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家譜裝訂中的異見針眼數(shù)

        2015-12-25 02:12:32勵雙杰
        圖書館研究與工作 2015年4期
        關(guān)鍵詞:線裝氏族譜活字

        勵雙杰

        (慈溪思綏草堂,浙江 慈溪 315300)

        古籍裝訂,穿線的針眼數(shù),以四針眼和六針眼最為通行。前人大概因為約定俗成、見怪不怪的緣故,也就熟視無睹,很少有人會去特意關(guān)注這種書皮子功夫。到了現(xiàn)當代,才從版本的角度,留意到這個古籍裝訂中的細枝末節(jié)。黃永年先生在《古籍版本學》中說:“線裝是有一定規(guī)格的,一般只打四個孔,叫‘四針眼裝’,厚一點的書有時在上下角各多打一個孔,叫‘六針眼裝’。但多數(shù)藏書家不喜歡這種六針眼裝,一般還多用四針眼裝?!秉S永年先生這是經(jīng)驗之談,能夠理解。又如藍洪峰先生在《從版刻形式識別版本》中說:“線裝一般只打四個孔,叫‘四眼針裝’,厚一點的書有時在上下角各多打一個孔,叫‘六眼針裝’。明和清前期無論‘四眼’或‘六眼’,中間的三段總是長短平均。清中期起,最中間的一段縮得比上下兩段短一些。近代則縮得更短?!敝徊贿^把“針眼”說成“眼針”,意思還是一樣的。

        另外如國家圖書館的鮑國強先生在《新入藏古籍札記》一文中,對針眼有特別詳細的記載,如“《文選纂注》十二卷……四針眼:2+7+7.4+7.1+2.1 厘米(首冊)”,精確到了具體的位置尺寸,令人嘆為觀止。鮑國強先生在此文中還提到了《天津衛(wèi)商務要訣》一書:“(清)佚名編,清末抄本,線裝,一冊。無界欄。書型27.6×20.5厘米。三針眼:3.1+10.7+10.9+2.9厘米。毛邊紙,色黃。雙道白絲線裝訂,訂雙角線。書衣和扉頁新加。未見著錄。”則是提到了罕見的“三針眼”裝。

        思綏草堂所藏多為線裝舊家譜。舊家譜自然屬于古籍范疇,現(xiàn)在從家譜的角度,也來說說線裝的針眼數(shù)。跟其它古籍一樣,家譜中也是以四針眼和六針眼為主,三針眼只知道鮑國強先生提到過的《天津衛(wèi)商務要訣》,也不必多說。就從五針眼說起。

        五針眼裝 黃永年先生說“至于五針眼和三針眼以下、六針眼以上,則絕對沒有,不能亂來”。他的弟子、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辛德勇教授在《書林剩話·針眼》亦說:“朝鮮有五針眼裝,也是學我們沒學好走了樣。五個針眼使古籍失去勻稱感,并不好看?!庇肿餮a記說:“近日在故宮博物院編《兩朝御覽圖書》上見到宮內(nèi)藏清內(nèi)府朱格寫本《大清穆宗毅皇帝本紀》是訂成五針眼裝,這恐怕是太監(jiān)不懂規(guī)矩亂來,不能視作常例?!?/p>

        思綏草堂藏日、朝兩國的舊家譜數(shù)十部,多為五針眼裝,既然是“沒學好走了樣”,自也不必不說,就說中國家譜。首先一部,是光緒二年浙江《余姚梅川賴氏宗譜》明素堂鈔本,藍布封面,不分卷一冊。此譜在2003年購得,當時同得者尚有明嘉靖四十二年刻本《秀川羅氏族譜》一冊,是嘉靖八年狀元羅洪先在卒前一年親自纂修并刻印,是極為難得之物。對方言明若不能以高價轉(zhuǎn)讓《余姚梅川賴氏宗譜》,則《秀川羅氏族譜》他還得再考慮考慮??丛跔钤拿孀由?,再加上《余姚梅川賴氏宗譜》是五針眼裝,最后也就一同打包入藏。

