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編號:1672-5913(2015)07-0102-05
中圖分類號:G642
摘要:本科教學方案是本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說是本科教學的旗幟。為了制訂與時俱進、適合時代發(fā)展的本科教學方案,筆者一直在跟蹤、分析和研究加州理工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專業(yè)本科教學的發(fā)展變化情況,就伯克利分校計算機專業(yè)本科教學方案進行分析,供同行參考并且希望與同行廣泛交流、分享經驗、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關鍵詞:伯克利分校;計算機專業(yè);教學方案;教學分析
1 背景
每隔3~4年,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就會啟動一輪本科培養(yǎng)方案的修訂工作,筆者從教10幾年來已經參與4輪本科培養(yǎng)方案的修訂工作。每次修訂本科培養(yǎng)方案都需要廣泛調研國內外大學計算機類的本科教學情況,而加州理工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專業(yè)(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computer sciences,簡稱EECS,也就是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教育是很出色的,因此從2001年以來,我們就一直關注伯克利分校計算機專業(yè)的教學情況。
2 本科教學方案
伯克利分校計算機專業(yè)面向本科生開設的主要課程見表1。
3 本科典型選課
3.1 典型選課計劃
伯克利分校計算機專業(yè)主要專業(yè)方向有計算機系統(tǒng)(computer systems),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通信、網絡與系統(tǒng)(communication,networks,and systems).4年本科需要完成120學分以上,估計需要選修32門課程左右(每門課平均4學分)。
表2-表5提供一個典型選課計劃,該選課計劃傾向于計算機系統(tǒng)方向,適合于對如下方面感興趣的學生:邏輯設計、體系結構、操作系統(tǒng)、外設等。
3.2 典型選課的知識層次體系分析
對該典型選課計劃按照知識層次進行劃分,然后進行整理,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該方向需要的知識涉及數學、物理、電子學、計算機基礎、專業(yè)選修以及人文類課程,知識體系比較全面,但更側重于基礎課程。
4 教學方案分析
4.1 開設課程比較豐富 伯克利分校計算機專業(yè)開設的課程比較豐富,從基礎課到專業(yè)課基本上覆蓋了計算機學科及相關學科的各個領域,僅計算機專業(yè)類課程就有32門之多。在這32門計算機類課程中,帶有實驗(上機)的課程9門,純講授類課程9門,學術講座及研討課程3門,教學研究類課程5門,自學編程類課程有7門之多。其中,比較有特色的是程序設計語言類課程和學術講座及研討類課程。程序設計語言類課程一是學生可以機動靈活地安排時間,但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計劃;二是課程開設數量有7門之多。學術講座及研討類課程的特點一是內容豐富、五花八門、無所不包, 如Found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由美軍閱歷豐富的現役軍官進行講座)等;二是開設課程也很多,可以滿足各類人才的不同需要。
4.2 每學期選課門數少
伯克利分校實行的是學分制,要求學生所修課程總學分達到120學分以上(當然還有其他要求,在此不再贅述),而每門課程的學分平均為4學分,因此4年下來一個學生只需學習32門課左右。從表2-表5中可以看出,典型選課計劃(傾向于計算機系統(tǒng)方向)選課門數為31門,總學分為120學分,其中學分比重中數學類占16.7%,電子類占20.0%,計算機類占20.0%,人文類占17.5%(要求至少6門課以上)。
雖然選課門數少,每學期只有4門課,但是每周的學習任務還是很重,要得到一門課程的學分不容易?,F對典型選課計劃中大一第1學期的每周課時量(單位:小時)進行分析,見表6。表格中的時間只是課表安排的時間,還有實驗需要有自我安排時間進行配套,因此課時量相應還要大幅度增加。
4.3 實驗(上機)課時比重大
伯克利分校計算機專業(yè)很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擁有很多實驗室和大量的實驗設備,全都向學生開放,學生隨時可以上機或做實驗。很多課程要求上機或做實驗,如操作系統(tǒng)、數據結構、符號演算程序設計課程安排講授課時與上機課時各占一半,甚至上機課時更多,而體系結構課需要設計一個簡單的計算機,自我安排時間就更多;不僅如此,還開設了單獨的設計課程和工程實踐課程,學生必須選修若干門。
從伯克利分校計算機專業(yè)教學方案可以看出,提供實驗的課程有12門(不包括編程類課程的自定實驗)。12門課程講授、討論、實驗(上機)課時統(tǒng)計見表7,分別占比30.6%、16.3%、53.1%。
從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實驗(上機)課時比重超過一半,這說明伯克利分校計算機專業(yè)很重視實驗課程。教師從整體上分析12門課程實驗課時比重之后,再從局部說明實驗的重要性,以微電子電路導論(EE40-introduction tomicroelectromc circuits)這門課為例。微電子電路導論這門課相當于電子學課程,此課程開設13周,講授課39小時、討論課13小時、實驗課39小時,共做10個實驗,可見微電子電路導論課的實驗課時比重相當大。
4.4 學生選課建議
(1)選課不要過于專業(yè)化,要選修一些數學、物理、化學、電子類課程;
(2)選修一些能鍛煉說和寫能力的課程,這對求職和工作很重要;
(3)選修課可以追求個人喜好,選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
(4)計算機學科發(fā)展很快,要想趕上潮流,必須定期更新自己的知識。
5 結語
筆者就伯克利分校計算機專業(yè)本科典型選課計劃的知識層次、課程類別所占比例以及實驗課時所占比重等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從分析情況看,伯克利分校計算機專業(yè)很重視本科教學,首先開設的課程很豐富,滿足各類人才的不同需要,但是每個學生選課并不是很多,4年下來也就是32門課左右;其次是實驗(上機)課時比重比較大,教師很重視實踐教學工作,還給學生選課提供了一些建議——選課不要過于專業(yè)化,要重視基礎課以及說、寫能力的鍛煉,計算機學科發(fā)展迅猛,學生要定期更新自己的知識等。
這些分析結果將有助于下一輪本科培養(yǎng)方案的制訂,尤其是實驗課時比重要加大,嘴動不如手動,實踐出真知。筆者就實驗課時比重調整教學組所授課程進行了小范圍改革試點,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如何公正評定實驗成績、需要更多的實驗輔導教師以及更多的實驗設備投入等。針對這些問題,教學組將迎難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