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潤梅
高校群體競賽風險控制研究
魯潤梅
與傳統(tǒng)的社會性體育競賽相比,高校群體體育競賽雖然在賽事規(guī)模上要小得多,在參賽項目及參加人數上也要少得多,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更為重要的是,其參賽主體大多是缺乏專業(yè)指導和訓練的大學生,各種不可避免的運動損傷乃至猝死事件層出不窮,成為高校群體競賽風險的隱患所在。
風險概念的出現(xiàn)起源于19世紀初。美國學者海尼斯等人認為“風險意味著損失的可能性”,也有學者認為“風險是行為目的所不能實現(xiàn)的可能性,是遭受不幸或災難的可能性”。美國另一位著名學者威利特將風險定義為 “客觀的不確定性”,還有人認為“風險是費用損失與損失相關的不確定性”等??偟膩碚f,針對風險概念的定義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定義強調風險表現(xiàn)為不確定性;而另一種定義則強調風險表現(xiàn)為損失的不確定性。就本人而言,比較贊同美國學者海尼斯對風險概念所進行的界定,即認為風險表現(xiàn)為損失的不確定性。因此可以把風險定義為:風險是指在某一特定環(huán)境下,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內,某種損失發(fā)生的可能性。換句話說,是在某一個特定時間段里,人們所期望達到的目標與實際出現(xiàn)的結果之間產生的距離稱之為風險。
風險產生于某一特定環(huán)境下的某一特定時間段內,主要表現(xiàn)為損失發(fā)生的可能性,它具有不同于一般事物的屬性,主要具有客觀性、偶爾性、相關性、可控性、潛在性等屬性。首先,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不能夠也不可能消除,只能通過某些控制手段進行回避、轉移、或是降低,所以具有客觀性。其次,不是所有的風險能很容易察覺到,也不是所有的風險都很清晰地進行識別和評估,它具有潛在性。再者,風險的發(fā)生與否受到外界環(huán)境以及自身所具備條件的共同影響,風險的發(fā)生具有相當程度的偶然性。另外,風險受到諸多不同因素的影響,各種不同因素所導致的風險之間,彼此相互聯(lián)系、相關作用、相互影響,具有較大的相關性。最后,風險雖然不能夠也不可能消除,但同時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通過某些手段和途徑可以進行回避、轉移或是降低,具有可控性。
通過以上分析和討論,可給高校群體競賽風險的概念做如下界定:高校群體競賽風險是指在某一特定環(huán)境下,高校群體競賽活動的賽前、賽中、賽后,某種損失發(fā)生的可能性。換言之,即在高校群體競賽活動的賽前、賽中、賽后,競賽活動主辦方所期望達到的目標與實際出現(xiàn)的結果之間產生的距離稱之為高校群體競賽風險。
2.1 高校群體競賽風險的種類
通過對所獲得的材料進行分析和整理發(fā)現(xiàn),高校群體競賽風險主要可以分為人員風險、場地設備風險、制度風險、環(huán)境與氣候風險、交通風險等幾類。
2.1.1 人員風險
人員風險是指高校群體競賽活動運營中可能出現(xiàn)的工作人員不足、賽事相關人員意外傷亡、球場暴力事件等導致的人員傷害等方面的風險。主要包括裁判及賽事相關工作人員不足、運動員無故退賽、觀眾干預賽事進行、賽事相關人員意外傷害事故等風險。人員風險是高校群體競賽活動中發(fā)生頻率最高的風險,產生后果的嚴重程度受到實際情況影響,可控性相對較高,因此,在實際的風險控制過程中,受到較多關注和重視。
2.1.2 場地設備風險
場地設備風險是指高校群體競賽活動運營中可能出現(xiàn)的場地設備方面的風險,主要包括場地設備不足、場地設備被其他活動侵占、場地設備損壞或出現(xiàn)故障、場地設備被盜竊、場地設備被挪用等所帶來的場地設備方面的風險。場地設備的保證是活動正常運行的根本,如不對賽事工作人員進行必要的設施設備使用、維護方面的培訓,將容易導致場地、設施設備的破壞和故障等風險,影響賽事正常進行。
2.1.3 制度風險
制度風險是指高校群體競賽活動運營中制度的制定和實施所帶來的風險。主要包括賽事規(guī)程不合理 (參賽運動員資格,報名時間,技術以及裁判規(guī)則,比賽方式以及裁判員的委派,比賽時期,名次的確定,獎勵等—運動會秩序冊中)、規(guī)章制度太呆板、叛罰易出現(xiàn)矛盾、缺乏賽事風險調控機制等所帶來的風險??梢韵胂?,清晰明了、嚴格而又富有靈活性的賽事規(guī)程、制度安排是賽事成功舉行的制度保障。
2.1.4 環(huán)境與氣候風險
環(huán)境與氣候風險是指高校群體競賽活動中可能出現(xiàn)的氣候變化導致賽事環(huán)境惡化、自然條件或者社會大事件不利于賽事的正常舉行所帶來的風險。該類風險一般情況下都是由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高溫、雷電、暴風、雨雪、霧霾等異常天氣導致的競賽活動無法如期舉行、高校群體競賽活動場地缺乏或高校競賽場地的建設和維護對賽事的干預、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或社會疾病流行造成的賽事延遲舉行或是取消等諸多方面的風險。
