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超,周薇,宋薇
(徐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江蘇徐州 221006)
土壤中重金屬污染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鎘(Cadmium)作為一種累積性的劇毒元素,在工業(yè)領域一般通過廢水、廢氣、廢渣排放等直接污染土壤,通過食物鏈的富集和遷移,對人體器官造成傷害。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2003年即規(guī)定了鎘的每日最大允許攝入量(ADI)為1 μg/kg,我國國家標準GB/T 18407.1 《無公害蔬菜產(chǎn)地環(huán)境要求》中也明確規(guī)定土壤中鎘含量最大為0.6 mg/kg[1]。因此開展土壤中鎘的分析,對于農(nóng)產(chǎn)品重金屬污染的監(jiān)測與防治有著重要意義。
土壤樣品的前處理是鎘含量測定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目前對于該類樣品的處理常采用微波消解法及混和酸全消解法[2–3]。微波消解法是使用微波消解儀在密閉高壓的環(huán)境下進行,試樣中殘余酸較多,需二次趕酸;混合酸全消解法使用電熱板加熱,一般加入鹽酸、氫氟酸、高氯酸酸等試劑,經(jīng)反復溶融,對樣品進行消化。以上兩種方法消化效果很好,但耗時較長,制約了分析效率的提高。筆者通過加入硝酸等試劑對土壤樣品進行快速消解,使被測元素溶出。對于背景干擾,應用標準加入法進行消除,大幅縮短了樣品處理時間。目前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用快速消解–標準加入法測定土壤中重金屬元素的研究尚未見報道。該法減少了樣品處理步驟,降低了消解過程中污染或元素損失,提高了分析準確性,實現(xiàn)了樣品中鎘含量的快速測定。
原子吸收光譜儀:AA800型,配橫向加熱石墨爐原子化器,美國Perkinelmer公司;
自動進樣器:AS–800型,美國Perkinelmer公司;
分析天平:CPA225D型,德國賽多利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微機控溫加熱板:ECH–Ⅱ型,上海新儀微波化學科技有限公司;
離心機:CF16RX11型,日本日立公司;
鎘空心陰極燈: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離心管:德國SARSTEDT公司;
硝酸:優(yōu)級純;
磷酸氫二銨:99.99%,阿拉丁試劑(上海)有限公司;
鎘標準溶液:1 000 mg/L,國家有色金屬及電子材料分析測試研究中心;
土壤成分分析標準物質(zhì):編號分別為GSS–9,GSS–14,GSS–22,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
氫氟酸、硝酸鈀、氯化銨:優(yōu)級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測定波長:228.8 nm;燈電流:6 mA;光譜通帶寬度:0.7 nm;讀數(shù)模式為峰面積積分,塞曼背景校正;校準方式為標準加入法。
對石墨爐升溫程序進行優(yōu)化,選擇峰型尖銳,出峰時間在1.0 s左右的灰化和原子化條件,優(yōu)化后升溫程序見表1。
表1 石墨爐升溫程序
配制3 μg/mL的鎘標準使用液,用進樣器依次吸取去離子水稀釋液、鎘標準使用液、化學改進劑、試樣液,總量為38 μL,注入石墨爐后,測定其吸光度,工作站將自動繪制曲線,標準系列測試完成后,根據(jù)預先輸入的樣品質(zhì)量及定容體積,自動計算出試樣中的鎘含量。
準確稱取土壤樣品0.20~0.25 g(精確至0.001 g)于100 mL 離心管中,用少量水潤濕,加入2 mL硝酸、2 mL氫氟酸混勻,于130℃電熱板上加熱50 min,中間搖動2次。冷卻至室溫后,用去離子水轉(zhuǎn)移至50 mL離心管,定容至標線,以5 000 r/min離心5 min,取上清液按上述工作條件進行測定,同時做試劑空白。
常規(guī)的混酸消解需使用鹽酸、氫氟酸、高氯酸等試劑,并反復補加消煮,消解完成后再趕酸。本試驗考慮到土壤有機物含量較少,僅使用氧化作用強的硝酸作為主要消解試劑,加入氫氟酸以破壞礦物晶格[4],在加熱回流的作用下不需要完全消解,鎘元素即可有效溶出,無需趕酸,稀釋定容后可直接測定。比較了消解30,50,70 min的處理效果,結果表明,消解50 min時,剩余殘渣即較少,消解70 min改善不大,因此消解處理50 min,殘渣通過離心進行分離,這種半消解的方法減少了酸的種類和用量,縮短了處理時間。
