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瑞霞100038北京市海淀區(qū)羊坊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社區(qū)老年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危險因素
魯瑞霞
100038北京市海淀區(qū)羊坊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目的:分析社區(qū)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xiàn)尿微量白蛋白的危險因素。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為觀察組;選取健康人80例為對照組。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結果。結果:觀察組的尿微量白蛋白顯著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的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診斷中,加強尿微量白蛋白檢測有助于早期檢測和治療患者的腎損傷,從而提高患者糖尿病和腎損傷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有效性。
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危險因素
糖尿病即人體內糖分代謝功能失去最初的平衡,引發(fā)整個內分泌代謝系統(tǒng)紊亂,其中最典型的代謝異常為高血糖。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容易并發(fā)各種病癥,腎臟是最易損傷的部位,如果不能及時且有效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必然會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1]。由于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的臨床表現(xiàn)不明顯,在診斷中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極易出現(xiàn)誤診和漏診。對此,我院特選取部分患者和健康人為研究對象,采用尿微量白蛋白檢驗診斷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診斷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糖尿病患者80例為觀察組,男46例,女34例,年齡38~66歲,平均(48.72±9.35)歲,入組患者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排除高血壓導致尿白蛋白數(shù)量增多患者。并選取同年我院體檢的80例健康人為對照組,男44例,女36例,年齡32~79歲,平均(54.7±12.8)歲。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觀察組和對照組均進行尿微量白蛋白檢測。患者在檢測之前均保持正常飲食即可,不宜進行劇烈的運動,保持平常的生活狀態(tài)。在檢驗前,患者需保持8 h的空腹狀態(tài),收集患者此狀態(tài)的晨尿并放置于干凈的容器中,做好各項記錄送往檢驗科檢查。應用尿液分析儀和讀數(shù)儀檢測患者晨尿,選擇膠體金法測量尿微量白蛋白。
指標評定標準:根據(jù)尿微量白蛋白檢測標準,尿微量白蛋白值≥20 mg/L為陽性,<20 mg/L為陰性。
統(tǒng)計學分析:本次檢驗結果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患者陽性率用%表示,用χ2檢驗,尿微量白蛋白與尿糖水平用(x±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與尿糖水平比較(x±s)
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較: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38.2±8.5)mg/L,對照組(16.4±3.2)mg/L,兩組差異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微量白蛋白陽性率結果: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的陽性率71.25%,對照組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為0。其中男性患者的陽性率顯著高于女性患者,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內分泌代謝疾病,由于患者長期存在高血糖,往往導致患者其他各種組織的病變,尤其是腎臟、心臟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其中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臨床中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其機制是因為患者腎
小球硬化進而導致腎功能損壞,近幾年發(fā)病率逐漸提高,一旦發(fā)展到終末期,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尿毒癥,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及時治療糖尿病腎病。當前糖尿病腎病的診治已經(jīng)受到醫(yī)學界的普遍關注,尿微量蛋白聯(lián)合Ⅳ型膠原是診治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手段[2]。
表2 觀察組微量白蛋白與尿糖陽性率結果比較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發(fā)病幾率逐年上升,目前,全球估計有1.71億糖尿病患者,其中腎臟病在糖尿病中的發(fā)病率6.5%~42%。大多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他生物作用受損所致,導致眼、腎、血管、心臟的慢性功能障礙[3-4]。隨著全球范圍內糖尿病患者數(shù)量的明顯增加,糖尿病腎病患者數(shù)量也有顯著提升。在西方國家糖尿病腎病患者是終末期腎病的主要發(fā)病因素,其比例約35%,目前在我國這一比例也呈上升趨勢。糖尿病腎病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發(fā)病率33%~40%,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發(fā)病率20%~25%。所以說就目前來講關于對糖尿病腎病發(fā)病機制的研究已經(jīng)成為臨床熱點。在相關文獻研究結果中顯示,在糖尿病腎病發(fā)病中,糖代謝紊亂(主要包括有多元醇通路激活、糖基化終末形成以及蛋白激酶C活性增高)、腎臟血流動力學改變兩者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另外多種細胞因子異常表達、氧化應激以及遺傳基因易感性等在患者發(fā)病中也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并無明顯的臨床特征,容易出現(xiàn)漏診現(xiàn)象。但隨著病情不斷惡化,患者的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相關研究指出[5-6],AGE是引發(fā)糖尿病患者腎功能損傷的主要因素。其中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其較高的敏感性有利于臨床對糖尿病患者腎功能損傷的診斷,因而在現(xiàn)階段臨床上將其作為一項靈敏的檢測指標,和定時尿蛋白對比,這種方式可快速獲取尿液標本,縮短檢測采集標本時間,使所檢測數(shù)據(jù)更接近真實水平。一旦在檢測過程中出現(xiàn)微量蛋白尿,即可判定糖尿病患者有早期腎損傷現(xiàn)象。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38.2±8.5)mg/L,對照組(16.4± 3.2)mg/L,兩組差異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的陽性率71.25%,對照組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0。由此可見上述檢測方法在診斷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中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診斷中,加強尿微量白蛋白檢測,有助于早期檢測和治療患者的腎損傷,從而提高患者糖尿病和腎損傷的早期診斷率和治療有效性。
[1]王嬌,張如意,宋青青,等.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尿微量白蛋白患病率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9(12):2026-2028.
