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閻肅先生!
閻肅先生,是我的前輩老師,也是我的戰(zhàn)友,我們同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工作,更重要的是,閻肅先生是我的合作者,他寫詞,我作曲,我們合作的歌曲有《故鄉(xiāng)是北京》、《前門情思大碗荼》、《唱臉譜》,等。
知道閻肅的名字,已經(jīng)是很早以前的事了。那時候,我還很小,正在沈陽音樂學院附中上初中。一次,去學校的閱覽室看書,偶然間,翻看《劇本月刊》,里面有一部七場歌劇《江姐》。當時,小說《紅巖》已經(jīng)讀過,里面的人物和情節(jié)已經(jīng)諳熟,歌劇《江姐》是根據(jù)小說改編的,這引起我的注意,便讀了起來。讀到第六場,看到江姐的唱詞:“春蠶到死絲不斷,留贈他人御風寒。蜂兒釀就百花蜜,愿得香甜滿人間……”這是將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春蠶到死絲方盡”,反其意而用之啊!看罷,真令我拍案叫絕!在當時的年代,把它用在革命者江姐的身上,一是需要才華,二是更要有膽量!聽說后來受到毛主席的贊揚,歌劇《江姐》得以流傳于世,此是后話。從此,閻肅的名字也便留在了我的腦海里。
過了許多年,我有幸進入了沈陽軍區(qū)空軍政治部文工團,知道了閻肅就在北京的空軍政治部歌劇團,我們同在一個系統(tǒng),肯定會有見面的機會。果然,到了1978年,我們團排演了歌劇《江姐》,我任該劇的樂隊指揮。那一年,歌劇《江姐》要拍成電影,空政歌劇團閻肅等一行人,到我們單位挑選主要演員,我便見到了他,并且有過簡短的談話。那時,閻肅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很健談,沒有名人“架子”。
過了兩年,到了1980年,我團創(chuàng)作并演出了一部歌劇【野白花】,這是根據(jù)電影劇本“白蓮花”的故事改編,由我擔綱編劇和作曲。閻肅與空軍文化部部長、空政歌劇團團長及作曲家羊鳴等一行人,來我團觀摩并指導。座談會上,閻肅先生手拿劇本發(fā)言:“作者很有才華,還這么年輕!”接著,便高聲朗讀起了劇中的唱詞:“小小白花各在手,花香花色兩相投。欲述衷腸花無口,這花怎知那花愁!……”當時,我受寵若驚,至今記憶猶新!這是我第二次見閻肅,這次見他,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很親切,看來能夠扶植年輕作者。
又過了幾年,沈陽軍區(qū)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宣布解散,我被調到現(xiàn)在的空軍政治部文工團任創(chuàng)作員,那是1985年5月。到北京的第一天,我去閻肅家拜訪了他,記得他當時正在家中吃飯,我一進門,他就向他的老伴李阿姨介紹我說:“他叫姚明,作曲的,還能作詞寫劇本!”這是第三次見到閻肅先生,從此,我們便工作在一起了,到今年,已有三十多個年頭,時光流逝,彈指一揮間!
雖然到了空政文工團,可是,作為一名專業(yè)創(chuàng)作員,我卻一直為沒有寫出像樣的作品而苦惱。轉眼到了八十年代末,我去中國唱片社為其錄制一盤用京劇曲牌創(chuàng)編的器樂曲錄音帶,一位音樂編輯對我說:“看來你很懂戲曲,又是專業(yè)音樂學院作曲畢業(yè)的,你何不用京劇的元素創(chuàng)作一首現(xiàn)代歌曲?。 币痪湓捴更c迷津!