        不過,這部《余姚梅川賴氏宗譜》的五針眼裝怎么看都不那么地合乎規(guī)矩,很有可能是當時的裝訂者“不懂規(guī)矩亂來”的產(chǎn)物。

        相比之《余姚梅川賴氏宗譜》“不懂規(guī)矩亂來”的五針眼裝,草堂尚有幾部另外的五針眼裝,則規(guī)矩得多。

        民國二十五年木活字本福建松溪《雷氏宗譜》一卷一冊,藍布封面,譜籍在福建松溪縣的溪東鄉(xiāng)雷家村(后改名為雷厝村),這是松溪縣一個畬族行政村,2001年經(jīng)縣人民政府批準,從原雷厝村析出,單列為一個行政村,取名雷畬村。雷畬村的“雷氏宗祠”是松溪縣唯一一處列入福建省涉臺文物名錄的文物點,2012年被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福建松溪縣與浙江慶元縣毗鄰,這部《雷氏宗譜》即由“慶元縣吳嘉耀編修”(據(jù)書名頁記載)。所謂“編修”,實際上就是印譜的譜師。

        道光元年刻本廣東興寧、龍川《巫氏世譜》不分卷七冊,藍布封面,刻工甚劣。譜中《巫氏闔族總譜之序》中說:“余公原居福建,移居廣東興寧羅岡,后移居龍川下塔之吉地焉。幸得祖公之庇佑,而子肖公父子濟美、三祝公戶部尚書、榮公癸丑進士,正所謂科甲蟬聯(lián),人文尉起,是以族譜為大,闔族而一修之,故所以公孫有出鄉(xiāng)者,各省各州府縣俱一歸在廣東龍川修造總譜,方見大族。予等聽知住在萬載縣私造房譜,并無賢人,如何是造?且又不同廣東譜式,此私造族譜者作為祖宗之輅人,真是言可誣也?!边@里提到的“萬載縣私造房譜”不知是否指江西《萬載株鎮(zhèn)巫氏族譜》。草堂有一部此族家譜,為民國三十五年木活字本,是四針眼裝,不在此文討論范疇,不再展開。

        道光十二年鈔本山東蓬萊《張氏族譜》傳部四卷、圖部四卷,一函八冊。這八冊家譜中,圖部四卷四冊是經(jīng)折裝,自然不用穿線裝訂。但傳部四卷四冊,仍是傳統(tǒng)的線裝,不過用了五針眼法。傳世舊家譜中,線裝占了絕大多數(shù),但經(jīng)折裝偶爾也有發(fā)現(xiàn)。像這部《張氏族譜》這樣既有線裝又有經(jīng)折裝的家譜,是少之又少。尤其還出現(xiàn)了更為稀見的五針眼裝,恐怕是真正的絕無僅有了。

        不過,若以欣賞的眼光來看五針眼裝家譜,則非民國二十六年桂柏堂木活字本湖南桂東《流源鄧氏五修族譜》莫屬。這部家譜的纂修者是鄧鳳岡、鄧飛黃。鄧飛黃是民國時期的政要,曾參與湖南和平起義。他的弟弟就是后來官至中共中宣部部長的鄧力群,在家譜世系中都有記載。這部家譜全十二冊,開本并不大,只有30.2×16.5厘米,五針眼的間距勻稱,眼與眼之間的距離幾乎相等。廣東中山圖書館亦藏此譜,據(jù)《中國家譜綜合目錄》記載,中山圖書館藏本為十冊,應該是缺了其中的兩冊。

        相比之前面幾部五針眼裝的普通開本,還有修于清道光二十六年的江西泰和《西昌坑尾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一冊,開本很大,達到了45×27厘米,而且也厚,目錄中最末就注明“以上共計二伯(佰)零九頁”。二百多頁的線裝書,是其它古籍的一至二倍,可以想象有多厚了。大而厚,可用“宏闊”稱之,再配以五針眼裝,端的“非同一般”。

