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永飛
太歲頭上動土
◆ 劉永飛
小張和局長住一個小區(qū)的同一棟樓,不同的是局長住頂層復(fù)式,面積200平方米,小張住地下室,面積5平方米還不足。小張是這棟樓的清潔工,他工作時能偶爾遇到上下班的局長。局長很和藹,總是先跟他打招呼,局長說,你好,他趕緊說,您好,多半是他的話出口,局長已跨進(jìn)電梯。
小張最近有了心事。他不止一次地給同事說起自己的心事,他說,他真希望自己的兒子能來城里的幼兒園讀書,可是他問了好幾家,都說招滿了??粗思业暮⒆託g歡喜喜地去報名,然后蹦蹦跳跳地背著個花花綠綠的書包回來,他心里就難受。
同事們都是平常人,愛莫能助,只能表示同情。這一日,小張又跟同事訴說心事,有個同事笑著說:“你不是跟局長住一棟樓嗎,也算鄰居了,找他試試呀,說不定就成了呢?!闭f者無心,聽者有意,小張還真把局長當(dāng)救命草了。
此后,小張?jiān)诰珠L門口打掃衛(wèi)生的時間長了,更認(rèn)真了,尤其是上下班時間,他期待能跟局長來個“偶遇”。但他不傻,他知道局長給他主動招呼,不過是個習(xí)慣性的禮貌而己,而骨子里的冷漠他還是能夠感受得到的。可是,為了孩子,每個父親都是勇敢的,他豁出去了。
這一天,他正撅著屁股用指甲摳一處地縫里的小土塊,局長家的門開了。小張慌忙起身,向局長恭恭敬敬地問好,局長還了禮走向電梯?!熬珠L?!彼跞醯睾傲艘宦暎么蹙珠L聽到了。局長停下腳步回過頭,和藹地看著他,“你在跟我說話?”局長問。他覺得自己的臉火辣辣的,他吭哧半天,說得辭不達(dá)意,好在局長聽明白了。局長說:“現(xiàn)在入園確實(shí)難,全國都一樣,我?guī)湍銌枂柊?,不過不一定成。”小張一個勁兒的鞠躬致謝,局長下樓后,他摸了一下額頭,全是汗。
大約一星期后,局長進(jìn)電梯前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喊住他,局長說:“那個誰?”小張一聽噌地立起身來。局長說:“孩子上幼兒園的事兒定了,就在隔壁,跟我孫子一個班?!毙堃宦?,感激得不知道說什么好了,就差給局長下跪了。他知道,隔壁的幼兒園專為這個高檔小區(qū)配套而建,好多有錢人買這里的房子都是奔著這所幼兒園來的。他真沒想到自己的孩子也能在這么好的幼兒園讀書,這一切都要感謝局長,從此,他在局長門口干活更賣力了。
小區(qū)有個游樂場,局長常帶孫子來這里玩耍,這孩子喜歡叉腰或背手,說話時喜歡對說話的對象指指點(diǎn)點(diǎn),大家背后都叫他“小局長”?!靶【珠L”喜歡發(fā)號施令,有時他會一手叉腰一手指著別的孩子說:“都給我過來。”起初沒人理睬他,各玩各的,“小局長”就生氣了,別人用沙子堆城堡,他一屁股坐在別人的城堡上,別人玩汽車,他拎起來丟向遠(yuǎn)處,如有孩子反抗,他們的父母就趕緊過來訓(xùn)斥自家的孩子。日子一久,孩子們就忘記反抗,任“小局長”指揮。
不知道哪一天,游樂場來了個皮膚黝黑的鄉(xiāng)下孩子。這孩子起初只是遠(yuǎn)遠(yuǎn)地看別的孩子玩兒,后來,看到別的孩子的玩具車跑到遠(yuǎn)處,他會給人家撿回來,有的孩子尿了尿提不起褲子,他會上去幫忙,孩子們漸漸對他有了好感,開始圍著他玩。這樣一來“小局長”不開心了,又叉腰說:“你們統(tǒng)統(tǒng)給我回來。”孩子們起初不太愿意,可是他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就急了,說:“過來呀,快點(diǎn)過來呀!”孩子們才不情不愿地回到“小局長”身邊??墒恰靶【珠L”不罷休,抬起的手仍不肯放下,他要那個鄉(xiāng)下孩子也過來,可那孩子根本不理他,“小局長”就毫不客氣地上前給了他一拳,那孩子一個趔趄,很快,也毫不客氣地還了一拳。這一拳非同小可,只見“小局長”撲通一聲坐在了地上,“小局長”順勢一臥,就哇哇地哭起來了。其他人趕忙上前攙扶、撫慰,局長說:“小孩子家家的不要緊。”
此后,孩子們開始圍著鄉(xiāng)下孩子玩兒,“小局長”成了孤家寡人,不僅如此,那孩子看到“小局長”手叉腰,就到他跟前說,把手放下,“小局長”乖乖地把手放下,引得孩子們一陣哄笑。這孩子顯然受到了鼓舞,他說:“給我趴下!”“小局長”又乖乖地趴下,鄉(xiāng)下孩子抬腿就騎了上去,駕駕,趕牲畜般向“小局長”的屁股上拍兩下,孩子們笑得前仰后合。胯下的“小局長”突然覺得這是件很好玩的事兒,于是更加賣力地“奔跑”起來,還時不時地朝鄉(xiāng)下孩子來個仰天嘶叫,一臉的諂相。這下家長們?nèi)珮妨?,只有局長臉色陰沉。
正在這時,小張慌慌張張地跑來了,只見他拎起鄉(xiāng)下孩子就是一陣“噼里啪啦”,孩子頓時鬼哭狼嚎起來,原來這孩子是小張家的。
這兩天,小張對“小局長”受辱事件滿懷愧疚,他想找個機(jī)會當(dāng)面向局長道歉。就在這天的上午,他突然接到了幼兒園的電話,放下電話的他久久沒有言語,然后,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般一下子頹坐在了床沿上。
發(fā)稿編輯/浦建明
插 圖/魯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