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林,李小麟,王定璽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心理衛(wèi)生中心 心身障礙病房,四川 成都 610041)
118例抑郁癥患者住院知識狀況及健康教育需求調查
黃亞林,李小麟,王定璽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心理衛(wèi)生中心 心身障礙病房,四川 成都 610041)
抑郁癥是指以顯著而持久的情緒低落、活動能力減退、思維與認知功能遲緩為臨床主要特征的一類心境障礙,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排列在全球疾病負擔源的第4位,預計到2020年將上升為第2位;抑郁癥是一個高復發(fā)、嚴重影響患者生命質量的疾病,抑郁癥患者自殺率高,研究報道有10%~15%的抑郁障礙患者最終會自殺死亡,而且在自殺者中抑郁障礙約占2/3[1]。抑郁癥患者在住院期間主要采用藥物和心理康復治療,而了解抑郁癥患者住院知識狀況及健康教育需求是采用針對性治療、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前提。筆者對本院心理衛(wèi)生中心的抑郁癥患者進行了住院知識狀況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結果報道如下。
1.1 調查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2012年4月1日—2013年7月31日在本院心理衛(wèi)生中心住院的118例抑郁癥患者進行調查。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III)抑郁障礙發(fā)作診斷標準;(2)系原發(fā)性情感障礙,而非繼發(fā)性抑郁癥狀;(3)愿意參加研究者。排除標準:(1)器質性精神障礙,或精神活性物質和非成癮物質所致的抑郁發(fā)作。(2)有幻覺、妄想、或緊張綜合征等精神病性癥狀。(3)不愿參加研究者。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該問卷為自制問卷,包括3個部分:(1)住院相關知識,包括11個條目,每個條目均采用3級計分法,3~1分別表示了解、部分了解和不了解,總分為33分。(2)對健康教育內容的需求,包括17個條目,每個條目均采用3級計分法,3~1分別表示非常需要、需要和不需要,總分為51分。(3)對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包括9個條目。該問卷總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63,其中住院相關知識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44,健康需求維度 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 0.866。
1.2.2 調查方法 由7名接受過專業(yè)培訓的精神科護師,在病員住院1周后將問卷發(fā)放給住院患者,講明調查目的、內容及填寫方法。發(fā)出問卷120份,收回有效問卷118份,有效回收率98.3%。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使用SPSS 13.0錄入,用均數(shù)±標準差、頻數(shù)、構成比進行統(tǒng)計描述。
2.1 本組患者一般情況 本組患者年齡14~75(41.65±16.95)歲;男性 58 例(49.2%),女性 60 例(50.8%);生源地:城市 81 例(68.6%),農村 37 例(31.4%);醫(yī)療付費方式:自費 41 例(34.7%),醫(yī)保 77 例(65.3%);疾病情況:首發(fā) 64 例(54.2%),復發(fā) 54 例(45.8%)。文化程度:文盲 4 例(3.4%),小學 6 例(5.1%),初中32例(27.1%),高中 28例(23.7%),大專 28例(23.7%),本科 18 例(15.3%),碩士 2例(1.7%)。
2.2 抑郁癥患者住院相關知識了解情況 本組抑郁癥患者住院相關知識總分為(18.62±4.63)分,在住院相關知識方面不了解排在前3位的是:持續(xù)用藥時間、應對藥物不良反應、門診隨訪時間及意義,見表1。
表1 抑郁癥患者住院相關知識了解情況(例,%)
2.3 抑郁癥患者健康教育內容需求情況 本組抑郁癥患者健康需求總分為(37.25±6.01)分,對健康教育內容需求(非常需要及需要)排在前3位的是:防止復發(fā)知識、復查時間及方法、疾病治療方案,見表2。
表2 抑郁癥患者健康教育內容需求情況(例,%)
2.4 抑郁癥患者健康教育方式的選擇 本組抑郁癥患者喜歡的健康教育方式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醫(yī)務人員講解演示、出院后電話咨詢、專題講座,見表3。
表3 抑郁癥患者健康教育方式的選擇(例,%)
3.1 抑郁癥患者住院相關知識得分特點及分析 本研究中,抑郁癥患者住院相關知識得分(18.62±4.63)分,滿分為33分,提示抑郁癥患者的住院相關知識水平總分較低,因此,對住院抑郁癥患者進行住院相關知識的介紹非常有必要。其中知識缺乏的條目主要集中在持續(xù)用藥時間、應對藥物不良反應、門診隨訪時間與意義等方面。抑郁癥是一種慢性、反復發(fā)作的精神疾病,因此大多數(shù)患者需要長期服藥,而患者擅自減量或停藥是導致抑郁癥復發(fā)的常見原因之一。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71.2%的患者不清楚持續(xù)用藥的時間,此類患者存在不能正確使用藥物的隱患,因此,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藥物相關知識的講解非常重要,應明確告知患者藥物的作用及持續(xù)用藥的時間;其次,本次調查中有68.6%的患者不清楚怎樣應對藥物的不良反應。治療抑郁癥的藥物在控制抑郁癥病情的同時也存在很多不良反應,如口干、視物模糊、便秘、嗜睡等,因此,醫(yī)護人員應告知患者注意觀察有無便秘、尿潴留、心率增快及體位性低血壓等癥狀[2],如果出現(xiàn)不良反應,要及時報告醫(yī)護人員。本調查還發(fā)現(xiàn),有50.0%的患者不清楚門診隨訪時間及意義。抑郁癥是一種慢性疾病,不容易在短時間內完全康復,患者離開醫(yī)院后,要經(jīng)歷長時間的家庭康復過程,期間要按照醫(yī)生的要求定期到門診復查,檢測康復情況,及時調整藥物。