2.1.5 交通風險
交通風險是指高校群體競賽活動中由于交通不便或者可能發(fā)生的交通事故給競賽活動所帶來的風險。該類風險對于高校群體競賽活動的順利進行極為重要,主要包括競賽活動交通不便或交通堵塞導致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等無法順利到達競賽活動的比賽場地、交通事故對高校群體競賽活動的主辦單位或是承辦單位所帶來的壓力和損失、高校所處的位置偏遠導致公交或出租車比較少給競賽活動帶來不便利等。
高校群體競賽風險除了以上提到的各類風險之外,財務風險、時間風險、信息風險等也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和關注。
2.2 高校群體競賽風險的特點2.2.1 客觀性
高校群體競賽涉及賽事籌辦、賽事舉行、以及賽后評估總結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由于賽事工作在運行過程當中本身就相當復雜,加上賽事工作人員水平、素質、能力參差不齊,賽事規(guī)模、水平、經費等差距較大,賽事當中難免會出現(xiàn)各種不確定性的狀況,所以,高校群體競賽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不能夠也不可能以人的意志來轉移,只可能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來回避、轉移或降低,而不可能完全消除。
2.2.2 偶然性
高校群體競賽在其運行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當中,所存在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但是風險是否發(fā)生,是否給高校群體競賽組織帶來損失又是不確定的。它受到實際客觀情況的制約和影響,比如工作人員水平和能力的高低、天氣的好壞、賽事的規(guī)模、經費的多少等,但又不完全由這些因素來決定,而是由各種因素構成合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是否發(fā)生具有偶然性。
2.2.3 潛在性
高校群體競賽在進行當中,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也是不可以完全消除的,但在實際的風險管理當中,很多的風險并非顯而易見的,往往只有當某一風險發(fā)生時,高校競賽風險控制的主體才能夠意識的,尤其是某些新的體育賽事可能出現(xiàn)的某些風險更是無法預料和識別,因此,高校群體競賽風險具有相當程度的潛在性。
2.2.4 可控性
高校群體競賽風險是客觀客觀存在的,它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手段和措施來進行轉移、回避或是降低。比如某些高校群體競賽活動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很大,且如果發(fā)生將會引起嚴重的后果時,此時主動放棄這些競賽活動的舉辦可以回避風險;或者,當某些風險無法消除或回避時,事前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來降低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或者在風險發(fā)生時采取積極的措施以減輕不良后果的嚴重性來降低風險。從這個層次上來講,風險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進行調節(jié),具有較強的可控性。
2.2.5 相關性
高校群體競賽風險是否發(fā)生不是某一單一的因素所能決定的,而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各個因素之間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當某一高校群體競賽的規(guī)模較大時,就意味著工作人員的數量較大,競賽經費需求較大,需要溝通和交流的利益相關群體更加復雜,競賽組織的規(guī)模也將更加龐大。比如,一旦競賽活動的經費減少,那么賽事的規(guī)模、工作人員的數量、宣傳的力量等都將受到較大程度的影響,不難看出,高校群體競賽風險之間存在較強的相關性。
圖1 風險控制系統(tǒng)
高校群體競賽風險控制系統(tǒng)是一個完整、全面、系統(tǒng)的控制系統(tǒng)。要構建這樣一個系統(tǒng)至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了解風險源,識別風險如何發(fā)生;對于已經被識別的風險進行分析和評估;對評估后的風險進行相應的處理和應對;風險手段和措施帶來的效果如何。具體來講風險控制系統(tǒng)可以由四個部分組成: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風險控制效果的評價(如圖1)。
