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20年前說到公益,還是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和個體富裕人士的專屬。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當下的公益,已經變成普通人也能隨時參與的活動。盡管初衷各異,但這種公益的常態(tài)化展開,不覺間改變了參與者自己的生活,也改變了另一些人的人生軌跡。
資助殘女償心債
于先生 46歲 藥店老板
【訴說】12年前,我出了一次醫(yī)療事故。一位患膽囊炎的病人輸液時突然昏迷,搶救了3天,無效死亡。我是接診醫(yī)生,有沒上課了。
從此,罪惡感魔鬼一樣纏上我,讓我寢食難安、夜不能寐。終于有一天,鬼使神差似的,我找到了這對母女的家,在小區(qū)里徘徊了兩天。第三天,我?guī)еY品再次過來,在樓前的花壇邊,看見幾個小男孩追著一個小姑娘喊:“你沒爸了,你媽瘋了?!毙」媚锉蛔返介L椅旁,眼淚汪汪地辯解說:“我媽沒瘋?!?/p>
這話刺激難,我由心痛難當到現在的一聲嘆息,心債基本放下,心理也基本得到了醫(yī)治。這樣的結果,都因做了12年的公益,是那個殘疾的生命,讓我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微力助人心情好
夏小姐 27歲 公司職員
【訴說】隨著微博微信的出現,公益開始從傳統(tǒng)的捐贈幫扶,變
好友梅江(化名)負責“植物專輯”的講解,跟我一樣,都是以實物為教具,進行科普性講解。我們一起忙了一個月,跟孩子們互動愉快,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現在,“潮公益”已經是我和微友、群友們的常態(tài),一種生活方式。談不上多高尚,圖的是微力助人之時,讓自己的心情變得更舒服、更愉快。
一舉三得同學情
曲女士 45歲 公益機構負責人
【訴說】2008年6月,丈夫在工作崗位上突發(fā)腦溢血,昏迷了大半年,蘇醒后變成了植物人。我辭了工作,全身心照顧。一日五餐,兩小時翻一次身,數不清的尿片,洗不完的臟物。我一分一秒地算著時間,一寸一寸地觀察他的變化。他吃??粗齻円悦吭?000左右的薪水被雇傭,聽到雇主們的好評,我無比欣慰,同學們也信心十足,立下了“立足本市,走向全省、全國”的目標,還摸索出一套運行模式準備推廣。
這份公益已經成為一項事業(yè),既救了我的生活,也服務了近百個跟我一樣情況的家庭。一舉三得,我天天都在心里高呼,微信萬歲,同學情誼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