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榮輝
只要一分鐘,育兒變簡單
? 彭榮輝
也許你正煩惱:孩子,你為什么不聽話?今天我要介紹給你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讓你用一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實現(xiàn)與孩子的有效溝通,幫助孩子學會喜歡自己,并心甘情愿做個好孩子,你信不信?
為人父母的你,一定對“管教”這個詞不陌生。但也許你并不知道,這個詞匯源自拉丁文disciplina,其本身意思是“教導”。換個角度來說,家長要扮演的是導師的角色,而不是懲罰者的角色。你經常批評孩子嗎?現(xiàn)在,我們讓沒完沒了的批評簡單些,再簡單些,用起來只需要一分鐘,我們稱之為“一分鐘批評”。
方法很容易學:首先,在你開始批評孩子之前,請記?。汉⒆拥男袨槭遣缓玫?,但他還是好孩子——這是成功的關鍵;其次,你要注視孩子的眼睛,非常清楚地說出他做了什么,說得越具體越好——這只需要幾秒鐘;再次,你要明確告訴孩子,他這種行為帶給你怎樣的感受——這種傾訴要毫不掩飾,充滿感情;最后,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情緒穩(wěn)定之后看著孩子,用肢體語言來告訴他,你始終站在他這一邊,并明確告訴孩子你愛他。最后,順勢輕輕拍拍或抱抱他。
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分鐘,這次批評就結束了。并且,事情一旦過去,就讓它過去,以后永不再提。比如,孩子晚歸,卻并未提前告知。你一分鐘批評的過程就可以是:第一步:“你回家太晚了!沒跟我說你要去哪里!這可是這周的第二次了!”第二步:“我對此很生氣!非常生氣!”第三步:保持沉默,以便孩子感受你的情緒;第四步:“你今天晚上做得很不對,但你仍然是個好孩子。正因為這樣我才會這么生氣,像你這么好的孩子不該做那樣的事?!闭f完,輕輕抱一抱孩子,讓他知道這次批評宣告結束。
很快就可以學會,不是嗎?但要想運用自如,得心應手,你還需要在實踐中練習幾個星期。一開始,你會感覺不像自己。但事實證明,只要你堅持“一分鐘批評”,讓孩子在你想讓他為自己錯誤行為感到難過的同時,還能保持很好的自我感覺,尊重就有了,融洽也就有了。于是,表面上看起來是管教,但實際上是與孩子進行最有效的溝通。
也許你已經注意到,孩子有時候犯錯,其實是有意為之,而目的只有一個:吸引你的注意。哪怕是批評。所以,你肯定忽視了生活中的另一種現(xiàn)象:孩子表現(xiàn)好的時候,你沒怎么注意。
怎么辦呢?不妨換一種思維方式來管教。方法仍舊很簡單:首先,努力發(fā)現(xiàn)孩子好的表現(xiàn);其次,具體告訴孩子他做了什么;接著,告訴孩子這些行為帶給你怎樣的感受,以及為什么讓你這么高興;第四,沉默片刻,讓孩子靜靜體會你的心情;最后,告訴孩子,你有多么愛他。
還是簡單的一分鐘。所不同的是,它不是在孩子做錯事時,給予他關注,而是在孩子做對事情時,給予他關注。比如,你正在書桌前忙碌,孩子突然跑過來:“媽媽,能借你的鋼筆用一下嗎?我的鋼筆沒有墨水了?!蹦憧梢暂p輕撫撫他的小腦袋:“可以。謝謝你來找我借。在借東西之前,先征得主人的同意,這樣做很好?!?/p>
這般堅持,慢慢的,你今天這樣對待孩子,孩子明天就會同樣去對待別人。并且,偶然的一個行為,只因為你不經意間的一個稱贊,卻有可能演繹成一個習慣,因為他很享受被稱贊的感覺。
身為父母,應盡可能多地把孩子推至前臺,讓他做自己的主人,去規(guī)劃和設計自己的目標。不論生活,還是學習。無需太多時間,一分鐘足夠:在一張紙上用大約250字寫下目標——一分鐘可以讀完。
方法依然非常簡單:首先,在一張白紙上寫下一分鐘可以讀完的目標,目標具體到想在什么時候做到什么事情;其次,經常重溫自己的目標,讓之成為習慣——一種思維方式;再者,時不時拿出一分鐘,對比目標和行為,看看兩者是否相符。
整個過程,都由孩子自己操作。你要做的,只不過是建議。當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和孩子一樣,給自己設定一分鐘目標,一天的,一周的,一個月或是一年的,然后一點一點去實現(xiàn),以身作則鞭策和影響孩子。不管孩子的目標是什么,他都會樂在其中,因為這讓他感覺更能掌控自己的生活。而目標引發(fā)行為,結果又鞏固行為。于是,天長日久,孩子在這樣的目標設定、比照和檢視的過程中,他開始擔起生活的責任,漸漸就有了自覺和自發(fā)。
我的主意怎么樣?輕輕松松,你就可以成為“一分鐘父親”或是“一分鐘母親”。當然,如果你是一位教師,也可以如法炮制,輕松實現(xiàn)“一分鐘老師”的華麗轉身。是不是很神奇:只要一分鐘,一切皆變得如此簡單,一個自尊、自信和自律的孩子就誕生了。只是,所有這些觀點都不是我的創(chuàng)意,而是斯賓塞·約翰遜的金點子。所以,讓我們一起感謝他的那本著作《孩子,你為什么不聽話》。
編輯 朱璐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