3.1 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指對高校群體競賽的風險源或者影響因素進行有效的挖掘、分析和整理,為風險的評估及風險應對策略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據和支撐的過程。風險識別是高校群體競賽風險管理的基礎工作,任何重大風險被忽略都會給競賽活動帶來重大損失,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整個賽事活動舉辦的失敗。由于不同高校群體競賽活動所處的內外部運作環(huán)境不相同,因此,應在明確賽事可能面臨的主要風險類型的基礎上,周密地了解和剖析賽事所處的外部自然環(huán)境、經濟環(huán)境、文化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剖析賽事的整個管理過程和運作過程的每一環(huán)節(jié)中所涉及的技術、人員、設備、材料等因素可能帶來的風險,找出各種風險要素與風險事件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以及對賽事的籌辦可能造成的威脅。
3.2 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是在對高校群體競賽風險進行識別的基礎上對賽事可能遇到的每種風險進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并根據風險對賽事目標的影響程度對賽事風險由大到小分級排序的過程。風險評估在風險識別與風險應對之間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缺乏有效的風險評估,風險識別只能是紙上談兵,風險應對無法進行定量分析,更無法真正意義上來指導和服務賽事活動的運行。風險評估一般情況下從風險發(fā)生的概率、風險產生后果的嚴重程度、風險的可控性三個層面進行分析和評估。實際運用中具體的工作包括評價風險的特征、對風險進行排序等內容。
3.3 風險應對
風險應對是指通過對高校群體競賽風險進行識別、評估的基礎之上,賽事風險管理人員或者控制主體根據賽事風險的特性及其潛在影響程度和水平,以賽事總體目標為依據,規(guī)劃并選擇合理的風險應對策略,盡可能地減少賽事風險所帶來的壓力和損失,提高對賽事風險的控制能力的過程??梢赃@么講,風險控制是風險識別和風險評估的最終目標和必然方向。是風險管理單位或風險控制主體真正意義上直接把風險管理的措施和手段運用于競賽活動的最重要的一步。
3.4 風險控制效果評價
風險控制效果評價是指通過對高校群體競賽活動實施相應的風險應對手段、措施之后,檢查風險應對措施所取得的效果進行評價,并同時反饋給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各階段的過程。風險控制效果評價是高校群體競賽風險控制系統(tǒng)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對高校群體競賽風險控制的手段和措施等進行風險控制效果評價,保障了風險控制的動態(tài)性、實效性、準確性,同時,風險控制系統(tǒng)的各個部分和環(huán)節(jié)也才能一步步地優(yōu)化和完善,風險控制過程也更有價值和意義。
高校群體競賽風險主要分為人員風險、場地設備風險、制度風險、環(huán)境與氣候風險、交通風險等五大類。因此,高校群體競賽風險控制的措施可從人員風險控制、場地設備風險控制、制度風險控制、環(huán)境與氣候風險控制、交通風險控制等五個方面進行。
4.1 人員風險控制措施
人員風險是指高校群體競賽活動運營中可能出現(xiàn)的工作人員不足、賽事相關人員意外傷亡、球場暴力事件等導致的人員傷害等方面的風險。主要包括裁判及賽事相關工作人員不足、運動員無故退出比賽、觀眾干預賽事進行、賽事相關人員意外傷害事故等風險。因此,在進行人員風險控制時應當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選擇賽事工作人員時,進行仔細的挑選,把那些工作有熱情、有責任心、品質高尚、工作能力強的老師和學生吸納的賽事組織當中。2)對賽事工作人員進行系統(tǒng)化的評估,通過獎優(yōu)懲劣的方式管理工作人員工作績效。3)加強運動員報名審核,杜絕身體狀態(tài)缺佳、特異體質、有心臟類疾病等不適于參加體育競賽的學生參與競賽。4)特殊情況下,學校賽事組織方可以與學生家長、學生簽訂三方合同或《運動員責任書》降低賽事組織風險。5)對于那些可控性較低且一旦產生后果較為嚴重的風險可以通過購買人身傷亡保險的方式進行人員風險的轉移。6)安排必要的賽事醫(yī)務工作人員,針對即時性的賽事傷害事故進行必要護理和治療。
4.2 場地設備風險控制措施
