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陽 劉峰娟,2 王玉紅 朱春麗 黃文書 馮作山,2
(1.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藥學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2.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林學與園藝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綠色葡萄干生產(chǎn)國,中國葡萄干主要產(chǎn)自新疆吐魯番地區(qū),其特色產(chǎn)品為無核白葡萄陰干的綠葡萄干。目前新疆綠葡萄干的生產(chǎn)均是采用傳統(tǒng)的晾房陰干的,干燥時間長達30~40d左右[1]。但新疆地區(qū)的無核白葡萄采收期時間很短,且量非常大,所以要求制干的時間不宜過長。針對這些問題,劉一健等[2]提出了用自制的混聯(lián)式太陽能果蔬干燥設備干燥無核白葡萄,其主要通過太陽能集熱板對空氣加熱,使空氣的溫度升高,加快了干燥的速度。使用太陽能干燥設備的干燥時間從傳統(tǒng)自然晾房的45d縮短至15d,大大縮短了干燥周期;楊文俠等[3]對氣體射流沖擊干燥制干進行了研究,給一些太陽能光熱資源不足的葡萄產(chǎn)區(qū)提供了可行方案;吳繼紅等[4]研究了無核白葡萄干制過程中微波處理的作用,不僅大大縮短了干制時間,也明顯改善了葡萄干的質(zhì)量;Pangavhane等[5,6]綜述了各種應用于葡萄干制的太陽能干燥機的原理和構造,并對葡萄干制試驗和太陽能自然干制設備進行了優(yōu)化設計,使葡萄的干制過程能夠得到有效控制,產(chǎn)品質(zhì)量、干制效率和干制周期顯著提高。采用工業(yè)化干燥技術對葡萄進行脫水,既能縮短制干時間,打破地域限制,還能提高葡萄干的產(chǎn)量和衛(wèi)生質(zhì)量。
熱風干燥是一種簡單,經(jīng)濟,易于推行的機械干燥方法。在干燥物料時通常使用熱風循環(huán)烘箱,熱風在熱風循環(huán)烘箱箱內(nèi)循環(huán),熱效率高,節(jié)約能源,烘箱內(nèi)設有可調(diào)式分風板,物料干燥均勻,且適用范圍廣,可干燥各種物料,具有投資低、管理方便等優(yōu)點,是一種通用的干燥設備[7]。用熱風干燥果蔬已有大量報道,張利娟等[8]研究了熱風干燥對無核白葡萄總酚和抗氧化性的變化,張英麗等[9]研究了無核白葡萄經(jīng)過熱風干燥后的品質(zhì)。綠色的葡萄干是新疆特有的葡萄干品種,以往采用機械化烘干綠色葡萄,其干燥溫度多為50~80℃,由于溫度較高,不適合加工綠葡萄干。徐飛等[10]對菠蘿蜜的研究結果表明,抗壞血酸隨著溫度升高,含量在降低;李煥榮等[11]對紅棗熱風干燥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相對較低的干制溫度,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營養(yǎng)成分的損失。本研究根據(jù)新疆吐魯番地區(qū)的晾房溫度的變化,擬采用熱風循環(huán)烘箱在30~45℃進行無核白葡萄熱風干燥,探討較低溫度的熱風干燥對無核白葡萄品質(zhì)的影響,為熱風干燥綠色葡萄干的工藝控制提供理論依據(jù)。
無核白葡萄:摘自吐魯番葡萄果園,品質(zhì)成熟,健康、無病蟲害及腐爛果。果實色澤碧綠、大小均勻(直徑(9.8±1.03)mm;長度(14.00±1.12)mm),可溶性固形物質(zhì)量分數(shù)為(21.55±1.35)%,含水率為(80.97±0.42)%。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TU-1810型,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
高速冷凍離心機:TGL-16G型,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
超聲波清洗器:SK2200H型,上海科導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電子天平:FA2104N型,上海民橋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電熱恒溫恒濕干燥箱:CS101型,烏魯木齊電器設備制造廠;
2,6-二氯靛酚鈉:優(yōu)級純,上海如吉生物科技;
氫氧化鈉:分析純,天津市光復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甲醇:分析純,天津市福晨化學試劑廠;
