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原俊敏
上校的牽掛
文/原俊敏
得知女兒今年以636分的成績取得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qū)中考第一名,并被名校衡水中學錄取時,壓在“狼牙山五壯士”英模部隊方隊副方隊長馬國昌心里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了地。
636分,比滿分650分只差了14分,女兒的考試成績讓馬國昌無比驕傲,但也深感愧疚。由于平時工作忙,他很少有空關心女兒的學習,特別是年初擔負閱兵任務以來,天天緊鑼密鼓地高強度訓練,陪女兒更成了奢望。
更讓他牽掛的還是久臥病榻的妻子。2001年4月,馬國昌三口之家的溫馨幸福被打破,女兒1歲生日剛過,妻子就被查出患有過敏性紫癜、慢性腎衰竭,原本平靜的生活驟起波瀾。
好在妻子很堅強,一邊四處求醫(yī)問藥,一邊撫養(yǎng)女兒,盡可能地不讓馬國昌工作上分心。最嚴重的時候,妻子每個月都要去醫(yī)院,病情日益嚴重。
再苦再累再難,妻子從不愿給馬國昌拖后腿。近些年,馬國昌先后多次參加偵察兵比武和大項軍事活動,并摘金奪銀,被表彰為“自學成才標兵”“全軍優(yōu)秀指揮員”。軍功章有自己的一半,也有妻子的一半。
今年,馬國昌所在部隊受領組建閱兵方隊任務,他被確定為主要骨干。得知馬國昌要執(zhí)行特殊任務,妻子打心眼里不情愿,不是她不通情達理,而是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女兒又面臨中考,家里必須有個頂事的人。
不情愿歸不情愿,但妻子心里很明白,丈夫是家里的頂梁柱,可軍人是國家的頂梁柱,有任務隨時頂上去,她不能攔,也攔不住。帶著對妻子病情的擔憂和對女兒學習的牽掛,馬國昌走進了閱兵集訓隊,只能靠天天打電話問候妻女。
擔心什么來什么。2月17日,已經是晚上9點多鐘,妻子突然打來電話:“我感覺很不好,血止不住,很難受?!瘪R國昌感到事情很嚴重,但閱兵教練員集訓正緊,沒法回去照顧妻子。他馬上聯(lián)系車輛,把妻子送到部隊體系醫(yī)院治療。
這次病情確實比以往都嚴重,妻子大把大把地掉頭發(fā),1米66的身高體重卻只有70來斤。體系醫(yī)院將近半個月的治療沒見太大效果,妻子日益虛弱,急得馬國昌常常整宿睡不著覺。
領導得知情況后,把馬國昌攆回了家。因為病得無法自理生活,馬國昌不得不把妻子送到離老家較近的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治療,這樣家人可以幫忙照料。安排好住院和治療事宜,雖然萬般不舍,但妻子還是再三催促他趕緊返回部隊,工作上的事千萬不能耽誤。
妻子送回了老家,自己在北京集訓,宣化的家里只剩下14歲的女兒備戰(zhàn)中考?!鞍职帜惴判陌桑朽従雍屯瑢W的幫忙,我會照顧好自己的?!泵看未螂娫?,聽到女兒懂事的安慰,馬國昌總是心頭發(fā)酸。直到臨近中考,他才請假回家,陪了女兒幾天。沒想到,女兒真的沒負他所望。
家里的事一件接一件,絲毫不分心是做不到的,但馬國昌從來不讓領導擔心,交給的任務從來不打折扣。馬國昌是第一次擔負閱兵任務,但在北京組織的閱兵教練員集訓中,他帶領幾十名集訓隊員取得了一項總評第一、一項總評第二的好成績。
閱兵方隊原本讓他擔任領隊,上級統(tǒng)一安排將軍領隊后,領導讓他擔任副方隊長,重點做好領導和管理工作,他卻主動要求兼任普通隊員,成了方隊14個排面中唯一的一名上校隊員,整天一起和年輕的戰(zhàn)士頂著烈日訓練。
前不久,老家傳來消息,妻子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女兒又考了個好成績,這對他來說算是天大的好消息,久違的笑容綻放在臉上,訓練場上的馬國昌勁頭更足了?!?/p>
責任編輯: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