        七針眼裝 所謂的七針眼裝,實際上就是四針眼裝與六針眼裝的升級版。四針眼成了五針眼,再上下角各多打一個眼,就成了七針眼裝。

        在2007年之前,草堂還沒有一部七針眼裝的家譜。但在同一天,如此罕有的裝訂法,草堂分別在同一古玩市場內(nèi)兩家舊書店里分別各得到了一部七針眼裝的家譜,大概只能用緣分來解釋。

        這兩部七針眼裝的家譜,一部是清光緒二十二年木活字本,浙江慶元《周氏宗譜》四卷四冊,藍布封面,開本較大。另一部是清咸豐二年木活字本,浙江遂昌《葉氏宗譜》不分卷一冊,也是藍布封面,開本略小。有意思的是,《葉氏宗譜》每部一冊全,這家店里竟然有相同版本的兩部,差異只是品相好壞而已。

        后來又得到一部七針眼裝家譜,是光緒二年駟馬堂木活字本,湖南武陵《于氏族譜》不分卷,六冊。這部家譜的書名頁是用篆書題寫,“于”字不出頭,繞來彎去就像一個“虧”字,剛看到時還以為是一部稀姓家譜。這部家譜開本也大,達到了40×27厘米,但極薄,每冊不過二三十頁。用七針眼裝也就罷了,卻又藍綾包角。在這么薄的冊子上包角,而且只包中間十幾頁,顯然需要很高的技巧。既然會“包角”的高超技藝,自然是懂裝訂規(guī)矩的,那用七針眼裝,說明就是有意為之了。

        只是奇妙的是,自從關(guān)注家譜裝訂的針眼數(shù),似乎異見針眼數(shù)的家譜就多了起來,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視網(wǎng)膜效應”,偶然因素隨著自己的關(guān)注而覺得是個普遍現(xiàn)象,七針眼的家譜似乎也并不算稀奇。除了上面的幾部外,隨之又發(fā)現(xiàn)了一部,是福建沙縣的《福沙林氏族譜》十卷十七冊。這部《林氏》是由清光緒九年修本和民國二十七年修本合并起來裝訂的,也就是說,光緒修本已有的內(nèi)容,在民國修時不再重新制印,只印刷民國時期增加的內(nèi)容,然后把新印好的民國內(nèi)容,裝訂到光緒修本中。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節(jié)省成本,在家譜中偶爾能看到。只是光緒九年與民國二十七年相差了五六十年,兩個修本的品相幾乎相差無幾,就不得不佩服這個家譜對于家譜保藏的成功。

        與上面所說的五針眼裝因“不懂規(guī)矩”偶爾“亂來”不同,這幾部七針眼裝的家譜都是那么的中規(guī)中矩。若非仔細,一點也感覺不出有沒有“失去勻稱感”。

        八針眼,九針眼裝 草堂所藏的這部九針眼裝《庫氏宗譜》,姓氏極為稀見,《中國家譜總目》不載。現(xiàn)有資料中,“庫”姓沒有進入前500位的姓氏。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在央視百家講壇講《百家姓》時說沒有進入前100位的姓氏都屬小姓,那這個“庫氏”家族,算得上是小姓中的小姓了。這部《庫氏宗譜》修于民國十年,六卷首二卷末一卷,共十冊,是湖北黃岡地區(qū)的家譜,與地質(zhì)學家李四光的“庫李氏”家族還屬于同宗。

        《庫氏宗譜》的九針眼裝訂很有意思,裝訂線從這一眼下去,從那一眼上來,環(huán)繞向前,不走回路,與傳統(tǒng)線裝迥異,估計是不懂裝訂之法的譜匠任意為之,亂訂一氣。因為在這九冊家譜中,其中第四冊少打了一眼,成了“八針眼”裝。后又見過《庫氏宗譜》復本一部,亦是如此裝法,譜匠的心思一般人還真是難以理解。

