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垂拱四年的冬天真是太冷了。下了一夜的大雪,長安的郊外白茫茫一片,少見人煙,只有一隊不到二十人的車隊在北風中緩緩而行。寒風裹起冰冷的雪粒悠悠地鉆進行人的衣領中,徹骨寒意立即襲來。
車隊在長安郊外一座清冷的山寺前停下。她扶著侍女的手穿過重重佛殿來到一間禪房前,侍女想敲門卻被她制止了。
她立在門前許久,鼻間聞到室內(nèi)傳來的淡淡的火燭香氣,心中彌漫著酸脹的感傷。她敲了敲門,屋中傳來一道清冷的聲音,“進來?!毕褡蛞瓜碌难?,冷泠泠的,尾音處卻又帶著三分柔和。
真的是他啊,母后并未騙她!她沒再猶豫,隨即推門而入,一眼就看到那個跪于佛前的男子。
他穿著一身青灰色的僧衣,烏黑的長發(fā)如瀑布般披散在背后,在門前白雪的輝映下顯得光潤亮澤。他瘦了很多,皮膚由于久不見日光而變得蒼白,唇色極淡。此刻的他虔誠地跪在佛前誦經(jīng),手里握著一串菩提子,整個人蒼白清癯,再也不是她印象中那個輕裘寶帶、鮮衣怒馬的世家貴公子了。
“薛紹,我以為你死了……”她撲到他的身上,環(huán)住他,聲音哽咽住,嘴里嘗到淚水苦澀的味道。
“女施主請自重,我已非薛紹,如今法號行難?!彼卣f,輕輕將她的雙手拂開。
她糾纏許久,但他們最終還是不歡而散。她知道他恨母后對薛家的趕盡殺絕,也怨她對薛家的袖手旁觀。他寧可皈依佛門,也不想帶她遠走高飛!
她哀求了他那么久,可是他依然無動于衷,這還是曾經(jīng)那個在她耳邊情話綿綿的愛郎嗎?他的無情令她心寒!
臨走前,她想聽他再叫一次她的名字,畢竟從此一個在繁華塵世,一個在清靜方外,說不得從此再無見期。
他叫她:“太平?!蹦且豢趟闳晦D(zhuǎn)身,淚水失控地簌簌而下。曾經(jīng)兩情繾綣時,他叫她“令月”,唇齒間都含著情意。
那日真的很冷,剛出山寺,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而那個為她攏披風的人再也不會出現(xiàn)了。
那日過后她生了一場大病,纏綿病榻兩年之久。她的母后,那個縱橫朝堂的女子常常不分晝夜地守候在她的榻前,并將她的食封破例增加到一千二百戶。病愈之后,她想起與母后的賭約,她輸了,輸?shù)煤軕K。于是她告訴母后,她答應嫁到武家去,但要嫁的是武攸暨而非武承嗣。
武攸暨是她的表哥,為人謹慎謙恭。第一次見到這位表哥是在春日宴上,那時賀蘭敏之在御花園里對她出言不遜,嘲諷她生得瘦弱卻偏愛富貴雍容的牡丹,正當她窘迫不堪之際,他表哥為她解了圍。所以,他是她唯一有好感的武家人了。她想,若真要嫁去武家便嫁給他吧。
只是這段婚姻到底與前段不同,維持這段姻緣的只有“政治所需”四字。嫁于薛紹時她對他早已心生仰慕,嫁于武攸暨時,她對薛紹依舊情念難斷。就算她對武攸暨略有好感,但他們之間終究沒有愛情。久而久之,當她見到武攸暨和煦的笑容時,她便覺心緒煩悶,胸腔中堵著的怒火蓄勢待發(fā)。
當母后龍袍加身接受滿朝文武朝拜之時,她想,終究是姓武的對不起她,只因要成全一個武氏便將她的一輩子放在火上煎烤。她的人生為何是別人在操控的呢?只因權柄握于他人之手啊!身為武皇之女,可笑的是,她此時才明白權力的重要性!
她對在山寺中苦修的那人依然不能忘懷,她每年去寺中兩次,可是他不再見她,就算她帶著他們的孩子去求他,面對她的仍是緊閉的大門。
多么無情的人啊!她想。
從寺中回來她總要大宴賓客,只要一想到他在山中苦修,而她卻身在繁華,她居然隱隱有了一種快感!她醉了,朦朦朧朧間似乎看到了他。他穿著她印象中的那件紅色錦袍,一頭烏黑青絲披散下來,桃花般的唇邊帶著醉人的笑容……她笑了,薛紹回來了!