福林肖卡:優(yōu)級純,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
1.3.1 熱風干燥 在前期預試驗中,將無核白葡萄分別在溫度30,35,40,45℃,相對濕度<20%,風速1m/s及溫度30,35,40,45℃,平均相對濕度45%,平均風速0.5~2.0m/s條件下進行干制。結果發(fā)現(xiàn)溫度40℃,相對濕度<20%,風速1m/s干燥的葡萄干褐變度最低,干制時間較快,干制效果最好。因此,本試驗選取脫水組工藝條件:熱風處理溫度40℃,相對濕度<20%,風速1m/s。葡萄脫水失重達到80%時結束脫水,在此過程中葡萄失重10%,20%,30%,40%,50%,60%,70%,80%時取樣,測定各項指標,每個處理重復3次。
1.3.2 品質(zhì)指標測定
(1)水分含量:按照GB 5009.3—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水分的測定》方法測定;
(2)抗壞血酸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法測定[12];
(3)可滴定酸:采用酸堿中和滴定法[13],以酒石酸計;
(4)總酚含量:樣品處理采用超聲輔助法[14]。準確稱取3.00g葡萄,用30mL經(jīng)過酸化的甲醇溶液(1mol/L HCl—甲醇—水體積比1∶80∶19),在100W、25℃功率條件下超聲輔助提取30min,然后8 000×g 4℃低溫離心15min,收集上清液,重復2次,合并提取液。樣品測定采用福林—肖卡法[15]。取50μL的提取液,加入2.5mL稀釋10倍的福林肖卡試劑和2mL(7.5g/100mL)的碳酸鈉溶液,混勻,搖勻,在45℃條件下避光反應15min后于765nm波長處比色測定其吸光度,以沒食子酸為標準物質(zhì),結果以沒食子酸當量(GAE)表示(mg GAE/g·DW);
(5)褐變度[16]:樣品按1∶10(質(zhì)量比)加蒸餾水,4℃勻漿后,于4℃10 000×g下離心20min,取上清液在420nm處測吸光度,以A420表示褐變度,以蒸餾水作對照;
所有指標以葡萄干重進行計算。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統(tǒng)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相關性分析,鄧肯氏多重差異比較,當P<0.05時,表示差異顯著,當P<0.01時,表示差異極顯著。
水分含量是衡量葡萄干燥過程是否完成的主要指標。由圖1可知,30,35,40,45℃溫度處理的水分含量由最初的80.97%分別下降到13.80%,14.41%,14.12%,14.89%。符合NY/T 705—2003《無核葡萄干》中有關葡萄干水分含量規(guī)定要求的標準(≤15%)。
圖1 溫度處理對無核白葡萄水分含量的影響Figure 1 The effect of moisture content for white seedles raisin by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reatment
由圖2可知,30℃溫度處理下的無核白葡萄成干時間最長,為224h;35℃處理次之,為181h;40℃處理為130h;45℃處理成干時間最短,為104h。說明處理溫度越高,葡萄失水的速度越快。
由圖3可知,各處理果實的VC含量呈逐漸下降的趨勢。鮮樣初始Vc含量為14.03mg/100g·DW,隨著葡萄失重的增加,Vc含量逐漸下降;到葡萄失重80%時,30,35,40,4 5℃ 條 件 下VC含 量 分 別 下 降 為2.04,2.34,3.45,1.93mg/100g·DW,其中:45℃條件下 Vc下降最快,40℃條件下Vc下降最慢。由方差分析可得,在失重80%時,40℃處理Vc含量與其它溫度條件處理相比,差異達極顯著水平(P<0.01)。徐飛等[10]對菠蘿蜜的研究結果表明,抗壞血酸隨著溫度升高,含量在降低。這與本試驗的研究結果相一致,說明抗壞血酸含量在干燥過程中是下降的,且40℃溫度處理條件下抗壞血酸含量下降最少。
圖2 溫度處理對無核白葡萄失水速度的影響Figure 2 The effect of Water loss rate for white seedles raisin by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reatment
圖3 溫度處理對無核白葡萄抗壞血酸含量的影響Figure 3 The effect of ascorbic acid content for white seedles raisin by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reatment
