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薇沒想到,一向性格開朗的父親,突然查出輕微的老年癡呆癥。而父親住院后不久,母親每天陪床,也累得頸椎炎發(fā)作。
那段日子,她和徐福平剛好都特別忙。而且因為父母住浦東,自己住徐家匯,天天兩頭跑也不現(xiàn)實,只好請了個護工,再盡可能抽出時間去醫(yī)院。但母親很快就辭退了護工,她的理由是,護工哪有家人照顧得周到?陸薇當然知道這一點,可現(xiàn)在她和徐福平都處于事業(yè)上升期,不敢有丁點懈怠。母親寬慰她說,放心吧,有我呢,你們就安心上班吧。
母親生怕父親吃不好,一日三餐全都是親手熬的營養(yǎng)湯。每天提著保溫盒顛簸在公交車上,正是大夏天,三四十度的高溫,母親不累壞才怪。想到這些,陸薇就內(nèi)疚得不行,同時也有種力不從心的無力感。
其實比起很多人的遠嫁,作為上海本地人的她,只不過是從浦東嫁到了浦西。周末開個車,穿過盧浦大橋,就能回家吃個飯,和父母嘮嘮家常。但隨著父母年紀的增長,身體漸漸就有了各種小毛病。她不在身邊,總歸是不放心的。
陸薇之前有考慮過,將浦東的房子賣了,在自己家旁邊的小區(qū)買套小房。可就在她和父母商量著賣房時,浦東那片區(qū)域傳出要拆遷的消息,賣房的念頭就此遭到擱淺。然后一拖再拖,直到最近父母生病,陸薇深刻認識到,要盡快和徐福平想出解決辦法。
徐福平和她一樣,也是獨生子女。不過好在公婆當年手頭有余款時,在同一小區(qū)另外買了套一室戶。陸薇和徐福平結婚后,原來的兩室一廳重新裝修,給他們做了婚房,二老搬進一居室。這樣各自有獨立空間,又能相互有個照應。
所以眼前最大的問題還在于,自己爸媽年紀大了,身邊沒個人照顧怎么辦?
說起來,父母住的小區(qū)年代有些久遠,老人們想聚在一起下盤棋都沒個固定場所。剛退休那會兒,兩人還到處旅游散散心。上了年紀后,就再也跑不動了,只能天天悶在家里。也難怪父親會出現(xiàn)早期老年癡呆的癥狀。
一想到父親出院后,沒人來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陸薇就有些一籌莫展。
那天,徐福平下班回來,一邊換鞋一邊說:“我有個想法,要不我們送爸媽去養(yǎng)老院?”
這話剛一說出口,陸薇就變了臉:“徐福平,你說的什么話呢?養(yǎng)老院?虧你想得出來?!?/p>
徐福平?jīng)]想到陸薇反應這么大。他盡可能言語溫和地解釋:“我今天去養(yǎng)老院采訪,發(fā)現(xiàn)我們旁邊這家還真不錯?!?/p>
陸薇反問他:“請問你舍得讓你爸媽去住養(yǎng)老院嗎?”還沒等徐福平回答,她進了書房,“砰”的一聲關上了門。
第二天是周末,一大早,陸薇開車回了娘家。徐福平以為她還在生氣,起床給上初中的兒子做好早餐后,也跟了過去。到了才發(fā)現(xiàn),陸薇原來是去中介面試住家保姆。做記者的徐福平看多了住家保姆各種不靠譜的新聞,勸她還是另想辦法。陸薇斜睨了他一眼:“還能想出什么辦法呢?接到我們身邊,就咱那小兩室,現(xiàn)實嗎?你別再跟我提送到養(yǎng)老院就行?!?/p>
但事實證明,徐福平的擔憂是對的。半個月的時間,陸薇換了三個保姆,沒一個貼心的。母親說,有我照顧你爸,沒事的,但陸薇總覺得心里懸了石頭,不安心。
那天上班,辦公室里剛好聊到養(yǎng)老的問題。一聊才知道,大家各有苦衷。唯有同事小梅,看起來一臉輕松。她說:“我公婆住在養(yǎng)老院,我當然不用像你們那么辛苦。不過千萬別以為我是什么惡媳婦啊,當初是公婆自己提出要住養(yǎng)老院,還說這是緊跟時代潮流,不給兒女負擔,重要的是還能老有所樂。你們不知道,他們現(xiàn)在精神可好啦?!?/p>
