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旭影
我國當前影響獨立審判的原因與對策
文|張旭影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本文通過對我國當前影響獨立審判的原因分析,結合司法審判現狀找出問題,并給出相應對策。
盡管獨立審判原則在我國被確立已有40多年的歷史,但這一原則在實施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以致影響了審判的獨立性,影響了司法的公正。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干擾了獨立審判的實行。由于人民法院的憲法地位未得到真正落實(與同級政府平行),法院的人、財、物都由地方黨委、政府控制管理,上級法院只對下級法院進行業(yè)務上的指導監(jiān)督。有些黨政機關的負責人法治觀念不強,存在特權思想和家長制作風,把法院當作其一個下屬部門看待,要求法院千方百計維護本地當事人的利益,當法院的做法不合其意時,便百般刁難,甚至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干預案件的審理,強令法院做出于法相悖的裁判。另外,法院在執(zhí)法中還要受來自社會不良風氣、群眾輿論和部分新聞媒體的不當報道等各方面的壓力,甚至還要時時面對形形色色的暴力抗法事件。
審判權的分散破壞了審判權的專屬行使。人民法院獨立審判的原則要求審判權由人民法院專屬行使,其他任何機關和個人都不得擁有和行使,但在實踐中,人民法院的這一專屬權力受到了侵犯。1996年新刑訴法取消了1979年刑訴法規(guī)定的“免予起訴制度”,并明確規(guī)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但新刑訴法同時規(guī)定了“對于犯罪情節(jié)輕微,依照刑法規(guī)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做出不起訴決定”,筆者認為這種“不起訴”也是在“有罪”前提下的,也是未經審判就確定被告人有罪的一種形式,也是對人民法院審判權的侵犯。另外,實踐中還有個別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出于各種目的,插手民事經濟糾紛案件,把本應由法院審理的民事經濟糾紛案件作為刑事案件辦理,也是對人民法院審判權的侵犯。
人民法院傳統(tǒng)的審判機制制約了獨立審判的實行。長期以來,審判工作一直沿用行政管理的方式管理,在案件審理中實行庭長、院長審批定案的做法。獨任庭、合議庭做出決定后,要層層報批,有的還要提交審判委員會或上級法院請示。庭長、院長、審判委員會甚至上級法院不參與案件審理,卻要為案件的處理“把關”、“提出意見”,導致了“審者不判,判者不審”的不合理現象,這實際上是對審判組織的獨立審判權的分割,破壞了獨立審判原則,影響了審判組織的積極性,使得在案件的處理上權責不分,影響了辦案的質量和效率。
法官的素質不適應獨立審判的需要。法官是審判組織的最小構成單位,審判組織能否做到獨立審判,法官的素質是關鍵。目前我國法官整體素質不高,許多法官是“半路出家”,更由于法院不能掌握人事權,以致該進的進不來,不該進的退不了。還有一些法官在誘惑面前站不穩(wěn)腳跟,被拉下水,成了某些人撈取非法利益的工具,敗壞了法院和法官的形象和聲譽。
保障實踐法院獨立審判的憲法原則,除了法院做好自身工作外,還需要社會各方力量的配合與支持;不僅要從對審判工作機制進行革新,還要進一步改革法院管理方式和體制,為獨立審判的實現提供良好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huán)境。
改革司法體制。當前我國法院系統(tǒng)實行的管理體制是條塊結合的形式,法院在同級黨委領導的前提下接受上級法院監(jiān)督指導,同時在行政上受地方黨政部門管理。在法院的人、財、物受制于地方黨政部門的情況下,事實上,法院在審案過程中凡涉及地方和部門利益時,由于沒有獨立的人事權和財政權,很難做到司法不受干擾,有時地方政府和機關甚至會左右案件的裁判結果。因此,要保障人民法院行使獨立審判權,必須讓人民法院的憲法地位得以落實,使其不因受制于人而喪失司法的獨立和公正。
改革審判管理機制和審判方式。要通過公開舉證、質證、認證,公開裁判理由和結果,不斷深化審判方式改革,嚴格按照法律辦事,不受任何外來因素的干擾。要理順審判系統(tǒng)中組織間的關系,特別是審判長與合議庭、院庭長、審判委員會的關系,既要保證審判組織的審判權,又要確立院長、庭長和審判委員會的監(jiān)督指導職責。
完善法官管理制度。要設立一套打破傳統(tǒng)論資排輩的選人用人制度,建立一個能加強法官的責任心的優(yōu)勝劣汰的機制,使優(yōu)秀人才脫穎而出,成為司法領域的杰出代表。目前,在全國法院推行的審判長、獨任審判員選任制就是一種較好的法官管理制度。它通過嚴格的程序,把那些優(yōu)秀法官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了其聰明才智。同時,通過對審判長實行動態(tài)的、能上能下的管理,也調動了其他法官的工作積極性,有利于在工作和學習中形成一種人人爭先、個個恐后的良好氛圍,從而提高法官的整體素質。
加強和規(guī)范監(jiān)督機制。完善有效的監(jiān)督,是獨立審判原則得以實現的保障。監(jiān)督分為內部監(jiān)督和外部監(jiān)督。就內部監(jiān)督來說,當前最緊要的是加強審判流程各環(huán)節(jié)之間的監(jiān)督,并要把這種監(jiān)督與獎懲嚴格掛起鉤來,使這種監(jiān)督真正收到實效。要借改革審判方式、還權審判組織之機,實現院、庭長職能的轉變,由以前的忙于審批定案轉到以監(jiān)督指導為主,依法履行對審判工作的監(jiān)督職責,及時發(fā)現和糾正審判工作中的違法行為,為審判組織提供業(yè)務上的指導和咨詢服務。就外部監(jiān)督來說,首先要規(guī)范各種外部監(jiān)督的程序和方式,特別是權力機關的監(jiān)督、檢察機關的監(jiān)督和社會監(jiān)督。
加強黨的領導。人民法院的性質和作用決定了其無論何時何地都必須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這也是確保獨立審判的最有力的保障。不論法院的組織體系如何改革,作為各級法院,必須認真貫徹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一切工作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來進行,確保法院工作不偏離方向。同時,要依靠黨的領導,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嚴懲各種暴力抗法事件,以黨的領導作為人民法院獨立審判的堅強后盾。
(作者單位:河南工業(yè)貿易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