[2] 侯振江,牟兆新,周秀艷,等.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和高血壓腎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14(9):1389-1392.
[3] 屠印芳,于浩泳,李連喜,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鎂離子水平與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關系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7):751-754.
[4]張如意,王嬌,陳容平,等.尿微量白蛋白陰性的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估算的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4,30(1):43-46.
[5]仇海燕,謝云,李露荃,等.2型糖尿病患者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與24 h尿微量白蛋白相關性分析[J].天津醫(yī)藥,2012,40(3):209-211.
[6]歐陽清,劉健,石青峰,等.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腎功能評價的臨床意義[J].山東醫(yī)藥,2011,51 (28):29-30.
表1 心電圖診斷正確與否與不同冠狀動脈病變支數(shù)的關系[例(%)]
心電圖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有著重要的診斷價值,且由于其特異性和敏感性較高,往往成為常規(guī)檢查,但是對于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經(jīng)本研究可知準確性與敏感性較特異性低,說明心電圖對于陳舊心肌梗死在診斷方面的意義重大,而主要弊端在于漏診的發(fā)生,對患者總體心血管風險進行評估顯得更為重要[3]。因此,對于具有典型癥狀的患者,要更為重視心電圖檢查,但往往臨床患者病情較復雜,變化較多,常常出現(xiàn)不典型患者,心電圖表現(xiàn)正常并不能否認疾病的存在,因此要結合疾病發(fā)病的相關危險因素綜合評定,采取及時、有效的手段,降低高?;颊叩穆┰\率,為患者健康著想,避免導致不可挽回的后果。雖然陳舊性心肌梗死的心電圖表現(xiàn)主要為異常Q波,但異常的Q波不一定就代表心肌梗死,也會造成漏診的發(fā)生,本研究中有關漏診因素的分析可知,漏診率與患者的冠脈病變程度密切相關[4]。
[1]范書英,柯元南,周潁,等.心電圖對陳舊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價值及漏診原因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29):3367-3370.
[2]范惠平.心電圖對陳舊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價值及漏診因素研究[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2,23(9):1453-1454.
[3]范書英,柯元南,崔超英,等.心向量圖對陳舊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價值[J].心電學雜,2009,28(1):11-13.
[4]徐愛國,齊向前.碎裂QRS波與病理性Q波對陳舊性心肌梗死診斷價值的對比分析[J].山東醫(yī)藥,2009,49(9):50-51.
Risk factors of community elderly type 2 diabetic microalbuminuria
Lu Ruixia
The Community Health Centre of Yangfang Store of Haidian District in Beijing City 100038
Objective:To analyze risk factors of community elderly type 2 diabetic microalbuminuria.Methods:8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80 health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Microalbuminuria test resul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microalbuminuria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microalbuminuria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urinary albumin may contribute to the early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nal injury,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renal impairment.
Type 2 diabetes;Microalbuminuria;Risk factors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