回到團里,我馬上找到閻肅先生,讓他寫一首反映北京的歌詞。他當時提出異議,說:“歌頌北京的歌曲太多,咱們恐怕寫不過人家?!蔽艺f:“咱們只寫北京的人文,我用京劇元素唱北京,起碼這是準確的,又是新鮮的?!遍惷C聽后當即表示同意,欣然命筆。第二天他便拿著寫好的歌詞找到我,閻肅先生有一個特點,很會將他的歌詞作品感染作曲者,所以,他又用他那渾厚的男中音,富有感情地朗誦起來:“走遍了南北西東,也到過許多名城,靜靜地想一想,我還是最愛我的北京!……”我拿來歌詞,很快將曲子寫出來,我給他哼唱,閻肅一拍大腿:“火啦!”我說:“嗨!火啥火呀!還不一定咋樣?!焙髞恚彩情惷C把這首歌曲的小樣,送到了中央電視臺【難忘1988元旦晚會】劇組,立刻受到晚會導演袁德旺的青味,經(jīng)李谷一演唱,流傳至今。
俗話說:有一便有二。我又找到閻肅,說:“能不能再寫一首反映北京的歌詞,我用北京的曲藝說唱元素來寫,以前還沒有這種風格的歌曲。”那時,我們都住在一個院子里,他家房子算大一點,我總上他家喝茶聊天“侃大山”。一次,他端起茶杯,說:“大碗茶呀!前門那里的大碗茶,兩分錢一碗,平民的飲料,就寫它!”很快,他又拿著歌詞找到我念起來:“我爺爺小的時候常在這里玩耍,高高的前門仿佛挨著我的家……”我們又一次合作,歌曲《前門情思大碗荼》就是這樣誕生的。后來,又創(chuàng)作了《唱臉譜》。當然,還合作過不少其它的作品,但是都沒“火”。原因:“天也、時也、運也!”
我跟閻肅合作時,對于他的歌詞,我是很挑剔的。尤其是寫這種所謂的“戲歌”,由于曲調旋律的需要,我對歌詞中的“平仄”常提出苛刻的要求,他都一一接受,并且做的非常好!可見,他的古典詩詞底蘊之深厚!通過跟閻肅先生長期合作與接觸,我感覺到,他是個博學強記,十分睿智的老頭。他總說自己是個“雜家”。確實。他讀過很多很多的書,尤其是傳統(tǒng)古典文學,并且知道很多很多的事,這是他的“博學”;有些古典詩詞和一些文學作品,他都能倒背如流,這是他的“強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他的追求。而且,他對好多事情都感興趣,上面所說的這一切,正是他能有今天成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我真的能有幸與他合作,在他身上,我學到了不少的東西。正如古人云:“與圣人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當然,閻肅老先生還算不得圣人,但對我來講,他起碼是一位值得我學習的老一輩藝術家!
“閻肅不嚴肅”——這是他的同輩人對他的調侃。閻老先生性格幽默,這一點我與他很相似,我倆常在一起互相逗笑取樂,真的是“沒大沒小”,旱有忘年之感。前些年,我的專輯【姚明歌曲作品集】準備出版,我請閻肅老先生在專輯上面題字。人們都知道,有一位籃球“巨星”名字叫姚明,他與我同名同姓。因而,我曾鬧出過不少因為名字的笑話,閻肅深知此事,所以給我的題字是:“雖然不會打籃球,作曲卻是第一流”。專輯出版以后,人們看到這個題字,皆忍俊不禁。我也曾開玩笑給他編過順口溜:“閻老肅,歲數(shù)大,什么都有全不怕。文工團里當元老,央視晚會常撰稿?!崩舷壬⒖獭胺创较嘧I”……當年,我在團里有個綽號,叫“姚大俠”,閻肅便給我編了個順口溜——“四大餿”,作為善意的調侃:“壞豆汁兒,隔夜茶,長毛的饅頭——姚大俠!”這個順口溜,在全團流傳,人們每每談及此事,大家總是哈哈大笑。由此,閻肅的風趣,可見一斑。我與閻老先生還有許多趣事,他兒子閻宇在一篇“我的老爸閻肅”里已有描述。我就不贅言了。
閻肅老先生身體一直很好,我們同在一個飯?zhí)糜貌?,他吃的比我還多,這點令我自愧不如。未成想,老先生突然住院,我去看望過他,當時還挺好,還不時地跟我開玩笑,可是沒幾天便昏迷不醒!真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保∪缃?,驚聞閻老先生突然離世,真是我的一樁痛事,也是我的一樁憾事!可以說是感慨萬端、五味雜陳。
今天寄出此文,也是我對他沉痛的悼念及深切的懷念。文中所講的一切,都是我永遠抹不去的記憶!閻肅老先生的一生,可謂精彩的一生!我相信,在人類世界的另一端——天堂里,閻老先生也會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