3.2 抑郁癥患者對健康教育內容需求的特點及分析 本研究中抑郁癥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得分(37.25±6.01)分,滿分51分,提示患者對健康教育有較高的需求,對健康知識需求較高的項目為:如何防止復發(fā)、復查時間及方法、疾病治療方案。有關對抑郁癥患者追蹤10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有75%~80%的患者會多次復發(fā)[3]。疾病復發(fā)不僅增加了治療的難度,還打擊患者的治療信心,同時給家庭帶來極大的經(jīng)濟負擔,有的患者甚至發(fā)生自殺自傷行為。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94.9%的患者希望了解防止抑郁癥復發(fā)的知識,因此,醫(yī)務人員應根據(jù)患者的知識掌握情況,講解預防復發(fā)的相關措施,如:正確服藥、按時復查、學習情緒調整的方法等。本次調查中有93.2%的抑郁癥患者希望了解復查時間及方法,92.4%患者希望了解疾病的治療方案,因此醫(yī)護人員應根據(jù)患者的自身情況,指導其復查,并對疾病的治療方案進行詳細講解與健康教育。
3.3 抑郁癥患者健康教育方式特點及分析 本研究中,抑郁癥患者最喜歡的健康教育方式排在前3位的依次為:醫(yī)務人員講解演示、出院后電話咨詢、專題講座。該調查結果說明,醫(yī)護人員仍然是精神疾病患者的矯正師,在治療疾病的同時得到醫(yī)護人員的指導,已是一種客觀發(fā)展的趨勢和要求[4]。同時說明患者易于接受灌輸式教育[5],對醫(yī)護人員信任度高,依賴性強[6-7]。電話作為現(xiàn)代通訊工具,應用到健康教育中成為了醫(yī)患交流的橋梁,進一步密切了醫(yī)患關系,醫(yī)院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延續(xù),增加了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颊叱霈F(xiàn)病情波動或疑問時,通過電話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的指導和幫助,目前在我院已經(jīng)開展熱線電話服務,可24 h接受咨詢,患者滿意度較高,可見電話咨詢是一種經(jīng)濟、簡單、方便、快捷、實用且深受患者及家屬歡迎的健康教育形式[8]。此外,專題講座是一種能將疾病知識更加集中化、具體化、系統(tǒng)化的健康教育方式,深受抑郁癥患者及家屬的喜愛。目前在我科每周末都會舉行專題講座,患者及家屬參與度很高,反映出專題講座對患者的幫助和指導作用很大。
綜上所述,在臨床醫(yī)療護理過程中,了解抑郁癥患者住院期間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對健康教育內容及方式的需求情況,可以為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教育指導提供依據(jù),對于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促進抑郁癥的康復、降低復發(fā)、預防患者的自殺行為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季建林.抑郁障礙診治進展-精神病學新進展[M].北京:中華醫(y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09:31.
[2]鐘素娟.抑郁癥患者的臨床特點及護理體會[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2,30(4):665.
[3]江開達.心境障礙-精神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
[4]高曉翠.98例抑郁癥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調查[J].護理醫(yī)學,2003,12(4):462.
[5]周 佳,王 琦.ICU患者家屬心理需求及護理研究進展[J].護理學報,2012,19(4B):19-21.
[6]余雪蓮.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調查與對策[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09,6(6):138-139.
[7]鞠 斐,李春梅,葉 丹.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分析[J].護理學報,2011,18(11A):73-75.
[8]王曉敏,王 霞.電話式咨詢在健康教育中的運用[J].慢性病學雜志,2010,12(12):1756.
Hospitalization Knowledge and Health Education Need of Depressed Patients
HUANG Ya-lin,LI Xiao-lin,WANG Ding-xi
目的調查抑郁癥患者住院期間對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以及對健康教育內容、方式的需求。方法采用自制問卷對本院心理衛(wèi)生中心118例抑郁癥患者進行調查。結果抑郁癥患者住院相關知識得分(18.62±4.63)分,在住院相關知識方面不了解排在前3位的是:持續(xù)用藥時間84例(71.2%)、應對藥物不良反應81例(68.6%)、門診隨訪時間及意義59例(50.0%);患者對健康教育需求得分(37.25±6.01)分,對健康教育內容需求排在前3位的是:防止復發(fā)知識(94.9%)、復查時間及方法(93.2%)、疾病治療方案(92.4%);患者喜歡的健康教育方式排在前3位的是:醫(yī)務人員講解演示98例(83.1%)、出院后電話咨詢89例(75.4%)、專題講座80例(67.8%)。結論抑郁癥患者對住院相關知識了解不夠,應加強住院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開展健康教育時應根據(jù)患者不同知識狀況和需求,采用適當?shù)姆绞竭M行講解,以提高健康教育質量,利于疾病康復。
抑郁癥;住院知識;健康教育
R473.74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08.040
2014-08-05
黃亞林(1980-),女,四川成都人,本科學歷,護師。
李小麟(1963-),女,四川合江人,碩士,主任護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E-mail:qling100@163.com
吳艷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