可滴定酸是葡萄干的重要品質(zhì)之一,是影響葡萄干風味品質(zhì)的重要因素。由圖4可知,各處理果實的可滴定酸含量均逐漸下降,說明葡萄在干燥過程中有機酸的總量在減少。新鮮葡萄可滴定酸含量為1.68%,葡萄失重80%時,30,35,40,45℃處理的葡萄可滴定酸含量分別下降為1.10%,1.03%,0.98%,1.11%,40℃處理組的可滴定酸含量在各失水階段均為最低。通過分析可知,在失重80%,40℃與45℃處理差異不顯著(P>0.05),與30℃和35℃處理組差異顯著(P<0.05)。李煥榮等[11]對鮮棗的研究結果表明,可滴定酸在干燥過程中的含量不斷降低,這與本試驗的研究結果一致。由圖4可看出可滴定酸的含量雖有下降,但還是較好的保留了葡萄中的有機酸。
酚類物質(zhì)是在植物性食物中發(fā)現(xiàn)的、具有潛在促進健康作用的化合物。酚類物質(zhì)的酚羥基結構對活性氧等自由基具有很強的捕捉能力,這使酚類物質(zhì)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性以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17]。由圖5可知,新鮮葡萄中總酚含量為0.109mg/g·DW,隨著葡萄失重的增加,總酚含量逐漸下降,失重80%時,30,35,40,45℃處理組,其總酚含量分別下降為0.04,0.05,0.04,0.06mg/g·DW。張利娟[18]對無核白葡萄進行熱風干制時,也發(fā)現(xiàn)總酚含量在干燥過程中呈整體下降趨勢。
圖4 溫度處理對無核白葡萄可滴定酸含量的影響Figure 4 The effect of titratable acid content for white seedles raisin by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reatment
圖5 溫度處理對無核白葡萄總酚含量的影響Figure 5 The effect of total phenolic for white seedles raisin by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reatment
在干燥前期葡萄中的總酚含量下降較快,但當失重達到60%后,總酚含量基本不變,在干燥結束時略有上升。這可能是干制過程中酚類物質(zhì)氧化、降解造成一些能與福林酚試劑反應的物質(zhì)生成而導致總酚含量增加[19]。張利娟等[8]對無核白葡萄的研究結果表明,多酚含量呈整體下降的趨勢,這與本文的研究結果一致。說明總酚含量在干燥過程中是下降的。
褐變度能反映出干制過程中葡萄顏色整體的變化趨勢。一般認為,果蔬發(fā)生酶促褐變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果蔬中富含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催化果蔬中的酚類物質(zhì)引起的氧化反應。PPO能催化果蔬中羥基酚到醌的脫氫反應以及游離酚酸的羥基化反應,醌在果蔬體內(nèi)與細胞內(nèi)的蛋白質(zhì)反應或自身縮合,產(chǎn)生黑色素或褐色色素,從而使果蔬顏色發(fā)生變化[20,21]。
葡萄的褐變度隨葡萄失重的增加而增大。由圖6可知,新鮮葡萄的褐變度為0.14,經(jīng)30,35,40,45℃干燥,褐變度均逐漸增加,葡萄失重80%時褐變度分別為0.35,0.32,0.26,0.42。隨著水分不斷脫除,40℃處理褐變度顯著低于其他處理組(P<0.01)。張英麗等[9]對此也進行了研究,得出的結論是30℃溫度條件下無核白葡萄干色澤青綠,而本試驗得出的結論是40℃溫度條件下的褐變度最低,可能是由于本試驗未進行護色處理,或者與葡萄的成熟度有關系。
圖6 溫度處理對無核白葡萄褐變度的影響Figure 6 The effect of browning degree for white seedles raisin by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reatment
本試驗研究結果表明,40℃熱風干燥葡萄褐變程度最低,且能更好保持葡萄抗壞血酸和總酚含量。因此熱風干燥無核白葡萄生產(chǎn)綠葡萄干,40℃熱風處理干制的葡萄品質(zhì)較好。根據(jù)本試驗和前人的研究結果來看,提高熱風干燥溫度可縮短干燥時間,但過高的干燥溫度不利于保持產(chǎn)品的品質(zhì)。由于無核白葡萄受到時間和季節(jié)限制且貯藏時間較短,本試驗沒有對葡萄干的品質(zhì)進行更深入的研究,這是以后需要完善的地方;還要明確葡萄干制過程中的一些標準化操作,如干制前使用促干劑浸泡葡萄的時間以及促干劑的含量等等。
1 張英麗.無核紫葡萄太陽能干燥技術的研究[D].新疆:石河子大學,2009.
