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華社記者 南辰
交通文明和安全也要從娃娃抓起
文/新華社記者 南辰
在兒童的交通安全文明教育中,家長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孩子的交通安全文明基本意識往往是來自對家長的模仿。因此,家長需要孩子某些行為的危險性并及時告誡勸阻;需要認真使用兒童安全座椅保證孩子的乘車安全;需要養(yǎng)成良好行車習慣做好孩子的“啟蒙教練”。
又到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今年六一,一個話題與往年不同,那就是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要求,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而作為出行時時刻刻不能缺少的交通文明和安全,也需要廣大家長言傳身教,幫助孩子系好人生第一??圩?,以好的路德家風支撐起好的社會風氣。
家長是孩子最好、最親密的老師。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的言傳身教會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家長闖紅燈,孩子便可能會下意識模仿;家長開車不系安全帶,孩子長大可能也會這樣;家長隨意開車窗拋物,孩子同樣可能模仿。不管是交通文明意識還是交通安全知識,家長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當前,中國很多城市快速進入汽車社會的門檻。孩子與家長共處一車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如果說駕校教育僅僅賦予家長作為一個司機基本的駕駛技能和交通文明常識,那么在一輛輛私家車內(nèi),家長無疑在扮演著孩子“啟蒙教練”的角色。每一次禮讓行人的剎車,每一次雨后防止濺水減速的謹慎,每一次服從信號燈和標線的法規(guī)意識,都會被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如果家長的技能、知識和文明素質(zhì)不合格,孩子的“啟蒙教育”就很難扣好第一粒扣子。
以安全座椅配備、使用常識來說,質(zhì)檢總局近日發(fā)布“中國城市居民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現(xiàn)狀調(diào)查結(jié)果”。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兒童在乘車出行時安全保護措施誤區(qū)較為明顯,60.6%的兒童在乘車時僅僅由大人看管,37.3%的兒童乘車時佩戴過成人安全帶。兒童安全座椅產(chǎn)品使用誤區(qū)較多。多數(shù)家長是按照說明書和標簽提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但仍存在明顯的使用誤區(qū)。在使用過兒童安全座椅的家庭中,6.7%的家長曾將兒童安全座椅安裝在副駕駛位置上,24.9%的家長沒有檢查過兒童安全座椅安裝的是否緊固,沒有檢查過兒童安全帶是否緊固的家長占比為43.6%,44.6%的家長對不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不了解。 這充分說明在現(xiàn)階段,既需要加速立法進程,推動兒童乘車安全約束裝置使用進入法治軌道;另一方面,也需要媒體、主管部門聯(lián)手,普及相關知識,讓更多兒童不但能受到安全座椅的保護,還能從正確的體驗和記憶中獲取受益終身的安全常識。
再舉例來說,近年來發(fā)生過多起兒童被遺忘在車內(nèi)悶熱而死的慘劇,還有兒童在車內(nèi)玩天窗開關被夾死的慘劇,這些都與家長的安全觀念和安全知識缺失有很大關系??磥?,一些家長首先要補好交通文明和交通安全知識的課,才能真正承擔起教育孩子的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