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祥,李長平
(東北林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哈爾濱150040)
在大體積混凝土承臺施工過程中,由于膠凝材料的水化熱作用放熱,且大體積混凝土自身又具有一定的保溫性能,因此其內部溫升幅度較快,表層的溫升幅度較慢,進而形成了較大的內外溫差[1-2]。如果溫差產(chǎn)生的表面拉應力,超過此時的混凝土極限抗拉強度,就會在混凝土表面產(chǎn)生裂縫[3-5],從而影響橋梁結構安全及正常的使用,所以大體積混凝土需進行特殊的水化熱設計研究。
本文以琿春大橋工程中主橋大體積混凝土承臺為研究對象,對大體積混凝土管冷技術的相關參數(shù)進行優(yōu)化設計,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防止大體積混凝土產(chǎn)生裂縫。實踐證明,合理地優(yōu)化管冷技術的相關參數(shù),可以更好地對大體積混凝土冷卻降溫,用時也減少能源的浪費。
琿春大橋位于琿春市區(qū),跨越琿春河,連接琿春市區(qū)與經(jīng)濟合作區(qū),橋梁全長1 778 m,主橋為獨塔雙索面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結構。主橋布置39.9 m+89.1 m+151 m獨塔雙索面混凝土斜拉橋,主橋長280 m,主跨跨越孤島,琿春大橋主橋左幅6#承臺尺寸為39.7 m×19.3 m×5 m,承臺澆筑體積約為4 000 m3,屬于大體積混凝土。
左幅6#承臺為降低水化熱,在承臺內部設置了降溫水管,降溫水管采用內徑44 mm的鋼管,上下共設置三層,每層間距1.2 m,平面布置15根管,間距2 m,每根管之間采用彎頭連接。每層設置1個進水口,2個出水口,如圖1和圖2所示。
圖1 左幅6#承臺冷水管布置立面圖Fig.1 Vertical view of cold water pipe layout in the left of 6#pile caps
圖2 左幅6#承臺冷卻水管布置平面圖Fig.2 Cold water pipe plane in the left of 6#pile caps
本工程承臺由C35混凝土澆筑,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為:水泥275 kg、水130 kg、砂685 kg、碎石1 065 kg、粉煤灰45 kg、礦粉95 kg、減水劑9.13 kg。水泥選用廟嶺北方水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P·O 42.5水泥,碎石選用琿春市英安關門碎石廠生產(chǎn)的碎石,粉煤灰選用琿春電廠生產(chǎn)的I級粉煤灰,砂選用琿春紅旗河的砂,減水劑選用琿春鴻森建材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hsd-798聚羧酸高效泵送減水劑。
根據(jù)本工程所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模型計算分析所選用的熱原函數(shù)如下[6-8]:
式中:Q(τ)為在齡期τ時積累的水化熱kJ/kg;Q0為τ→∞時,對于P·O42.5水泥的最終水化熱,Q0=330 kJ/kg;e為齡期,d;g為對于P·O42.5水泥,取g=0.69;h為對于P·O42.5水泥,取h=0.56;
式中:w為水泥用量,取w=275 kg;c為混凝土比熱,取c=0.953 kJ/kg·℃;ρ為混泥土密度,取ρ=2304.13 kg/m3;F為混合料用量,取F=45kg;Qτ為水泥水化熱;k為折減系數(shù),對于粉煤灰,可取 k=0.25。
MIDAS/FEA是具有土木專業(yè)特點的非線性分析軟件,本工程利用該軟件水化熱參數(shù)分析的功能,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大體積混凝土冷水管降溫的相關參數(shù),由于承臺具有對稱性,故可取承臺的1/4進行建模和分析[9-10];琿春大橋主橋左幅6#承臺共劃分為29 309個節(jié)點,28 110個單元。模型中通過節(jié)點連接建立管道,管冷效應通過荷載來模擬,1/4模型如圖3所示。
圖3 左幅6#承臺有限元模型圖Fig.3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left of 6#pile caps
外界大氣溫度實測曲線如圖4所示。
圖4 外界大氣溫度實測圖Fig.4 The measured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承臺:比熱C為0.953 kJ/(kg·℃),密度ρ為2 304.13 kg/m3,導熱系數(shù) λ 為 9.43 kJ/(m·h·℃),模板放熱系數(shù)β為12.56,彈性模量為3.15×107kN/m2,熱膨脹系數(shù)為1.0×105,泊松比為0.20。