從此她的生活中多了各色美男子,英俊的、妖嬈的、陰柔的……應有盡有。她不管外界的議論紛紛,她只是貪戀著這些男子眉目間的那抹熟悉。她的母后臨終前曾說:“太平,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你太癡情了……”
神龍元年,在宰相張柬之的擁護下,她的兄弟顯即位。她因有功,被封為“鎮(zhèn)國太平公主”,她想,天下終究還是他們李家的。
然而好景不長,景龍四年,顯被他的皇后和女兒毒死,朝堂之中又起風云。當她看到韋后對皇權虎視眈眈時,她坐不住了,李唐的江山豈能再落入他人之手!于是她與兄長李旦聯(lián)手,終于誅殺了韋后并清除了韋氏黨羽。
李旦終于在眾人的擁立下坐上了皇位,而她因擁立有功得封萬戶,走上她此生權利的巔峰。她與李旦自幼感情深厚,李旦對她多有愛護,凡是她想要做的事,他沒有不同意的;凡是她舉薦的人,沒有不青云直上、位居要職的。她想,權力原來是這么好的東西,勿怪母后和武氏一族趨之若鶩。
她去見他,他依然閉門不見。
她在他的門外笑了很久,她笑得很大聲,帶著前所未有的張狂與放肆,是啊,如今的她權傾朝野,眾人無不臣服,她還有什么可顧忌呢?二十多年來,他是她的執(zhí)念,從開始的情絲難斷到現(xiàn)在的哀怨人骨,她說:“我的好薛郎,如今我身邊有一男子,神貌皆如你,我甚喜他……”
“女施主,塵世繁雜,當守本心?!焙翢o情緒的聲音從里面?zhèn)鞒?,帶著歲月的滄桑。
二十多年來,她早已習慣在他門前自說自話,卻沒想到此次他竟會開口。她感覺心緒如潮,聲音都帶著喜悅的顫抖,“薛郎,這么多年了,你終于與我說話了。你速速出來,我們好一家團聚?!彼粫r笑,一時哭,竟似瘋癲了。
“你且走吧,你已非令月,我也非薛紹?!?/p>
薛紹當日的回復久久埋于她的心間,像燒紅的焰鐵燙下的印記,只要一想起,她就心緒翻涌,難堪至極。李令月是誰?她是太平!大唐權傾朝野的太平公主!
一場場爾虞我詐的宮廷斗爭讓李旦如驚弓之鳥,在波濤詭譎的朝堂中他只信她——這個僅剩的母同胞的幼妹!他們相互取暖,相互舔舐傷口,惺惺相惜、同病相憐。她代他閱奏章、決國策,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便是太子隆基在她面前也需避讓三分!可是,隆基終究是個不甘屈于人下的人啊!
侄兒隆基看她的神色越發(fā)晦暗不明,她知他所想,只是在心中嗤笑:這黃毛小子羽翼漸豐竟想翻臉不認人了。如此寡義之人,留下來豈非養(yǎng)虎為患?如此想著,她便日夜奔走試圖另立儲君。可是隆基的羽翼已豐,她終究棋差一招。
元和元年八月,她的兄長最終還是讓位于隆基,當日李旦拉著她的手,眼圈微紅,他說:“我實不忍李家骨血相殘,你是長輩,今后你且讓著他些?!钡c隆基早已水火不容,豈能像兄長所說的這般輕拿輕放?
先天二年七月,她去山寺想見他最后一面,她倚在他的門前,道“薛郎,你若再不見我,你我此生怕是再不能相見了。”
他終究還是沒有出來,她想他竟心硬如此,恨她至此,罷了罷了,且如他所愿吧。
她回到府中,喝下那杯毒酒,靜靜等待著死亡,她的一生走馬燈似的在眼前回放,富貴繁華、波濤詭譎,可是她最想要的終究離她越來越遠。
失去意識的那一刻,她似乎看到了那個青灰僧袍的男子,陽光在他身后,他顯得蒼白而透明。他將她抱在懷里,她聽到他說:“有些話,我們到地下再說吧。”她似乎笑了,伸手撫過他滄桑的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