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建筑工程事業(yè)發(fā)展速度的不斷提升,為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施工企業(yè)必須重視梁式轉換層工作,提高其施工技術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工程的整體質量,實現(xiàn)其經(jīng)濟效益。本文主要對建筑工程中梁式轉換層的指標、技術應用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梁式轉換層;施工技術;應用;指標;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事業(yè)在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及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中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空間,并逐漸實現(xiàn)規(guī)范擴大、體型復雜及功能多樣化的發(fā)展目標。隨著建筑工程樓層的不斷增加,作為建筑工程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轉換層應運而生。目前常見的轉換層包括梁式轉換層、析架式、空腹析架式、箱式及板式等。本文主要對梁式轉換層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這種轉換層能對建筑物上下部結構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處理,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提升具有關鍵性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中梁式轉換層的指標分析
1、經(jīng)濟指標
一般情況下轉換層具有較大的厚度,從抗沖切和抗剪安全角度分析,轉換板的厚度應控制在2米到2.8米的范圍內。在高層建筑施工中需使用大量的混凝土,又因轉換層具有較大的重量,對下部垂直構件承載力要求較高,轉換梁截面高度一般為1.6米到4米之間,從經(jīng)濟層面來看,在建筑物具有較小跨度及較少承托層數(shù)時,應將轉換梁截面高度定為0.9米到1.4米之間,當建筑物具有較大跨度及較多承托層數(shù)時,應選用截面高度為1.5米到4米范圍內的轉換梁。
2、抗震指標
轉換梁具有較大的厚度、剛度與較好的質量,因板身受力較大,在沿豎向剛度發(fā)生改變的情況下,相鄰上、下層受到的作用力很大,在地震力作用下,如發(fā)生較為強烈的震感反應,則極易發(fā)生震害。遵循模型振動臺試驗研究,在作用力影響下,厚板上、下相鄰層結構中往往出現(xiàn)剝落混凝土及裂縫問題。在地震力與豎向荷載共同作用下,往往會沖切破壞厚板,并出現(xiàn)剪切破壞等情況,為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應對厚板進行三向配筋作業(yè)。
3、轉換層設計指標
在設計高層建筑轉換層時,從剛度來看,因其下部樓層有大空間的設置要求,其剛度與轉換層上部樓層相比要低很多。為滿足剛度需求及抗風、抗震設計要求,轉換層設計中,必須將轉換層上、下樓層結構抗側剛度進行有效降低,并對其承載力進行降低,這樣才能提高轉換構件的安全性能。
二、梁式轉換層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
1、模板及支架的施工
作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技術,梁式轉換層模板施工技術應用中,應嚴格遵循相關施工規(guī)定及具體施工情況進行施工。在模板工程斜撐作業(yè)中,應進行45度以下斜撐桿的安裝,沿柱面豎向進行1米排距的設置。梁底斜撐桿與梁底模板外鋼楞之間的距離設置為400毫米, 其上端延伸要模板底部,同時扣接梁度模外鋼楞,做好雙扣件抗滑移保險工作。盡可能同時搭設梁底斜撐支架和梁下排架,保證兩者受力的同時性。盡可能做到全部斜撐桿扣接梁下排架的立桿、橫桿,為實現(xiàn)斜撐支架穩(wěn)定性的增強,應和樓層滿堂架連體。
立桿的上端應直接扣接梁底內、外楞,以此達到雙扣件抗滑移保險的作用。掃地桿設置在梁下排架下面,并將兩道大小橫桿設置在中間位置,斜撐設置在橫向位置,雙肢剪刀撐設置在縱向位置,為實現(xiàn)排架空間剛度的有效提升,應對梁下排架和樓層滿堂架進行連體作業(yè)。
2、鋼筋的連接和綁扎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極大的鋼筋用量及較多的型號,梁式轉換層中具有較大的界面,轉換梁上下鋼筋設置較為錯亂,為此,施工單位必須重視鋼筋連接與綁扎作業(yè)。