        有資料說“八針眼裝”是在六針眼裝的基礎(chǔ)上,再在更靠近書脊的上下角各多打一個眼,就成了八針眼。不過這種裝訂法我只看到人家描述的手繪圖片,沒有看到實物,所以很有理由值得懷疑到底有沒有這種裝訂法。

        還有一部嘉慶十一年刻本,福建上杭、江西龍泉(今遂川)《江氏族譜》不分卷,二冊,也是九針眼裝。不過這種裝訂法毫無美感,明顯也是“不懂規(guī)矩亂來”。

        另外,十針眼、十一針眼的裝訂法在當代還有人動手做過,但那是屬于新創(chuàng)意、新工藝,古籍中還沒有發(fā)現(xiàn),略過不提。

        十二針眼裝 我曾經(jīng)寫過一篇《兩部“十二針眼裝”家譜》的小文,在文中說:“就象‘六針眼裝’是從‘四針眼裝’沿襲而來,這‘十二針眼裝’也脫胎于‘四針眼裝’,是在四眼的每一眼右邊(靠近書脊的這一邊)上下處各打上一眼,一眼成了三眼,四眼成了十二眼,就有了‘十二針眼裝’的線裝本?!?/p>

        我在文中提到了臺灣藏家收藏的清光緒三十三年木活字本安徽祁門《善和程氏宗譜》,四十一卷首一卷附錄一卷,上海圖書館藏有全本三冊,臺灣藏家只藏其中的二冊。但臺灣藏家的藏本,書衣上有大大的毛筆字“打倒封資修”五字,另有一個硃砂大叉叉,具有很明顯的時代烙印。除臺灣藏友的藏品外,我還列舉了兩部自藏的家譜,一部是民國三十六年臥雪堂木活字本湖北黃安的《袁氏宗譜》,十六卷首二卷,十八冊;另一部是民國二十二年余慶堂木活字本,浙江鄞縣《鄞東梅江沈氏宗譜》,藍布封面,不分卷,一冊。

        因為這兩部都是民國時期的木活字本,我一直希望能有一部清代的十二針眼裝家譜。但第三部入藏的十二針眼裝家譜,仍是民國時期的木活字本,只不過略早幾年,是民國五年的木活字本,浙江遂昌《壬午岱東海徐氏宗譜》二卷一冊,藍布封面。壬午岱為自然村,屬于遂昌縣妙高鎮(zhèn)仙巖村,2011年《錢甌遂昌》報曾以《壬午岱自然村 背靠大樹好乘涼》為題,對這個古村作了報道,開頭即說:“村頭的四棵古樹:一棵楓樹,一棵柳杉,還有兩棵南方紅豆杉特別引人注目,它們在這里生長了一千多年了?!钡珜τ凇叭晌玑贰边@個名稱的由來,卻很少有人提及,可能已不得其詳。倒是在這部《壬午岱東海徐氏宗譜》中有過這樣的記載:“(先祖)由四川成都府遷居于遂邑焉。遞傳至六世元二公于元至正二年歲在壬午又遷于此,以歲為名,號曰壬午岱?!边@種以遷徙的時間為地名的,并不多見。

        三四個月后,我又得到這個家族于民國三十六年遞修的《壬午岱東海徐氏宗譜》二卷,開本大小與裝訂風格幾乎一樣,同樣用了十二針眼裝訂法。

        一下子擁有了四部民國時期的十二針眼裝家譜,未免有些審美疲勞,對于想擁有清代十二針眼裝家譜的想法,也就更加強烈。好在緣分突然到來,來勢兇猛,不是一部,而是三部。這三部十二針眼裝家譜,都是光緒時所修,而且都來源于同一個地方,與遂昌同屬于浙江麗水地區(qū)的松陽縣。

