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就業(yè)壓力和社會競爭的不斷加劇,實習成為突破這一難關的重要的突破口,但是大學生在實習期間勞動權益卻得不到保障。本文旨在探討如何保護大學生在實習期間的勞動權益,對高校實習生權益受到侵犯的現(xiàn)狀進行總結和分析,就目前的情況而言,保障大學生實習期間的勞動權益,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制度,并且在這基礎上努力構建大學生實習的網絡體系。其次就是完善大學生實習期間實習單位的實習運作機制。
關鍵詞:大學生;實習期;勞動權益;法律保障
中圖分類號:G64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5)35-0188-02
作者簡介:胡敏(1992-),女,漢族,四川成都人,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4級法律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經濟法。
一、緒論
近年來,伴隨著高校的擴招,畢業(yè)生人數也隨著激增。在如此嚴峻的就業(yè)形式下,實習就成為了大學生就業(yè)前的“練兵場”,在實習期間大學生不僅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也能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快速的適應社會環(huán)境。各高校全面貫徹執(zhí)行第三次全國教育會議的指示,提升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這些能力對于大學生的素質的培養(yǎng)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實習就成為了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法律的缺位使得大學生在實習期間的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大學生在實習期間遭到企業(yè)的欺壓,卻沒有途徑可以維護自己的利益。比如在實習期間的上下班途中,如果大學生的權益受到了侵害,又該怎樣保護大學生呢?《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guī)定了視為工傷的情況以及第十五條規(guī)定了視同工傷的情況,但是基于大學生實習期間勞動關系的不明朗,使得大學生無法依據十四條和十五條來保障自己的利益。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現(xiàn)行的法律體系對大學實習生的勞動權益保護尚處于空白階段,還無法給予他們完善的法律保護。大學生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重要職責,我們應該重視他們在實習過程中的權益受損的問題,在法律上對其所享有的勞動權、實習權和社會保障權進行確認和保障,全面保護其勞動權益。
二、大學生實習期間勞動權益保護現(xiàn)狀
(一)大學生實習期概念
1.實習制度的來源以及概念
2006年國家六部委,聯(lián)合下發(fā)了《關于建立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見習制度的通知》,并啟動實施了“千家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見習示范基地建設計劃”。①通過政策引導,使接納大學生實習成為每個實習單位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國外用人單位普遍實行的“實習生制度”,是一種對用人單位和實習生都有益的人力資源制度安排。實習指在實踐中學習,大學生實習則是指大學生投身到實踐中,將自己所學的專業(yè)知識應用到實踐,并在實踐中獲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識。大學生在實習中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也得到了相對的鍛煉。
2.實習制度的意義
實習與《勞動法》中的試用期不同,也與行政、事業(yè)單位在人事制度中的見習期不同,是指學生在校期間,到單位的具體崗位上參與實踐工作的過程,是以達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和更好地學習理解科學文化知識為目的。實習屬于教學過程的一部分,實習生與學校之間存在教育管理關系,大學生的檔案等個人履歷文件也放在學校,接收實習生的單位與實習大學生并未建立《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關系。通過上述的論述,我們可以知道實習對于大學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要把握好實習的時間,爭取在實習期間能夠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而筆者認為大學生在實習中應該認為是“勞動者”,《勞動法》認為達到法定的年齡并且具有勞動能力,以從事社會勞動來取得生活來源的自然人,為勞動者。不言而喻大學生實習是符合這三個要件的,應該將大學生認為是勞動者,成為勞動關系的主體。
(二)大學生實習期的勞動權益受到侵害的表現(xiàn)
據國內某人力資源網對大學生實習情況的調查顯示:9成以上的大學生會遭到過實習期間的權益受到侵害,46%的大學生自述在實習期有上當受騙的情況,27%的學生在實習期間沒有與實習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且在調查中也顯示出來大學生權益受損的前三位:無故辭退、被迫加班、克扣工資。90%的學生在面對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會選擇放棄自己的權益。②筆者認為大學生實習期間勞動權益受到侵害的主要表現(xiàn)有三個:
1.無故延長試用期
大學生實習期間無故的辭退大學生或者無故延長大學生的試用期,《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明確規(guī)定了試用期,在勞動合同期限中規(guī)定試用期,可以保障勞動者以及用人單位在試用期內雙方選擇,但是對于試用期的長短國家是明確規(guī)定的,在大學生實習期間用人單位無故的延長試用期,顯然侵害了大學生的利益。大學生在實習期間并未與企業(yè)簽訂勞動合同,企業(yè)隨意的延長大學生實習時間,顯然侵害了大學生的權益。
2.最低的生活水平得不到保障
實習期的大學生的沒有享有國家的待遇,最低的生活水平不能得到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國家對收入低于當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標準的人口給予一定現(xiàn)金資助,以保證該成員基本生活所需的社會保障制度。但是實習期間的大學生往往是處于劣勢的地位,工作的同時卻得不到應該有的回報。
3.實習生并未與企業(yè)簽訂勞動合同
實習生并未與企業(yè)簽訂勞動合同,在發(fā)生工傷等侵權的事件后,大學生的利益得不到法律的保護,這是大學生實習期間勞動權益得不到保護的最主要的問題。大部分的企業(yè)不愿意與實習生簽訂合同,而同時實習生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能夠得到鍛煉也不要求企業(yè)簽訂勞動協(xié)議。這樣大學生的勞動權益在自身的漠視和企業(yè)的淡化下變得十分脆弱,在真正的事件發(fā)生后后悔已經晚了。
(三)大學生實習期間勞動權益侵害的原因