基礎:比熱C為0.84 kJ/(kg·℃),密度ρ為1 800.00 kg/m3,導熱系數(shù) λ 為 7.12 kJ/(m·h·℃),外表面放熱系數(shù)β為50.24,彈性模量為1.0 ×106kN/m2,熱膨脹系數(shù)為 1.0 ×105,泊松比為0.18。
通過FEA模型對承臺設置冷水管(冷卻水管選用內徑44 mm的鋼管,進水溫度控制為16.4℃、進水流量控制為9.0 m3/h)與未設冷水管的承臺進行對比分析,如圖5所示,未設置冷水管時溫度—時間曲線的峰值出現(xiàn)在140 h前后,最高溫度71.5℃,此時混凝土表面出現(xiàn)裂縫,最大縫寬δ=0.50 mm,設置冷水管后溫度—時間曲線的峰值前移且下降,最高值64.12℃出現(xiàn)在100h前后。此時混凝土表面出現(xiàn)裂縫,最大縫寬δ=0.08 mm。通水時間根據(jù)實測內外溫差而定,當內外溫差小25℃時即可停止通水[11-12]。
圖5 設置冷水管與未設置冷水管的模型分析結果對比圖Fig.5 Comparison of the model analysis results with cold water pipe and without cold water pipe
4.2.1 進水溫度分析
進水溫度越低,水吸收混凝土熱量的效果越好,降溫速率就快,但冷水管與周圍混凝土的溫差就越大,溫差大產(chǎn)生的應力就大,這樣冷水管周圍混凝土極易產(chǎn)生裂縫。
本次 FEA模擬4、10、16、22℃四種進水溫度。連續(xù)通水150 h(冷卻水管選用內徑44 mm的鋼管,進水流量控制為9.0 m3/h)。
表1 不同進水溫度下模型分析結果Tab.1 The model analysis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inlet water temperature
由表1可知,隨進水溫度的升高,承臺內最高溫度有所提升,達到最高溫度的時間也略有延遲??紤]現(xiàn)場實際情況施工中承臺內部溫度在40℃以下時,控制進水溫度在10℃左右;承臺內部溫度在40~50℃時,控制進水溫度在15℃左右,承臺內部溫度在50℃以上時,控制進水溫度在20℃左右,通過這樣的調整對大體積混凝土的冷卻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4.2.2 進水流量分析
過水面積一定的時候,當單位時間內通過的水流量增大時,所吸收混凝土水化熱釋放的熱量就越多,降溫效果就越好。
本次 FEA 模擬進水流量分別為 7.0、8.0、9.0、10.0、11.0 m3/h(冷卻水管選用內徑 44 mm的鋼管,進水溫度設定為16.4℃)。
表2 不同進水流量下模型分析結果Tab.2 The model analysis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water flow rate
由表2可知,隨進水管流量的增加承臺核心點的最高溫在逐漸遞減,遞減的溫度梯度也在逐漸減小;隨進水管流量的增加承臺達到做高溫的時間在逐漸前移,但流量達到11.0 m3/h時達到最高溫度的時間仍是99 h相對9.0 m3/h時提升并不明顯??紤]工程實際情況,承臺內部溫度在40℃以下時,進水流量可控制在9.0 m3/h,承臺內部溫度超過40℃時,可將進水流量增加至10.0 m3/h,通過這樣的調整對大體積混凝土的冷卻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不同進水流量下模型分析結果見表2。
4.2.3 進水管直徑分析
流量、進水溫度一定時,當過水面積增大時,所吸收混凝土水化熱釋放的熱量就越多,降溫效果就越明顯。
本次FEA模擬冷水管直徑分別為2.5、3.5、4.4、5.5、6.5 cm(進水流量設定為 9.0 m3/h,進水溫度設定為16.4℃),不同冷水管直徑下模型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不同冷水管直徑下模型分析結果Tab.3 The model analysis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cold water pipe diameter
由表3可知,承臺核心點的最高溫度隨冷水管直徑的增加而逐漸降低,冷水管直徑由3.5 cm增加到4.5 cm,相對于由2.5 cm增加到3.5 cm冷卻效果降低了50%;冷水管直徑由3.5 cm增加到4.5 cm,相對于由4.5 cm增加到5.5 cm冷卻效果降低了66.7%。將冷卻效果與經(jīng)濟效益綜合考慮,本工程選用內徑44 mm的冷水管。