        第一部是光緒四年木活字本松陽《坳后徐氏宗譜》一卷。這部《坳后徐氏宗譜》還有兩個遞修本,即民國四年和民國三十五年。其中民國四年修本也是十二針眼裝。

        第二部是光緒二年寶善堂松陽《(峰坪)葉氏宗譜》不分卷,二冊,相伴的也有一部遞修本,是嘉慶十六年修本,不過卻是六針眼裝。

        第三部是光緒二十九年世珍堂木活字本松陽《中山毛氏宗譜》不分卷一冊,與其它幾部三十五六厘米的長度不同,其開本很大,達到了48.2×30厘米。開本雖然大,卻極薄。我想如果做成小開本,厚度就會增加,也許視覺效果會更舒適些。這部《中山毛氏宗譜》還有相同版本一部,不過因為裝訂錢已經(jīng)散斷,封面封底均已缺失。

        思綏草堂有八部十二針眼的家譜入藏,單從數(shù)量上來說,無論公藏還是私藏,大概不會有更多了吧。

        “十三”這個數(shù)字在當代并不討人喜歡,古人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意識不作探討,但“十三針眼”的線裝法還真沒發(fā)現(xiàn)過,也沒人提及過,大概也是真沒有了。

        十四針眼裝 我在2008年撰寫《兩部“十二針眼裝”家譜》一文時,以為十二針眼已是線裝針眼數(shù)的極限了,現(xiàn)在看來,真是少見多怪。沒有最多,只有更多,突兀地就擁有了一部十四針眼的浙江松陽《周氏重修宗譜》,而且年份之早也出乎我的想象,因為這是一部清嘉慶六年的余慶堂木活字本,是思綏草堂收藏的除四針眼、六針眼之外,異見針眼裝中年代最早的一部家譜。

        《周氏重修宗譜》不分卷,一冊,藍布封面。不知道怎么樣來形容這部十四針眼的家譜。如果十二針眼并不稀奇,那么這部十四針眼也就不稀奇。因為這部十四針眼的家譜,就像六針眼裝是四針眼裝的升級版,七針眼是五針眼的升級版,十四針眼也只是十二針眼的升級版,也是再在上下角各多打一個眼,十二針眼成了十四針眼,如此而已。

        打上這么多的針眼,卻一點沒有讓人覺得擁擠、迫促、雜亂無章,反倒給人一種愉悅的美感,恐怕還真不是愛烏及屋能夠解釋的。

        然后,又有譜師會在這樣的十四針眼中,另外還能玩出新意來。同是松陽,同樣姓周,不同家族,同治九年世德堂木活字本松陽《(高亭)繼開周氏房譜》不分卷一冊,也是十四針眼裝。與《周氏重修宗譜》不同的是,上下角各多出來的一個眼,非??拷吔?,裝訂線并不與其它眼連貫,而是自成一個小單位。這不單單是一個小花樣,人家其實已經(jīng)當作藝術(shù)品在玩了,就像畫畫,工匠與畫師是有質(zhì)的區(qū)別的?!独^開周氏房譜》雖然只是作了一點小小的變化,境界卻提升了很多。

        十七針眼裝 就像上面說的,沒有最多,只有更多。真是針眼無局限,最近又意外地得到了一部竟然有十七個針眼的家譜。這是江西泰和地區(qū)的《鄧氏族譜》,不分卷,兩冊,道光十二年鈔本。這部十七針眼是五針眼的每個眼一分為三,成為十五針眼,又在上下角各多打一個眼,成了十七針眼,與嘉慶六年的十四針眼裝浙江松陽《周氏重修宗譜》略同?!吨苁现匦拮谧V》是四針眼升級而來,而《鄧氏族譜》是五針眼升級而來。這是草堂目前為止發(fā)現(xiàn)針眼最多的一部家譜。只是可惜的是,這部家譜的上冊因為品相不佳,在我得到之前,已被原物主進行全托修補。幸虧下冊保存還好,仍保持著十七針眼的原樣裝訂。