轉換大梁具有較多含鋼量,其具有較長主筋及密集布置,因此施工單位應對翻樣與下料的準確性進行確定,只有這樣才能為鋼筋工程的正常施工提供便利。充分了解施工設計圖是鋼筋翻樣的基礎前提,在對所有設計文件與相關規(guī)定審核與熟悉的前提下,施工單位應對現(xiàn)行施工規(guī)范進行準確掌握,同時與具體施工情況進行緊密結合。在柱節(jié)點位置通常情況下轉換大梁主筋都要彎起錨固,這樣就加大了鋼筋工程施工的難度。為此,施工單位應通過科學有效的解決方式進行處理,如大梁最頂端面筋下彎錨固到大于底筋的位置,底筋最下端主筋應上彎錨固,其他主筋則不需要進行彎錨作業(yè),在節(jié)點空間加大的同時,并有利于混凝土施工作業(yè)。
根據(jù)施工相關規(guī)定,要求在跨中1/3跨長范圍內進行梁上部主筋接頭的設置,在接近支座1/3跨長的范圍內進行下部主筋接頭的設置。因轉換梁內具有較多的主筋,在進行下料工作時,應對所有鋼筋接頭的位置進行適當?shù)卣{整,進而滿足相關施工規(guī)定,并達到錯開主筋焊接接頭的目的。
在轉換層施工中,正確編號全部轉換梁主筋順序,對鋼筋安裝就位十分有利。當轉換梁箍筋較大時,下料施工中應對焊接頭位置的準確性加以重視,防止在箍筋彎折處存在接頭等現(xiàn)象。建筑工程鋼筋工程梁式轉換層施工中,一般都會選用冷擠壓連接的方式進行鋼筋連接。選用電渣壓力焊的方式進行轉換層柱鋼筋、剪力墻豎向分布筋的連接。選用閃光焊接的方式連接轉換層主梁腰筋、箍筋與梁主筋、板鋼筋。選用綁扎連接的方式進行其他次要受力位置,如梁架力筋與箍筋的連接。
3、混凝土澆筑技術
建筑工程梁式轉換層施工中,需要大量混凝土澆筑作業(yè),在混凝土澆筑施工中應對其溫度應力等因素進行充分考慮,以此確保澆筑速度與時間符合施工要求。在混凝土澆筑施工中,應對以下幾個問題加以重視。
首先,盡可能不要在晚上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在混凝土混合料輸送中應確保其連續(xù)性,同時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的具體情況進行分層澆筑施工,將每層高度在300毫米到500毫米的范圍內進行有效控制,其相鄰兩層之間的時間間隔則控制在1.5小時到2小時之間。
其次,根據(jù)工程施工實際情況進行振搗方式的選擇,一般選用“機械振搗為主、人工扦插為輔”的方式進行混凝土振搗施工。同時選用快插慢拔的方式進行振動器地插入,當產(chǎn)生泛漿情況時,則停止振動作業(yè),同時對插入點距離進行有效控制。當梁柱節(jié)點位置具有大量鋼筋時,無法插入振動時,則選用鋼扦插進行施工,利用橡皮錘在梁柱側模進行敲打作業(yè),并選用人工方式進行輔助施工。
最后,在澆筑樓板混凝土過程中,插入式振動器只用于轉換梁位置,其他位置則使用平板振動器,并順著垂直澆筑方向進行充分振搗施工。在澆筑樓板混凝土時,應將標高位置在柱墻筋外進行明確標識,進而確保樓板混凝土厚度符合施工相關規(guī)定。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建筑主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梁式轉換層必須較高的技術水平,只有這樣確保建筑工程的穩(wěn)定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及各種因素的長期影響,轉換層往往會出現(xiàn)大量問題,進而影響到了建筑物的質量與安全性。基于此,做好梁式轉換層施工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充分了解梁式轉換層各項指標的同時,做好模板、鋼筋及混凝土施工作業(yè),才能促使建筑工程施工的順利開展,才能實現(xiàn)其經(jīng)濟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黃釗;張濤;黃龍;;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設計與施工研究[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2]傅傳國,梁書亭,馬輝;鋼骨混凝土梁式轉換層結構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2000年04期
[3]黃建輝;;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轉換層施工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07年05期
[4]王錦洪;;高層建筑鋼筋混凝土梁式轉換層施工技術研究[J];廣東科技;2010年02期
[5]楊志明;;高層建筑鋼筋混凝土梁式轉換層的施工技術[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0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