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撫寧縣留守營學區(qū)官莊中學066300)
關于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探討
張翮銳
(河北省撫寧縣留守營學區(qū)官莊中學066300)
閱讀是人類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是學生所必須具備的重要語文素質。初中階段正是學生閱讀的“黃金階段”,肩負著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重要責任。但是長期以來,受傳統(tǒng)教學觀的影響,閱讀教學被邊緣化,以教師的講解分析代替了學生的閱讀,使學生失去了閱讀的機會,失去了提高能力的重要機會。因此,加強閱讀教學,提高學生閱讀水平這是擺在廣大語文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閱讀是學生、教師與教材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這為閱讀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筆者現(xiàn)對如何來提高學生閱讀水平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學生的閱讀活動并不是單獨的智力活動,而是以興趣為代表的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共同參與的過程,并且非智力因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梢哉f所有智力方面的都依賴于興趣。在閱讀中學生只有感興趣,喜愛閱讀,才能主動閱讀,在閱讀中吸取養(yǎng)分,陶冶情操,提升情感,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要變枯燥的閱讀為快樂的閱讀。
(一)語言激勵
語言是一門藝術,語文學科更是藝術中的藝術。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運用生動幽默而富有感情的語言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以語言來吸引學生、激勵學生,進而讓學生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這要求教師要改變以往單一的語調與語氣,要學會運用不同的語氣與語調,運用肢體語言來增強語言的藝術感染力,進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機。
(二)故事引領
故事是學生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因此,我們可以以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讀的意愿。如我們可以介紹作者的趣事、內容梗概或是截取精彩片段繪聲繪色的講解,這樣自然就可以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帶領學生展開富有興趣的閱讀。
(三)輕松閱讀
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閱讀總是附帶許多的訓練作業(yè),這樣會加重學生的負擔,讓學生望而生畏,為了閱讀而閱讀。為此我們展開輕松的閱讀,盡情地享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這樣才能讓學生對閱讀更感興趣,更有動力
新課改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以教師的行為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這對閱讀的主體作了明確的闡述。學生不是信息的被動接收者,不是機械地接受讀的結果,而是閱讀的主體,是閱讀的主人。只有學生以主體身份來展開閱讀,才能透過文字,與生活、與情感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真正地走進文本,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方能實現(xiàn)個性化閱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放手,給予學生更多的閱讀權,讓學生展開主體閱讀。
在教學中不要以教為主線,而是要以讀為主線,讓學生展開充分而深入的閱讀。首先讓學生略讀,了解文章大意,對文章整體感知。通過精讀來細細品味,逐字逐句展開分析,來感受詞語的生動準確精練,體會文中人物形象的高大、品質的高貴。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問題,學生通過閱讀就可以自主解決。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少講精講,只在必要處、關鍵處給予點撥與指導,而將教學的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默讀、精讀,讓學生進行流利而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展開主動而充分的閱讀,確立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這樣學生的閱讀水平、鑒賞水平才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想象是思維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習更是有著重要的作用。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動著進步,想象才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象是學好語文、有效閱讀的關鍵,同時在閱讀中也可以促進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文章是作者用文字來描寫生活與情感進行藝術加工而成。那么,閱讀就是一個通過想象來還原生活、再現(xiàn)生活、高于生活的思維過程,正是在想象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實現(xiàn)語言的內化。故而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插圖、圖片以及音頻、視頻等資料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直觀而形象的教學情境,以此來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引發(fā)學生的想象,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充分運用頭腦中所存儲的相關知識與生活經驗來展開豐富的想象與聯(lián)想,通過想象來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世界,身臨其境,這樣才能真切感受文本的人物、情感與意境,才能深入地理解文本,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我們要堅持課內學方法,課外求發(fā)展的教學理念,將課堂閱讀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讓學生展開大量的閱讀,在豐富的閱讀中來豐富學生的語言素材,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一)課堂閱讀學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教材課文的作用,以此為例子,滲透閱讀方法的教學,讓學生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掌握基本的知識的同時,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閱讀并不是單純的字面意思,而是要根據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結合作者的生活來展開認真而主動的思考,這樣才能透過文字,深入體會文中所描繪的情感與意境,才能體會主題的深刻、構思的巧妙等。同時還要讓學生學會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不同的閱讀材料來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
(二)課外閱讀求發(fā)展
課外有著更為廣闊的閱讀空間,這正是開闊學生閱讀視野的重要途徑。現(xiàn)代教學非常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作了明確而具體的規(guī)定。一方面讓學生完成所指定書目的閱讀。這些書籍非常適合學生的閱讀,對學生的課內學習、文化修養(yǎng)等具有重要作用,我們要安排學生保質保量地完成這些推薦書目的閱讀。另一方面還要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如有的學生喜歡科普類,有的喜歡故事類,而有的學生喜歡散文。讓學生自由選擇,可以滿足學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引導學生展開快樂的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發(fā)揮特長,在閱讀中不斷汲取知識的養(yǎng)分,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知識面、修養(yǎng)等的全面發(fā)展。當然為了更好地閱讀,我們還要做好指導與監(jiān)督工作。可以安排固定的時間讓學生交流閱讀心得、體會與方法,也可以讓學生寫成書面文字。這是閱讀的延伸與拓展,是一次情感升華、知識提升的過程。
總之,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并不是短期就可以見成效的,而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我們要有目的、有計劃的展開,制訂整個初中階段的閱讀規(guī)劃,落實于不同的年級段,循序漸進,這樣才能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整體提高,讓學生愛上閱讀、樂于閱讀,在閱讀中享受心靈上的洗滌、情感上的提升、性情上的陶冶,讓閱讀成為學生的精神食糧,成為學習與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