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志遠
卷首語 畏紀知止 方為正道
譚志遠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到今天已走過了94年的崢嶸歲月。94年里,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譜寫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壯麗篇章,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回望中國歷史,幾千年的封建統(tǒng)治沒能拯救勞苦大眾于水深火熱之中,即使近代無數思想上的先行者不斷維新、變法、革命,最終也沒能改變中國的舊貌。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預示著中國從此開啟了歷史的新紀元。從全面抗戰(zhàn)到內戰(zhàn)爆發(fā),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共產黨在探索中成長,在改進中變強。
在黨的發(fā)展歷程中,也曾出現過路線方針的錯誤,也曾出現過貪污和腐敗典型。但黨始終能從自身尋找產生問題的原因,始終能在歷史中總結經驗和教訓。
縱觀中國歷朝歷代,均有可以逾越法律朝綱的“幸運兒”,或立世勛爵位的“不死之身”,或持橫行無過的“免死令牌”。這些特權的擁有,不但是封建社會統(tǒng)治階級得以炫耀的資本,更是極想納入囊中的“至寶”。
然而,當黨中央高調宣布;“腐敗沒有‘鐵帽子王’,反腐敗絕不封頂設限?!蔽尹h以鐵腕反腐的行動向世人證明:中國共產黨不設“特權勛爵”;沒有“免死令牌”;更沒有“鐵帽子王”!中國共產黨敢于直面問題、糾正錯誤;勇于從嚴治黨、捍衛(wèi)黨紀;善于自我凈化、自我革新。
十八大以來,中央加大反腐力度,“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边^去兩年,我黨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深沉的使命憂患感和頑強的意志品質,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使那些新時期喪失了黨性原則,敗壞了黨的形象,影響了黨純潔性和先進性的敗類受到了嚴懲。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這是民心所盼,眾望所歸?!疤煜轮畡?,常系民心。民心順,一順百順,一順百興?!蔽尹h始終堅持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深入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毛澤東時期,古田會議上毛澤東就提出了從思想上建黨的方針,強調黨員不僅要在組織上入黨,更要在思想上入黨。這一重要思想,對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成為抗日戰(zhàn)爭時期黨建工作的三大法寶之一。民主革命勝利前夕,毛澤東把執(zhí)政全國政權生動比作為“進京趕考”,他提醒全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共產黨人,關于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重要理論探索和實踐,為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的先進性建設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我黨又在“十三大”制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強調“以嶄新的姿態(tài),站在改革和現代化建設的前列”。“十四大”以后,中央提出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積極探索在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保持和發(fā)展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新辦法和新途徑?!笆蟆币院?,又提出科學發(fā)展觀的重大戰(zhàn)略思想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任務,強調要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發(fā)展觀,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fā)展、生活富裕、生態(tài)良好的文明發(fā)展道路,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fā)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面對嚴峻的政治局勢,從反腐入手,進一步完善黨的建設。從狠抓“四風”問題,到努力讓紀律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再到巡視利劍高懸、形成持續(xù)震懾,中國共產黨第五代領導集體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態(tài)度十分堅決,措施相當有力,成效非常顯著,黨風政風一新,黨心民心振奮。
中國共產黨的94年,是始終保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確保走在時代前列的94年;是始終堅持自我完善,銘記“畏紀知止、方為正道”之理,彰顯“偉大、光榮、正確”的94年,是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壯麗篇章,帶領中國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