石墨爐法測定復雜樣品時,由于試樣的基體效應、原子化效率、背景干擾等物理化學效應,外標法的標準溶液很難與基體匹配,難以實現(xiàn)準確測定[5]。由于試樣只經(jīng)過半消解,基體較復雜,使用標準加入法可以自動進行基體匹配,校正樣品基體的干擾,結合塞曼效應背景校正和石墨爐平臺技術,可準確定量。
加入化學改進劑可以消除或降低共存組分的干擾。試驗考察了磷酸氫二銨、硝酸鈀、氯化銨等化學改進劑對測定的影響。結果表明,磷酸氫二銨的背景較高,不宜采用。氯化銨及硝酸鈀具有相似的性能,背景值較低,峰型良好,均可作為基體改進劑?;w改進劑的用量在5,8,10 μL時進行了比較試驗,加入8 μL基體改進劑時重現(xiàn)性及靈敏度均較好,因此選擇基體改進劑的用量為8 μL。
在標準加入法中,第一個添加質(zhì)量濃度約為本底含量的2倍為宜[6]。資料表明,我國部分省區(qū)土壤中鎘元素背景值為0.045~0.13 mg/kg[7]。試驗中以不同含量的試樣為本底考察添加的線性范圍,最大質(zhì)量濃度點的吸光度在0.18以下時,吸光度與質(zhì)量濃度呈線性關系,可根據(jù)試樣本底含量靈活調(diào)整添加濃度。鎘標準溶液在0~3.0 μg/L范圍內(nèi)進行添加,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0,0.8,1.2,1.8,2.4,3.0 μg/L。以吸光度(Y)為縱坐標,鎘質(zhì)量濃度(X)為橫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得標準曲線回歸方程為Y=0.029 62X,相關系數(shù)r=0.998 6。
在上述試驗條件下,用產(chǎn)生0.004 4吸光度的質(zhì)量濃度作為儀器檢出限,則儀器的檢出限為0.1 μg/L。當取樣為0.25 g,消解定容至50 mL測定時,得到方法的檢出限為0.02 mg/kg。
采集2種不同土壤樣品,按實驗方法平行測定5次,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實際樣品測定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為3.93%~5.30%,表明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表2 精密度試驗結果
采用所建方法及國標方法GB/T 17141–1997 《土壤質(zhì)量鉛、鎘的測定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對土壤標準物質(zhì)進行測定,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本方法與國標法的測定結果基本一致,均符合標示值的要求。
采用濕法快速消解–標準加入法測定土壤中的鎘,通過加熱使鎘元素快速溶出,克服了以往操作復雜費時,試劑消耗量大,開放式加熱消解產(chǎn)生大量有害氣體的缺點。該法具有樣品消解快速,分析過程簡便,檢出限低等特點,適用于土壤中鎘含量的快速檢測。
表3 比對試驗結果(n=3)
[1]宋波,陳同斌,鄭袁明,等.北京市菜地土壤和蔬菜鎘含量及其健康風險分析[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6,26(8): 1 343–1 353.
[2]邢軍,馬榮平.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土壤中鎘和鉛[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12,48(11):1 369–1 371.
[3]US EPA Method 3052 Microwave Assisted Acid Digestion Of Siliceous And Organically Based Matrices[S].
[4]鄧華,許丹丹,李明順,等.不同消解方法分析土壤中重金屬含量的比較[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8(3): 80–83.
[5]趙新建,吳和平,曹云松,等.標準加入法測定生態(tài)水泥中的重金屬[J].環(huán)境保護科學,2013,39(4): 114–119.
[6]鄧勃.應用原子吸收與原子熒光光譜分析[M].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 25.
[7]滕葳,柳琪,李倩,等.重金屬污染對農(nóng)產(chǎn)品的危害與風險評估[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