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沫
最近,中央電視臺《發(fā)明夢工場》介紹了一款新發(fā)明的3D打印拋光機,這款打印機去除了3D打印技術的糟粕,專利賣出200萬元的價格,實現(xiàn)了知識創(chuàng)業(yè)的夢想。它的發(fā)明者就是90后小伙,重慶科技學院“學霸”劉洪偉。
小時候,劉洪偉就對機械很感興趣。他常常把奶奶家的黑白電視機拆了研究,還研究錄音機、收音機、VCD的原理,母親罵他是個敗家子,為此,他常常挨打??墒牵麉s“不長記性”,前腳挨了打,后腳他又開拆了,母親拿他沒有辦法,只好由著他的性子來。正是他的這種任性,培養(yǎng)了他對機械的濃厚興趣和動手制作能力。
小學六年級時,他成了學校興趣小組的活躍分子,把母親給的零花錢都用來買了材料。一放學,他就鉆進自己的屋子里叮叮當當?shù)剡M行手工制作。那些不起眼的材料,在他的手下變魔術似的成了各式各樣的、能夠跑動或者滑翔的電動玩具。一有空,他就拿出去試跑或者試飛,一大群小伙伴屁顛屁顛地跟在他身后,羨慕得不得了,“電動王”成了小伙伴們對他的愛稱。
高考時,劉洪偉考入重慶科技學院,他選擇了機械設計制造與自動化專業(yè)。進入大學后,他一邊如饑似渴地學習機械制圖理論知識,一邊繼續(xù)發(fā)明創(chuàng)造。有一次,他看到工地上的建筑材料掉下來,砸在一個叔叔的頭上,盡管這個叔叔戴著安全帽,但還是被砸傷了,看到滿臉是血的叔叔,他的心被觸痛了,他想:何不設計一款多功能三維安全帽,提高安全帽的抗打擊功能呢?有了這個想法,他苦思冥想,查找資料,反復試驗。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研發(fā)成了多功能三維安全帽,一舉奪得校級機械設計比賽二等獎。此后,他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一發(fā)而不可收。
在一次打印中,他發(fā)現(xiàn)3D打印技術雖然先進,但打印制作出的東西都比較粗糙,所以萌發(fā)了設計一款3D打印拋光機的想法。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同學后,許多同學勸他:“別費精力了,3D打印機能打印出東西就不錯了,別指望能打印出更加精致的東西。”甚至有同學罵他神經(jīng)病,吃飽了撐的。他不顧同學們的反對和譏諷,沉浸在自己的愛好中,潛心研究。
夏天的寢室格外悶熱,在狹小的寢室里,他揮汗如雨,不停地畫圖、設計,查看與3D打印相關的新聞,在網(wǎng)上搜索資料,他不厭其煩地把現(xiàn)有的3D打印機反復拆開又裝上,以至于不用眼看他都知道哪個零件該安在哪個部位。他幾乎廢寢忘食,不分晝夜,累了,就趴在桌子上打個盹;餓了,就吃一碗泡面充饑。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就設計制作出了3D拋光機的第一臺樣機。但是設計之路并不一帆風順的:打印存在層疊效應,導致打印零件表面不光滑。為了攻克這個難關,他緊蹙的眉頭從未舒展過,恨不得把一天當成兩天用,可是,無論怎么努力,始終找不到有效的辦法。他陷入了沮喪中,甚至打算放棄。一天雨后,他在校園散步,看到一只小鳥被雨水淋濕了翅膀,它試圖飛離大樹,可是,第一次,它沒有飛起來,但是小鳥沒有放棄,它使勁抖落了翅膀上的雨滴,再一次試圖飛起來,可是,它又失敗了,嘗試了幾次之后,小鳥終于飛出了他的視線,他立刻被小鳥屢敗屢戰(zhàn)的精神感動。
他大步流星地走回去,繼續(xù)試驗。通過數(shù)十次實驗和比對,他終于找到了一種溶劑,能夠在4分鐘內(nèi)讓零件表面達到高光效果。這一刻,他欣喜若狂,一改往日的沉穩(wěn),揮舞著拳頭,大喊著:“我是被打濕翅膀的小鳥,我成功了!”
當央視主持人問及他成功的秘笈時,劉洪偉說:“我之所以能夠飛翔,是因為我有淋濕的翅膀。當雨水淋濕了翅膀時,沒有人能夠幫助你,你只有抖落翅膀上的雨水,才能飛向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