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發(fā)東
(福建省大田縣建設(shè)鎮(zhèn)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站,福建大田366105)
甜玉米華珍在福建大田縣種植多年,豐產(chǎn)性、適應(yīng)性、抗逆性、品質(zhì)等重要特性逐漸退化。為篩選出適合大田縣推廣種植的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抗病的甜玉米新品種,大田縣農(nóng)業(yè)局于2014年引進10個甜玉米新品種,以甜玉米華珍為對照進行品種比較試驗。
1.1 參試品種
參試品種有甜2021、金色年華、超甜4號、金中玉、甜玉66、抗高達333、晶甜5號、脆珍、科甜98-1、晶甜3號等10個甜玉米新品種,由福建省種子管理總站提供;對照甜玉米品種為華珍,由大田縣種子站提供。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shè)在大田縣建設(shè)鎮(zhèn)建民村,東經(jīng)117°37′,北緯 25°43′,海拔 530 m。試驗地屬灰壤土水田,肥力中上,地力較均勻,前作為煙葉。
1.3 試驗設(shè)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3次重復(fù),每小區(qū)5行,小區(qū)面積17.5 m2,每667m2栽種2 900株,四周設(shè)同品種保護行。果穗成熟時,實收中間3行(10.5 m2)鮮果穗計產(chǎn)量。
1.4 栽培管理
本試驗是煙后種植。播種前先翻地曬土2~3 d,用進口復(fù)合肥25 kg作基肥重撒。7月8日整地做畦,畦寬90 cm,溝寬30 cm;7月9日直播,每穴1~2粒,株行距120 cm×19 cm,每667m2種植2 900穴;7月21日進行定苗,留壯去弱,每穴保留1苗并用進口復(fù)合肥8 kg進行第1次追肥;8月6日結(jié)合中耕除草進行第2次追肥,每667m2用45%中化復(fù)合肥65 kg。參試品種生育期間治蟲不治病。
1.5 采收時期
在甜玉米乳熟期,果穗苞葉青綠,包裹較緊,花絲枯萎轉(zhuǎn)至深褐色,籽粒體積膨大至最大值,色澤鮮艷,擠壓籽粒有乳漿流出時收獲。
2.1 生育期
從表1可見,對照品種華珍生育期為71 d,各參試品種生育期相差不大。超甜4號、金中玉、抗高達333、晶甜5號、晶甜3號等5個品種為72 d,比對照長1 d;甜2021、金色年華、甜玉66、脆珍、科甜98-1等5個品種為71 d,與對照相當。
表1 各參試品種生育期比較
2.2 主要性狀
2.2.1 植株性狀 從表2可見,植株和穗位高最高的是晶甜3號,分別為228.0 cm和110.2 cm,比對照華珍高17.8 cm和9.8 cm;植株最矮的是金色年華為158.2 cm,比對照華珍矮52 cm;穗位最低的是金色年華為56.4 cm,比對照華珍低34 cm;其余株高和穗位高均在192.0~221.0 cm和63.6~96.4 cm。華珍、甜2021、超甜4號、金中玉、甜玉66、晶甜5號、晶甜3號等7個品種株型為緊湊型,其余4個品種株型半緊湊。金色年華花絲色為紅色,其他10個品種花絲色為白色。
2.2.2 果穗性狀 從表3可見,參試品種中果穗比對照長的有8個,比對照短的有2個,最長的是脆珍達19.3 cm;最短的是甜2021僅16.9 cm;其余品種均在兩者之間。參試品種果穗穗粗與對照相差不大,最粗的是晶甜5號和科甜981是5.4 cm,僅比對照粗0.4 cm,最細的是金色年華4.4 cm,比對照細0.6 cm;其余品種均在4.6~5.3 cm。禿尖最短的是甜2021為0.0 cm,不突尖;脆珍最長,為2.5 cm,比對照長1.1 cm;金色年華、科甜981比對照長,其余品種比對照短。穗柄比對照長的有3個,比對照短的有7個,最長的是脆珍為8.90 cm,最短的是金色年華為4.50 cm。所有參試品種的穗型都為長錐形,籽粒色都為黃色。參試品種中晶甜3號穗行數(shù)與對照相當;其余品種都比對照多,最多的是晶甜5號,為14.7行。行粒數(shù)最多的是脆珍41.0粒,最少的是金色年華為27.7粒。鮮百粒重最重的是甜玉66為52.8 g,最輕的是金色年華為27.7 g。鮮出籽率最高的是甜玉66為78.36%,其次是超甜4號為76.02%,其余的品種都比對照低,均在75.41%~66.7%,最低的是金色年華為66.7%。
表2 各參試品種植株性狀表現(xiàn)
2.3 產(chǎn)量
從表4中看出,參試品種中產(chǎn)量最高的是甜玉66,其后晶甜5號、甜2021、科甜981,折合每667m2產(chǎn)量分別為1 332.7、1 153.6、1 054.5和1 029.1 kg,分別比對照華珍增產(chǎn)65.6%、43.3%、31.0%和27.9%,均達極顯著水平;產(chǎn)量最低的是金色年華,為506.92 kg/667m2,比對照華珍減產(chǎn)37.0%,達極顯著水平;抗高達333比對照華珍增產(chǎn)23.3%,增產(chǎn)顯著;其于品種均比對照增產(chǎn),但不顯著。
表3 各參試品種果穗性狀表現(xiàn)
表4 各參試品種產(chǎn)量比較
3.1 鮮棒每667m2產(chǎn)量超千公斤有4個品種,其中甜玉66產(chǎn)量居參試組第1位,比對照華珍增產(chǎn)65.59%,達極顯著水平;該品種苗期長勢好,整齊度好,后期植株莖稈粗壯,株型緊湊,禿尖短,為0.33 cm,鮮百率重和鮮出籽率高,銹病、葉斑病都輕,可作為替代華珍的主推品種推廣種植;晶甜5號、甜2021和科甜981產(chǎn)量居第2位、第3位和第4位,比對照華珍分別增產(chǎn)43.33%、31.02%和27.87%,達極顯著水平;且三者綜合性狀、抗病性等方面也較好,可作為替代華珍的備選品種。
3.2 參試品種中金色年華比對照減產(chǎn)37.02%,達極顯著水平,植株莖稈矮小,禿尖1.87 cm,鮮百率重27.70g,鮮出籽率66.70%,銹病中、葉斑病重,建議不做秋玉米種植;脆珍、超甜4號、晶甜3號、金中玉、抗高達333作秋玉米種植每667m2產(chǎn)量未達千公斤,建議2015年作春玉米種植繼續(xù)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