        黃永年先生在《古籍版本學》中說“厚一點的書有時在上下角各多打一個孔”來說明四針眼和六針眼的過渡關(guān)系。但在思綏草堂收藏的這些異見針眼裝法中,大多數(shù)的開本并不厚大。如針眼數(shù)最多的《周氏重修宗譜》,書型也不過27×36厘米左右,厚度僅1厘米。比起那些如江西、廣東、福建動輒30×40厘米,厚度超過二三厘米的大厚本家譜相比,實在無法相提并論。

        在我所提到的這些異見針眼裝的家譜中,五針、七針眼裝涉及的地區(qū)很廣,山東、安徽、廣東、福建、湖北、江西、浙江等地都有發(fā)現(xiàn),但十二針眼、十四針眼這樣針眼數(shù)多的家譜,就幾乎集中在了浙江地區(qū),而且主要是集中在麗水地區(qū)。在思綏草堂所藏的一千八百余部家譜中,浙江地區(qū)所占比例很小,不會超過二百部,但為什么異數(shù)針眼的家譜會這么多,而遠遠超過其它地區(qū)呢?而且,這些異數(shù)針眼裝法的家譜,尤以藍布封面為多。

        拋開地區(qū)、藍布封面這樣的問題不提,為什么其它古籍中又很少發(fā)現(xiàn)這類異數(shù)針眼的裝訂法?也許是,古籍是以營利為目的,繁瑣的裝訂工藝并不能帶來利潤上的增長,故不必干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而家譜是家族的個體行為,修家譜并不是為了出售牟利,終極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后代子孫明白“我從哪里來”,以達到敬宗睦族的目的,印數(shù)也不過數(shù)部、十數(shù)部、數(shù)十部而已,很少有見上百部的。多花一點點功本,玩出一點花樣來,也是未嘗不可。甚至當雇主家族的伙食豐盛程度超出了譜師的想象時,說不定譜師自己也愿意多花點心思來展示一下自己的“功夫”吧。

        這些與傳統(tǒng)線裝技法有別的“小花樣”,有些或者確是“不懂規(guī)矩亂來”,而有些卻顯然是有意為之,比如五針眼裝、七針眼裝、十二針眼裝,實際上已是很成熟又有些普遍的裝訂法,存在時間長,地區(qū)跨度大。無論是無意還是有意,這一些異見裝訂法,應該說都為舊籍的版本特色增添了新的亮點。

        猜你喜歡
        線裝氏族譜活字
        一種側(cè)板及輪胎模具
        蘇州大學藏《吳中葉氏族譜》考述
        尋根(2022年2期)2022-04-17 11:01:38
        書簽
        科教新報(2020年21期)2020-06-05 13:39:22
        當今裝幀設計形式下的傳統(tǒng)線裝書研究
        大觀(2019年2期)2019-06-25 02:41:38
        簡析線裝書的若干問題
        活字蹦跳
        作品(2016年8期)2016-11-26 11:21:29
        進“門”填字
        我扶著月光,等你
        意林(2016年7期)2016-05-03 16:56:40
        >> 聊城市東昌府區(qū)檔案館舉行清代李氏族譜捐贈儀式
        山東檔案(2016年2期)2016-02-04 05:58:29
        明活字印本《適情錄》排印技術(shù)考
        天一閣文叢(2014年1期)2014-10-13 07:59:55
        亚洲成人电影在线观看精品国产 | 亚洲中字永久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最新中文字幕| 无人区一码二码三码四码区| 日本va中文字幕亚洲久伊人|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影片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ba|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日韩女优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国产在线精品国偷产拍| 国产91网址| 亚洲一区久久久狠婷婷| 日韩中文字幕版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内射深喉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小说|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又黄又刺激的网站久久| 夜夜未满十八勿进的爽爽影院| 亚洲制服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最新地址|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蜜桃|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av成人网| 久热香蕉视频| 西西少妇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成人自拍高清在线| 成人激情五月天| 午夜精品久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人妻久久福利|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播放第1页| 亚洲综合天堂一二三区|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 欧美性受xxxx狂喷水|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