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源,張 貴
(經(jīng)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榆次分公司,山西 晉中 030601)
PH13-8Mo鋼是一種采用雙真空冶煉的高強度馬氏體沉淀硬化不銹鋼,其材料為0Cr13Ni8Mo2Al,此鋼的突出特點是強度高,斷裂韌性優(yōu)良,具有良好的橫向力學性能和在復雜環(huán)境中耐應力腐蝕性能。實際生產(chǎn)中為了得到更高的抗腐蝕性能和較好的耐高溫性能,常將PH13-8Mo不銹鋼與其它不銹鋼一同制成雙相不銹鋼。由于這種雙相不銹鋼綜合性能良好,已被廣泛應用于機加工緊固件、飛機部件、核能部件以及石油、化工裝備等各種領(lǐng)域。紡機產(chǎn)品中的部分關(guān)鍵件也采用此類材料,筆者旨在對雙相不銹鋼在紡機類產(chǎn)品機加工工藝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研究,對出現(xiàn)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探討。
PH13-8Mo雙相不銹鋼材料橫向力學性能及抗斷裂韌性好,導致在材料粗加工去除余量時粘性大,極容易與刀片刀尖產(chǎn)生積屑;由于其導熱性能差而隔熱性能良好,在航空石油等領(lǐng)域被廣泛使用,然而在機加工過程中因?qū)嵝圆?、加工熱無法被鐵屑帶走而且過多的集中在刀刃上,使刀片磨損過快。
我們采用進口刀具按照常規(guī)銑削方法加工700mm×160mm×60mm毛坯件時,粗加工余量約為11 000cm3,加工時間約為4h,耗費刀片約為40片(每個刀片4個刀刃);當改為電火花切割時,則因加工時間長、成本高而難以承受,只能采用機加工方法。
加工PH13-8Mo雙相不銹鋼時,常見的刀具失效形式有刀面積屑瘤、崩刃和熱裂紋3種。在保證刀具一定壽命的情況下,熱裂紋失效形式為最佳情況,而積屑瘤和崩刃均屬于不正常失效形式。
在加工過程中,由于刀具切削不輕快則導致摩擦升溫,使工件材料的微粒黏附在刀片上形成積屑瘤,如圖1所示。當積屑瘤脫落時,同時會造成刀刃局部破損形成崩刃,如圖2所示。
圖1 刀具積屑瘤
圖2 刀具崩刃
由于加工區(qū)域溫度變化大,尤其是在斷續(xù)切削時,會在刀刃上出現(xiàn)象梳子一樣的裂紋,熱裂紋形態(tài)如圖3所示。
圖3 刀具熱裂紋
3.1 材料導熱性
從理論上分析,切削時鐵屑帶走熱量最多的是fz的上、下兩個面,當材料導熱性能好時,熱量瞬間可以從fz表面向內(nèi)部傳導,從而帶走大部分機加工熱量;當材料的導熱性能差時,由于熱量只保存在fz的兩個面,所以鐵屑帶走的熱量相同,而鐵屑的體積卻不同,在帶走相同熱量的情況下,5號鐵屑體積最小,如圖4所示。同理,反之在相同鐵屑體積的情況下,5號鐵屑帶走的熱量最多。
圖4 鐵屑體積與熱量關(guān)系
3.2 刀具選用
對圖4分析可知,因主偏角最小的銑刀所產(chǎn)生的薄形鐵屑帶走的熱量最多,所以我們選用主偏角為0°~20°的瓦爾特快進給銑刀,如圖5所示。
圖5 不同主偏角銑刀示意
3.3 刀片表面處理
化學氣相沉積(簡稱CVD),是反應物質(zhì)在氣態(tài)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固態(tài)物質(zhì)沉積在加熱的固態(tài)基體表面,進而制得固體材料的工藝技術(shù)。CVD系統(tǒng)中的化學反應有還原、氧化、水解、熱解等,是在低壓CVD反應器中實現(xiàn)的,是一種不均勻的多相反應。
物理氣相沉積(簡稱PVD),是利用物理過程實現(xiàn)物質(zhì)轉(zhuǎn)移,將原子或分子由源轉(zhuǎn)移到基材表面上的過程,一般有真空中蒸發(fā)沉積、濺射、離子鍍3種將固態(tài)鍍層材料氣化的方法。由于PVD工藝溫度低,不會降低硬質(zhì)合金刀片自身的強度,刀片刃部可磨得十分鋒利,從而降低機床的功率消耗。
