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類殺菌劑具有廣譜性、高效性、內吸傳導性強等特點,具有作物顯著的防治病害效果,是目前使用面較廣的一類藥劑。但因其制劑的不同,其特點及使用效果也有差異。本文為大家簡單介紹幾種常用三唑類殺菌劑的使用注意要點,避免用藥不合理導致藥害發(fā)生。
1.丙環(huán)唑。丙環(huán)唑對作物的葉斑病、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銹病、葉霉病等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它在市面上銷售的主要劑型是25%乳油,使用時要注意其濃度不能超過3000倍,否則容易發(fā)生藥害。丙環(huán)唑在高溫下不穩(wěn)定,使用時溫度最好不要超過28℃,儲存溫度不得超過35℃。它的持效期在1個月左右。
2.戊唑醇。戊唑醇對作物的白粉病、銹病、黑星病、立枯病、根腐病、葉霉病和各種斑點病的防治效果都較為明顯,尤其是對茄果類蔬菜的葉部斑點病,防治效果較好。它在市面上銷售的主要劑型是25%可濕性粉劑和43%懸浮劑, 25%可濕性粉劑安全使用倍數在1500~2500倍,43%懸浮劑的安全使用倍數在3000~4000倍。
3.氟硅唑。氟硅唑對作物的白粉病、黑星病、葉斑病、銹病等防效較好。它在市面上銷售的主要劑型是40%乳油,安全使用濃度在6000~10000倍。氟硅唑持效期較長,滲透性強,容易產生累積毒性,建議間隔使用期在10天以上,并與其他藥劑交替使用。
4.苯醚甲環(huán)唑。苯醚甲環(huán)唑對作物的白粉病、銹病、黑星病、葉斑病、蔓枯病、早疫病、立枯病、根腐病、葉霉病等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苯醚甲環(huán)唑在市面上銷售的主要劑型是10%水分散粒劑。使用時,安全使用倍數在1000~1500倍。使用時要注意安全間隔期需保持在7天以上。苯醚甲環(huán)唑不宜與銅制劑混用,否則會降低藥效。
5.腈菌唑。腈菌唑對作物的葉霉病、銹病、白粉病、黑星病等防治效果較好。腈菌唑在市面上銷售的主要劑型是25%、12.5%乳油和40%可濕性粉劑,所以購買時要注意其含量和劑型,避免用藥過量。腈菌唑持效期較長,半衰期大約為66天,對作物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不宜連續(xù)使用。
(廣東 張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