被小梅這么一說,陸薇想起徐福平提過的建議,難道真的是她的觀念落伍了?和小梅詳細咨詢了養(yǎng)老院的情況后,她決定去養(yǎng)老院看看。
徐福平?jīng)]想到陸薇會改變主意,周末,他們一起去了家旁邊的養(yǎng)老院。這家養(yǎng)老院離他們小區(qū)不到3公里,環(huán)境不錯。室外有健身場所,室內(nèi)各種配套也很齊全。而且根據(jù)老人的個人愛好,不同樓層還設置了攝影、下棋、書畫、影視、健身等各種活動室??吹竭@些,陸薇不由得感嘆:“我爸總是念叨沒人和他切磋棋藝,要是來這里的話,也就不用愁了?!?/p>
徐福平說:“現(xiàn)在的關鍵問題是,不知道爸媽愿不愿意過來。”
陸薇嘆了口氣:“是啊,我有些開不了口,怕他們覺得我不孝?!?/p>
兩人就如何開口,商量了一番。那天,陸薇將父母接到家里。午后,她帶母親去逛街,徐福平在家陪岳父下棋。逛街逛累了,路過養(yǎng)老院時,陸薇特意拉著母親歇歇腳。
從門口遠遠望去,養(yǎng)老院里聊天的聊天,下棋的下棋,不時傳來歡笑聲。母親有些傷感地感嘆道:“我們那要是有個老年活動中心就好了,你爸找人下下棋,也不至于變成現(xiàn)在這樣?!标戅表樦赣H的話,用開玩笑的口氣說:“要不來這里唄,衣食起居都有專人照顧,而且大家住在一起聊聊天,總比呆在家里悶著好?!?/p>
母親有些陌生地看著她:“小薇,原來你帶我來這里,是想將我和你爸送進養(yǎng)老院???”
陸薇有些語無倫次地解釋:“媽,主要你們年紀大了,身邊沒個人,我不放心啊。養(yǎng)老院有專業(yè)的人員照顧,每天可以吃到現(xiàn)成的飯菜,多省心。而且這里還有夫妻房,有不少老夫妻兩人一起住進來……”
母親不再說話,一路保持沉默,連晚飯都不肯吃,直接回了浦東。
陸薇非常沮喪,徐福平安慰她說,別灰心,爸媽的這種反應也正常。別說他們,連你一開始都堅決反對呢。慢慢來,先別急。
沒想到一周后,母親卻主動打電話給她說:“小薇,是這樣的,我和你爸決定去養(yǎng)老院了。這些天,我們問了身邊不少朋友,他們都覺得養(yǎng)老院不錯。你說得對,你爸需要和別人多交流,老呆在家里不是辦法……”
陸薇聽著聽著,差點掉了眼淚:“好,我馬上去辦入住手續(xù)。”
住進去的第一周,陸薇是忐忑的。不過因為離得近,每天下了班,她都和徐福平前去探望一番。去的次數(shù)多了,父親說,你們不用天天來,我們在這挺好的。據(jù)說前兩天,這里的心理醫(yī)生對父親進行了心理輔導,還用了什么“音樂養(yǎng)生法”幫他舒緩情緒?,F(xiàn)在他整個人氣色看起來好了不少,陸薇漸漸也就放下心來。
不過讓他們完全沒料到的是,半年后,公婆也提出住進養(yǎng)老院。原來他們?nèi)ヌ酵戅备改傅倪^程中,覺得里面氛圍不錯。公婆雖然和他們住同一小區(qū),但畢竟不可能24小時陪在身邊,老人身體有個毛病,還是有滯后性。住進養(yǎng)老院,這些問題都能得到妥善解決。
這之后,陸薇和徐福平在工作上都有了很大突破。因為沒了后顧之憂,兩人都可以安心工作。而平時一有時間,他們就帶著兒子去養(yǎng)老院看望四位老人。逢年過節(jié)更是聚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
一年下來,陸薇和徐福平感概良多。都說“雙獨”夫妻養(yǎng)老難,實際上,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如果能轉變觀念,適應新的養(yǎng)老模式,將家庭養(yǎng)老和社會養(yǎng)老相結合,對父母和子女來說,都是一種雙贏。責編/張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