2 劉一健,楊洋,王海,等.混聯(lián)式太陽能果蔬干燥設備干燥無核白葡萄的試驗[J].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2009,25(5):28~292.
3 楊文俠,高振江,譚紅梅,等.氣體射流沖擊干燥無核紫葡萄及品質(zhì)分析[J].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2009,25(4):237~242.
4 吳繼紅,葉強,尹波.微波預處理對無核白葡萄自然干制影響的研究[J].食品科技,1998(5):12~14.
5 Pangavhane D R,Sawhney R L.Review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ork on solar dryers for grape drying[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02(43):45~61.
6 Pangavhane D R,Sawhney R L,Sarsavadia P N.Design,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testing of a new natural convection[J].Solar dryer Energy,2002(27):579~590.
7 張亞晶,楊薇.康乃馨熱風干燥特性研究[J].食品與機械,2012,28(1):50~54.
8 張利娟,師俊玲.無核白葡萄熱風干燥過程中總酚與抗氧化活性的變化[J].食品科學,2013,34(5):55~59.
9 張英麗,江英,陳計巒.無核葡萄干燥特性的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9,30(11):72~76.
10 徐飛,谷風林,初眾.熱風干燥條件對菠蘿蜜果肉色澤及品質(zhì)影響[J].食品工業(yè),2013,34(7):32~35.
11 李煥榮,徐曉偉.許淼干制方式對紅棗部分營養(yǎng)成分和香氣成分的影響[J].食品科學,2008,29(10):330~333.
12 李遠志,蔡穎荷,鮑金勇,等.哈密瓜片干燥特性的研究[J].食品與機械,2005,22(4):32~34.
13 李麗梅,李雪梅,關軍鋒,等.北方23個梨品種鮮榨梨汁的理化特性分析和感官評價[J].食品與機械,2013,29(2):44~48,53.
14 Giannopolitis C N,Ries S K.Superoxide dismutases.Occurrence in higher plants[J].Plant physiology,1977,59(2):309~314.
15 劉金串,孟江飛,郭志君,等.膨大處理對紅地球葡萄酚類物質(zhì)及抗氧化活性的影響[J].食品科學,2012,33(5):7~12.
16 趙國建,李桂峰,董周永,等.石榴籽中多酚的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J].西北植物學報,2008,28(12):2 532~2 537.
17 張力平,孫長霞.植物多酚的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J].林業(yè)科學,2005,41(6):157~162.
18 張利娟.葡萄干的抗氧化特性及防褐變工藝研究[D].西安: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3.
19 Louise E,Bennett,Hema Jegasothy,et al.Total polyphenolics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selected dried fruits and relationships to drying conditions[J].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2011,3(2):115~124.
20 吳繼紅,蔡同一.新疆無核白葡萄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3,24(4):35~37.
21 林向東,張騏,李冀新,等.無核白葡萄多酚氧化酶特性研究[J].食品科學,2000,21(1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