及時排出,避免降水長期積存在路面深入路面內部給公路結構造成侵蝕、損害,在公路設計階段就要采取相應措施,首先是將路面設置出2%以上的拱橫坡,降水落在路面上后受重力影響向外流動,經由設置在路肩、路堤上的排水通道導出,最大限度避免了降水對公路的影響。
2.3 路基防護技術
2.3.1 坡面防護
坡面防護是公路,特別是高等級大型公路常見的防護措施。其根本意義在于避免公路兩側地表水流對路堤坡面的沖刷和路堤坡面巖土長期直接暴露于空氣中的風化損害,延長公路使用壽命,降低項目建設、運維總成本。由于環(huán)境保護理念的興起,公路坡面防護中普遍使用在坡面上種植草皮的方法,如果邊坡較高,還需要在坡面上加砌石框格,以提高坡面的穩(wěn)定性。我國西部地區(qū)水資源緊缺,在進行公路坡面防護時采用草坪值生帶的方法,將攪拌均勻的草籽和肥料還有土壤一起倒進土工物內,等到草籽在一段時間之后成為草后,就可以起到防風固土的作用了。除此之外,石砌圬工防護也是我們公路坡面防護的一個重要方法,該方法通過在坡面上進行混凝土施工,制作出連在一起或具有窗孔的混凝土防護墻來達到對坡面的防護作用的。如果坡面上有存在掉落、破碎隱患的大體積巖石,則需要使用錨桿掛鐵絲網或高強塑料的方法進行針對性防護。
2.3.2 沖刷防護
沖刷防護是針對沿河而建的公路邊坡所做的防護。由于公路與河道相鄰而建,如果不采取有效防護,在水流的長期不斷沖刷下,路基會迅速損毀。以前,公路邊坡沖刷防護是采用鐵絲石籠的防護方法,隨著公路施工技術的提高,高強度土工格柵防護逐漸取代鐵絲石籠防護成為公路防河流沖刷的主要形式。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質量對于公路工程整體建設水平與投入使用后的運營質量乃至交通安全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施工單位必須高度重視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質量,加強工程技術管理與施工質量控制,嚴格遵循技術規(guī)范,落實技術保障措施,科學施工、規(guī)范施工,切實保證工程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懷萍.淺談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術[J].門窗,2014,11: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