場地設備風險是指高校群體競賽活動運營中可能出現(xiàn)的場地設備方面的風險。主要包括場地設備不足、場地設備被其他活動侵占、場地設備損壞或出現(xiàn)故障、場地設備被盜竊、場地設備被挪用等所帶來的場地設備方面的風險??梢赃@么說,在高校群體競賽活動中,場地設備是極為重要的,同時也是可控性非常強的,只要管理到位,控制得當,一般情況下,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風險。1)加強與學校后勤的溝通協(xié)調,確保場地設施設備要求。2)加強對場地設備的維護,尤其是可移動性場地設備的貯藏、維護、維修,防止場地設備損壞、故障、或損失。3)賽事進行時避免與其他賽事產生沖突,導致場地設備不足、被侵占或是被挪用事件的發(fā)生。4)建立專門的場地設施設備管理部門來進行設施設備的管理,確保場地設施設備的供應。5)加強賽事前后設施設備的收集、整理及清點工作,確定設施設備的安全。
4.3 制度風險控制措施
制度風險是指高校群體競賽活動運營中制度的制定和實施所帶來的風險。主要包括賽事規(guī)程不合理 (參賽運動員資格,報名時間,技術以及裁判規(guī)則,比賽方式以及裁判員的委派,比賽時期,名次的確定,獎勵等規(guī)章制度)、規(guī)章制度太呆板、叛罰易出現(xiàn)矛盾、缺乏賽事風險調控機制等所帶來的風險。1)制定賽事服務手冊是關鍵。賽事主辦方或是承辦方應當根據賽事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賽事規(guī)程、明確獎懲措施和競賽要求,以院系、年級、班級等為單位通知具體賽事規(guī)程和相關制度,同時,利用賽事宣傳組在校園內多做宣傳。2)加強競賽制度的監(jiān)督和實施,既要保證嚴格按照規(guī)章制度辦事,又要能夠根據特殊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靈活變通的制度實施和調控,確保賽事順利進行。
4.4 環(huán)境與氣候風險控制措施
環(huán)境與氣候風險是指高校群體競賽活動中可能出現(xiàn)的氣候變化導致賽事環(huán)境惡化、自然條件或者社會大事件不利于賽事的正常舉行以至于阻礙競賽活動無法順利進行的風險。該類風險一般情況下都是由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高溫、雷電、暴風、雨雪、霧霾等異常天氣導致的競賽活動無法如期舉行、高校群體競賽活動場地缺乏或高校競賽場地的建設和維護對賽事的干預、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或社會疾病流行造成的賽事延遲舉行或是取消等諸多方面的風險。因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環(huán)境與氣候風險進行控制。1)賽事的舉辦或者進行應該盡量避免在多雨潮濕季節(jié)或高溫、雨雪、霧霾等天氣,條件允許可以在室內進行,減少異常天氣等賽事進行所帶來影響。2)針對特殊情況下出現(xiàn)的賽時提前或是延遲,要建立靈活的賽事進程調整和應對機制,確保賽事順利進行。3)加強與高校后期管理部門的協(xié)調與溝通,杜絕場地建設或維護對賽事造成的干預和影響。4)及時了解社會信息的變化和動向,避免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利用賽事活動達成其惡劣目的,避免社會疾病或瘟疫等的進一步爆發(fā)給競賽活動主辦方或是承辦方帶來的壓力和損失。
4.5 交通風險控制措施
交通風險是指高校群體競賽活動中由于交通不便或者可能發(fā)生的交通事故給競賽活動所帶來的風險。該類風險對于高校群體競賽活動的順利進行極為重要,主要包括競賽活動交通不便或交通堵塞導致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等無法及時地到達競賽活動的比賽場地、交通事故對高校群體競賽活動的主辦單位或是承辦單位所帶來的壓力和損失、高校所處的位置偏遠導致公交或出租車比較少給競賽活動帶來不便利等。因此進行交通風險控制時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首先,成立風險管理小組,對競賽活動賽前、賽中、賽后可能出現(xiàn)的各類交通風險進行有效的識別,并為可能出現(xiàn)的各類交通風險和問題擬定應急處理對策。其次,制定賽事服務手冊,確保賽事工作人員、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都能夠清晰明確地了解交通狀況。再者,組織交通服務志愿者團隊,為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新聞媒體提供交通引導服務也是預防和解決交通風險的一個重要措施。
高校群體競賽風險主要包括人員風險、場地設備風險、制度風險、環(huán)境與氣候風險、交通風險等類型。高校群體競賽風險一般情況都具有客觀性、偶爾性、潛在性、可控性、相關性等基本特征。高校群體競賽風險控制具體措施主要涉及人員風險控制、場地設備風險控制、制度風險控制、環(huán)境與氣候風險控制、交通風險控制等五方面。根據實際情況合理有效地選擇風險控制措施不僅是風險控制的基本要求,也是進行成功的競賽風險控制的重要保證。高校群體競賽風險控制系統(tǒng)由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風險控制效果評價四個部分組成,共同作用所產生的合力助力高校群體競賽風險的降低和轉移,確保高校群體競賽活動順利進行。
[1]陳家起,劉紅建.國內外體育賽事風險管理研究進展[J].山東體育科技,2012(5).
