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世界大學城空間給教育信息化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方向,為高校教務管理工作帶來新的機遇。世界大學城空間為教務管理提供了一個高效、新穎、便捷的平臺。如何在管理中有效地利用好空間,是當前我們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大學城空間;教務管理;互聯(lián)網
0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普及,互聯(lián)網已經成為高校學生獲取學習知識和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工具。在信息化時代下如何提高學習管理工作的實效性,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成為高校管理者面臨的問題。而世界大學城空間為此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服務平臺。
大學城空間是一座網絡虛擬城市。它是以Web2.0、Sns、Blog、Tag、Rss、Wiki等為核心,依據(jù)六度分隔理論、XML、Ajax等理論和技術設計并以網絡交互遠程教育為核心、綜合了遠程教學、網絡辦公、及時通訊、商務管理、全民媒體、個性化數(shù)字圖書館等功能的一座既虛擬又真實的大學社區(qū)平臺,是全民終生學習的校園,是你真實人生的動力之源。大學城空間由2011年9月份開始使用,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shù)職教院校都在使用。
教務管理包括的范圍很廣,狹義的理解是圍繞教師和學生的教學管理工作展開,包括學生信息管理、教師信息管理、班級信息管理、課程信息管理、成績信息管理、畢業(yè)設計、頂崗實習等。教務管理同時也需要對各種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把信息準確的反饋給教師和學生,保證教學能夠有序的進行,而這一過程就需要進行大量的溝通。大學城為其提供了一個快速、便捷的溝通平臺。
世界大學城因空間內容豐富、使用便捷而受到各大高校的青睞,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也應該積極地利用這一新興的媒介,自覺主動地探究新的平臺所蘊含的管理功能,對當前教學管理品質有所提升。世界大學城空間平臺拓展了高校學生和教師管理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利用世界大學城空間平臺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便捷的服務平臺,并且將信息集中快捷地反饋給教師和學生。湖南化工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務處管理平臺主要以大學城空間為主,是為教學管理、教學交流、過程監(jiān)控而搭建的網絡信息平臺,以教務處為首、督導室、高教室、五系三部等組成的教學管理監(jiān)控體系,對課程改革、專業(yè)建設等進行多元評價和全面監(jiān)控,促進教學質量、推進教學改革,深化教學研究。下面我將從申報審核通道、各類空間導航、畢業(yè)設計和頂崗實習、交流園地與私信四個特色專欄方面介紹。
1 利用世界大學城空間建立申報審核通道
湖南化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基于世界大學城空間建立了申報審核通道,申報審核通道包括了臨時調課審核、成績勘誤審核、緩考申報審核、重修申報審核。空間臨時調課通道的使用改變了傳統(tǒng)的需要教師自己到辦公室通過紙質稿申請調課,找負責人簽字審核,解決了人不能到學校就不能申請調課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手機、電腦隨時通過空間申請調課,而負責人也可以隨時通過空間審批調課申請,了解調課動態(tài)。教師在需要對所任課程成績進行成績勘誤修正時,可以通過空間申請完成。而學生因生病或家事等重要特殊事項需對本學期某些課程進行緩考申請或者重修申報時,同樣可以通過空間申請完成。通過大學城空間有效的解決了因時間、地點而申請不了的問題。
2 利用世界大學城空間建立空間導航
湖南化工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務管理平臺空間導航包括學院教職工導航、校外企業(yè)專家導航、空間課程資源導航、學院部門導航以及主題特色空間導航等。教師和學生通過導航可以迅速找到自己想要找的空間,跟同學、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而學生通過空間課程資源導航可以迅速找到自己想要學的課程進行學習。世界大學城空間充分的實現(xiàn)了資源的存儲和共享,它為學生提供了資源開放共享的學習環(huán)境。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可以通過空間來獲取各種優(yōu)質教育資源。
3 利用世界大學城空間建立畢業(yè)設計專欄與頂崗實習專欄
基于世界大學城空間建立的畢業(yè)設計專欄包括畢業(yè)設計工作、學生畢業(yè)設計成果以及工作進程。畢業(yè)設計負責人可以實時通過空間掌握學生完成畢業(yè)設計的情況以及教師對學生畢業(yè)設計指導情況。同樣通過空間就可以掌握頂崗實習的情況。這些溝通和交流縮短了時間和空間距離,實現(xiàn)了資源的傳達和共享,建立了一個高校管理工作者所需求的空間。
4 交流園地與私信
湖南化工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務管理平臺的交流園地專欄,為師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溝通渠道。教師和學生有好的建議、意見或者問題都可以在交流園地留言,空間管理者會及時予以解答。隱私的問題可以通過發(fā)送私信的方式溝通,既保護了個人隱私又解決了問題。
5 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信息技術的普及,互聯(lián)網已經成為高校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融入了高校學生的課堂學習和日常生活,以其高科技形式和多樣化傳播方式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情感、認知、心理和行為,也影響著大學城的運行模式、學習生活和價值取向。這一發(fā)展也要求高校的管理工作緊跟時代的步伐,通過互聯(lián)網、信息化來完成,而大學城空間為其提供了一個快速、便捷的服務平臺。高校教務管理工作者受世界大學城空間的影響也是全面而深刻的,其為高校教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想法,對高校教務管理工作者的業(yè)務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規(guī)范。高校教務管理工作者要通過精細設計、總結經驗、總體規(guī)劃建立一個有特色、有吸引力、有影響力的,真正能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便捷服務的平臺。
參考文獻:
[1]周丹.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
2008(06).
[2]葛晨光.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管理工作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05).
[3]黃德群.基于高校網絡教學平臺的混合學習模式應用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