琿春大橋左幅6#承臺的冷卻水管選用內徑44 mm的鋼管,流量控制為9.0 m3/h,水流入溫度為16.4℃左右,承臺核心點理論值與實測對比結果如圖6所示。
圖6 理論曲線與實測曲線對比圖Fig.6 Comparison of the theoretical curve and measured curve
從圖6中可以看出,溫度最大值出現(xiàn)在99 h,此時理論值與實測差值也是最大為1.4℃,100~330 h之間理論值略大于實測值,330 h之后理論值略小于實測值,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分析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與外界氣溫有關,100~330 h期間外界溫度較平穩(wěn),330 h后開始降溫。理論值與實測值雖有小范圍的波動,但實測曲線與理論曲線基本相符,實踐證明本工程管冷所取參數(shù)是合理的。
(1)基于實際工程的FEA數(shù)值分析結果是可以應用于實際的,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具有指導意義。
(2)較低的進水溫度對于降低承臺溫度十分有利,但考慮內外溫差過大產(chǎn)生的應力會使混凝土產(chǎn)生裂縫,以本工程為例:施工中承臺內部溫度在40℃以下時,控制進水溫度在10℃左右;承臺內部溫度在40~50℃時,控制進水溫度在15℃左右,承臺內部溫度在50℃以上時,控制進水溫度在20℃左右,這樣既有利與承臺的降溫,也不會因內外溫差過得產(chǎn)生的拉應力使混凝土開裂。
(3)進水流量可根據(jù)實測溫度數(shù)據(jù)進行調控,以本工程為例:承臺內部溫度在40℃以下時,進水流量可控制在9.0 m3/h,承臺內部溫度超過40℃時,可將進水流量增加至9.0 m3/h,這樣可以更好的對大體積混凝土進行冷卻。
(4)冷水管直徑由2.5 cm增加到4.5 cm冷卻效果較好;冷水管直徑由4.5 cm增加到5.5 cm,冷卻效果變得不明顯,當由5.5 cm增加到6.5 cm時冷卻效果更弱,將冷卻效果、經(jīng)濟效益、施工難易程度等綜合考慮,本工程選用內徑44 mm的冷水管。
大體積混凝土管冷技術的相關參數(shù)是相互制約的,施工時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均衡利弊,時時監(jiān)控、時時進行調整。
[1]劉軍輝,任先松,蔡利兵,等.高溫條件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J].混凝土,2013,287(9):144-146+150.
[2]宋福春,劉 策.考慮管冷的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分析[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5(1):95-101.
[3]何憲禮,趙業(yè)梅.大體積混凝土承臺施工溫度裂縫的影響因素及控制技術[J].公路,2008(10):222-224.
[4]楊 芳.混凝土結構裂縫分析與防治探討[J].建設科技,2006,35(11):98-100.
[5]工鐵夢.工程結構裂縫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7.
[6]盧二俠.大體積混凝土承臺水化熱溫度分析與控制[D].長沙:湖南大學,2007.
[7]朱伯芳.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應力及溫度控制[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9.
[8]肖 維,焦隆華.基于高溫瀝青攤鋪溫度場的鋼筋混凝土連續(xù)箱梁橋有限元研究[J].公路工程,2014,39(6):302-304+329.
[9]劉 博.懸索橋錨碇混凝土施工裂縫控制數(shù)值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07.
[10]王維斌.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與施工技術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4.
[11]GB 50496-2009,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S].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局,2009.
[11]楊南方.混凝土結構施工實用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