[2]劉 建,高 巖.體育賽事風險特征及分類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4).
[3]龍?zhí)K江.大型體育賽事風險分析及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J].體育與科學,2010(3).
[4]張榮珍.中美高校體育運動競賽比較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6 (12).
[5]肖 鋒,沈建華.重大體育賽事風險特點與風險管理初探[J].體育科研,2004(6).
[6]李德忠.黑龍江省高校體育賽事市場化運作分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2(3).
[7]許松青.對高校群體競賽的思考[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
[8]王朝軍,趙麗君.我國高校體育競賽運動安全監(jiān)控體系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08(1).
[9]范明志.提高重大體育賽事風險識別能力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1).
[10]霍德利.體育賽事風險的識別與評估[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0 (6).
[11]蘇慶永,司虎克.基于知識管理的體育賽事風險管理[J].體育科研,2008(4).
[12]肖 鋒.體育賽事安全防范研究[J].體育科研,2008(5).
[13]Rolson.Facility and EquipmentManagement for SportDirectors[M]. Iuinois:Human Kinetics Publisher,Inc,1997.
[14]Appenzeller.Risk Management in Sports[M].NC:Carolina Academic Press,2004.
[15]Fischh off B.Managing perceptions[J].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85(2).
[16]Noss R F.High risk ecosystems as foci for considering bio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integrity i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s[J].Environmental Scienceand Policy,2000(6).
[17]Yates,J.F,Stone E.R.Risk appraisal[A].In J.F.Yates(Eds.).Risk takingbehavior[C].New York:JohnW iley&Sons Ltd,1992.
Research on Risk Control of Group Competi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U Runmei
采用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界定高校群體競賽風險的概念,梳理高校群體競賽風險的種類和特征,構建高校群體競賽風險控制系統(tǒng),提出高校群體競賽風險控制的措施。
高校;群體競賽;風險控制;控制系統(tǒng);控制措施
This study use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etc.to define the concept of the risks of group competition,sorting out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sks of group competition clearly.It builds the group competition risk control system aswell as puts forward measures of risk control in group competi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group competition;risk control;control system;controlmeasures
G80-05
A
1003-983X(2015)01-0073-04
2014-10-05
湖北休閑體育發(fā)展研究中心課題(2014Y003)
魯潤梅(1984-),女,湖北嘉魚人,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100084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