因此加工PH13-8Mo雙相不銹鋼時要采用較為鋒利的刀片,所以我們選擇TiAlN和Al2O3組成的PVD多層涂層WSM35和WSP45材質(zhì)的刀片。
4.1 影響刀具壽命的主要因素
4.1.1 工件線速度
線速度對刀片壽命的影響最大。如線速度高于規(guī)定20%,刀具壽命將降低為原來的1/2;如線速度高于50%,刀具壽命將降低為原來的1/5。工件線速度在粗加工和精加工時的參數(shù)應不同,因為粗加工以去余量為主,故線速度要低;精加工以保證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為主,其線速度應高。
4.1.2 切 深
切深對刀具壽命的影響僅次于線速度,每種槽型都有一個比較大的切削范圍。粗加工時,切深盡量加大,以保證最大的余量去除率;精加工時,切深盡量減小,以保證工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質(zhì)量。通常切深不能大于槽型的切削范圍,切深過大則刀具無法承受切削力,會導致刀具崩刃;切深過小時刀具只是刮削和擠壓工件表面,會導致后刀面嚴重磨損,從而降低刀具壽命。
4.1.3 進 給
相比較線速度和切深,進給對刀具壽命的影響最小,但對工件的表面質(zhì)量影響最大。粗加工時,加大進給可以提高余量的去除率;精加工時,降低進給可以提高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在保證表面粗糙度要求的情況下,可以盡量加大進給,提高加工效率。
4.2 不同刀具試驗對比分析
在現(xiàn)場試驗時,美國、瑞典、以色列和國內(nèi)多家刀具供應商,采用玉米銑、90°銑刀、快進給銑刀等多種銑刀進行試驗,加工效果均不理想。我們采用德國制造的瓦爾特90°銑刀和快進給銑刀進行試驗,達到了滿意的效果。試驗加工參數(shù)及結(jié)果分別見表1、表2。
表1 加工參數(shù)推薦
表2 加工結(jié)果對比
由表2數(shù)據(jù)可得出兩個結(jié)論:一是PH13-8Mo雙相不銹鋼使用快進給銑刀是最佳的選擇;二是采用德國進口刀片加工效果更勝一籌。通過此次試驗,我們采用2片德國瓦爾特刀片就能完成以前需消耗40片進口刀片才能完成的加工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5.1 加工強度高、隔熱性能好的雙相不銹鋼零件時,由于材料導熱性能差,以鐵屑盡量小、薄為佳,使同等體積鐵屑接觸空氣面最大以帶走更多的熱量,從而減少殘留在刀刃上的熱量,提高了刀片使用壽命,為此應選用正前角的快進給銑刀。
5.2 由于PH13-8Mo雙相不銹鋼優(yōu)良的斷裂韌性及良好的橫向力學性能,在機加工中黏性較強,所以在切削加工時要有足夠的冷卻液,且最好是內(nèi)冷卻,對切削液濃度也要有一定的要求。
5.3 加工此類材料時,應用PVD刀片性能優(yōu)于CVD刀片,WSM35材質(zhì)刀片優(yōu)于 WSP45材質(zhì)刀片。無論是何種難以加工的材料,只要選對刀具和合理的加工參數(shù),問題就一定能迎刃而解。
[1]卞榮,李亮,何寧,等.低溫微量潤滑高速銑削PH13-8Mo刀具磨損試驗研究[J].工具技術(shù).2009,43(7):14-17.
[2]王臣,趙坤.不銹鋼的機械加工特性和方法探討[J].裝備制造技術(shù),2011(6):193-194.
[3]周海軍,宗永.1Cr18Ni9不銹鋼絲耐腐蝕性能檢測方法探討[J].金屬制品,2011,37(4):79-81.
[4]鄭鐵闖.不銹鋼的機械加工方法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3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