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人吃飯說開去
關注到最近一條有趣的新聞。說是韓國一家餐廳為了“拯救”那些常常一個人在餐廳吃飯的“孤獨人士”,特地把餐廳做了小小的改造,在相對的單人座位上用隔板做間隔,當對桌上的一對陌生異性正默默一個人“埋頭苦吃”的時候,隔板被打開,一對對陌生異性先是詫異、繼而羞澀,而后則是拼桌吃飯后的相談甚歡,甚至還有彼此能夠對上眼配了對兒的。商家認為他們是做了件天大的好事,化解了那些在餐廳里一個人吃飯的尷尬勁兒,并且還成人之美了。
聽張楚的《孤獨的人是可恥的》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對于“孤獨”、“一個人”以及“可恥”這三個詞語是可以作毫無障礙的彼此關聯(lián)的。所以,曾經(jīng)很長時間在加班后不再熙攘的餐廳里,一個人吃飯的待遇往往都會收獲侍者或者用餐客人復雜的眼光。一個人的飯程就是充滿了淚點以及尷尬的,所以大多數(shù)人不得不選擇速戰(zhàn)速決。
而直到有這么一部大熱的日劇《孤獨的美食家》出現(xiàn),一個人吃飯完全逆襲,上升成為一種哲學和信仰,一種生活方式。劇中的大叔從頭到尾一個人借著各種機會,游歷日本各個城市,一個人享受美食,并且悟出不少人生哲學。從此那些孤獨的饕客本著以大叔為藍本,終于直起腰板宣告一個人吃飯不再是件凄涼的事,它變得唯美、隆重并且儀式感十足。
真正把一個人吃飯做到極致唯美、充滿文藝范兒的要數(shù)“一人食”視頻的出現(xiàn)。這一系列倡導“不孤獨的食物美學”的短片一經(jīng)出現(xiàn),迅速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傳播開來。原來孤獨和美食的結合可以這樣小而美,可以這樣精致而純粹。3分鐘長的短片中,一根細面條兒、一碗醬油湯都顯得戲份十足,獨到而溫暖。原來一個人也可以這樣全情投入享用美味的過程中。所以,這給我們的啟示難道還不夠明確嗎?只要對生活充滿敬意和熱情,我們的生活方式能夠有更多更好的選擇,孤獨也未必是可恥的。相反,有時,我們在享受孤獨的時候,更多了一份治愈的溫暖。
在本期的大專題里,我們策劃了“獨處”的話題,在一撥撥被互聯(lián)網(wǎng)社交淹沒的群像中,仍然有著這樣“孤獨的合群者”。在任何嘈雜喧囂中,都永遠有一塊空地留給自己,獲得心靈上的自由。
《品位Maxi》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