大學生實習期間勞動權益受到侵害的原因筆者認為主在三方面:
1.社會層面的原因
社會層面來說現(xiàn)如今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大學生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伴隨著高校的擴招,大學生面臨著“供大于求”的局面。“最難就業(yè)季”成為了每年六月的標志。在這樣的狀況下,很多大學生為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不免加入了實習的陣營,為以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2.大學生自身的原因
從大學生自身來說面臨著巨大的就業(yè)壓力,大學生們不得不在“最難就業(yè)季”來臨之前,加入實習的大軍從而保證自己以后能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更好展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墒敲つ康募尤雽嵙暎跊]有了解自身優(yōu)勢與劣勢的情況下,甚至沒有了解公司的情況。這樣就加大了大學生實習的風險。同時大學生在實習期間自我維權意識低,甚至不愿意通過法律的途徑來維護自己的額權利。
3.從企業(yè)方面的原因
從企業(yè)層面來說企業(yè)的發(fā)展,往往希望付出小的成本,取得大的回報。大學生在實習之初,往往成為廉價的勞動力,很少公司愿意與實習生簽訂勞動合同。并且故意壓低實習生的工作,隨意延長試用期。大學生受到傷害時,因為沒有簽訂合同,也沒有相關的依據,不能得到相關的工傷待遇。
(四)大學生實習期間勞動權益保護的現(xiàn)狀
在國際上,對于大學生實習期間的勞動權益保障中,很多的法律將大學生作為了勞動者,將其納入醫(yī)療保障體系,將學生納入職業(yè)傷害保險覆蓋范圍。而我國大學生實習期間的權益保護還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可直接適用,大學生實習期間合法權益易遭受侵害而相關法律缺位。我國并沒有將大學生實習期間當成真正的勞動者,現(xiàn)階段中國對于大學生在實習期間的法律保護屬于法律空白,大學生在實習期間應工作原因發(fā)生工傷,醫(yī)療事故等,怎樣來保護呢?關于大學生權益保護的研究有利于保護大學生在實習期間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勞動立法,使得大學在遭到權益侵害時可以及時有效的維護自己的利益。據調查,將近30%的大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勞動權益侵害,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是選擇忍氣吞聲。這些數據凸顯出了在大學生實習期間勞動權益不斷遭到侵害的情況下,如何加強大學生實習期間的勞動權益保護已經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三、如何保護大學生實習期間的勞動權益
大學生在實習期間往往是處于弱勢的地位,被迫辭職,克扣工資成為大學生在實習期間最大的障礙。筆者認為我們在保護大學生實習期間的權益時,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建立實習法規(guī)
國家應該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法規(guī)來保障大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勞動權益。現(xiàn)階段,法律的缺位很難在大學生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及時有效的保障大學生的利益。往往大學生在實習期間是處于弱勢的地位,延長試用期,克扣工資的情況屢見不鮮。所以健全法規(guī)對于保障大學生實習期間的勞動權益是至關重要的。
(二)完善監(jiān)督機制,促使企業(yè)在大學生實習期間與其簽訂勞動協(xié)議
大學生實習期間無法維護自身的權益的根源就在于企業(yè)沒有與大學生簽訂實習協(xié)議,在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他們沒有維權的憑據,這樣他們的權益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維護。大學生與企業(yè)簽訂勞動協(xié)議,大學生勞動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就能有據可尋,并且能夠證明大學生與企業(yè)是存在勞動關系,這樣大學生在實習期間受到權益的侵害如上下班途中發(fā)生交通事故則可以定性為工傷。大學生簽訂勞動協(xié)議有利于大學生實習期間勞動權益的保護。同時高?;诖藙趧訁f(xié)議,可以幫助學生在實習期間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維護學生的利益。
(三)加強大學生的維權意識,對大學生進行普法教育
大學生在自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作為弱勢的一方,大學生在自身的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最主要的表現(xiàn)為害怕維權,不主動積極的維護權益,甚至是放棄維權。大學生維權意識的淡薄更是使得企業(yè)為取得高額的利潤,更加的有恃無恐。
從大學的方面說,我們應該明確大學生與高校之間的權利義務,以及大學生與單位。單位與高校之間的權利義務,在這樣明確的權利義務的引導下,大學生在受到權益侵害的時候能夠憑借自身所擁有的權利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同時企業(yè)在實習生違約的情況下也能維護企業(yè)利益。高校作為中間人應該竭盡全力的維護大學生的利益。從大學生自身來說,大學生應該積極學習勞動法律知識,并且在自身的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應該主動的保障自己的利益。
(四)完善實習生的報酬機制,構建實習的網絡機制
實習生的報酬,國家的相關法律并未有一個硬性的規(guī)定。有些單位會提供一定的補助,但是這并不等同于工資。還有很多單位要向前來實習的學校和學生收取一定的實習費用。所以,我們應該建立一個合情合理的報酬制度。不能讓大學生付出了勞動,卻得不到報酬。而網絡機制的建立,對于大學生在實習期間的保護是必不可少。
將大學生的實習信息發(fā)布到網上,既可以監(jiān)督大學生在實習期間的工作情況,同時還可以作為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同時網路輿論對于用人單位的監(jiān)督,在一定程度上也督促用人單位規(guī)范其行為。
[ 注 釋 ]
①葉建華.試論大學生實習期間的權益保障[J].九江學院報,2008.
②程萬琛.大學生實習期間的權益保障研究[J].法制晚報,2013.
[ 參 考 文 獻 ]
[1]楊超.大學生實習期間權益保護問題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2.
[2]陶書中,王佳利.大學生實習期間權益保障問題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06(6).
[3]吳義太,鄧有蓮.大學生實習期間權益保護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0 (7).
[4]劉惠芹.大學生實習權益的法律保障原則初探[J].法學研究,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