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迅/Live For Today
粵語/英皇娛樂/2003
愛或錯過,都是契機
當眾多誠意不足卻又野心勃勃的“偽大碟”弄得亂花漸欲迷人眼,當從南到北的狂野民族風吹來滿天霧霾,當層出不窮的選秀節(jié)目變成鐵肺們的吊嗓秀,人們開始反思,音樂帶給我們什么?想來想去,還是做一個安靜聽歌的男子或女子比較好,再不濟,聽一個誠心搞音樂的歌手唱那么幾首歌也不錯。是的,我說的是誠心搞音樂,這是不是廢話的廢話。誠心太難了,簡直就是誠心在考驗人。就像人們給自己說了幾十年加油,多數(shù)人的生活還是那個鬼樣子。
說到服務(wù)態(tài)度和水準,陳奕迅的多半歌手生涯都還算對得起觀眾,特別是早期的很多專輯,如《反正是我》、The Easy Ride、《黑白灰》、《七》,以及即將提到的Live For Today都是很耐咀嚼的佳作。
大多數(shù)人都是因為一首歌喜歡一張專輯,甚至一個歌手,這是歌迷的進化論。但也有很多不錯的歌曲,運氣不好或運氣太好地藏在某張專輯中,在某個特殊時期被發(fā)行出來,然后就從聽眾的耳朵和記憶力消失了。似乎這張專輯一開始就沒有這首歌,就像一場足球比賽,一支球隊出場的時候就少一人。
《十面埋伏》就是這樣的一首歌,這首制作用心、詞曲俱佳的標準陳氏情歌,被制作方視為主打之一,但聽眾顯然對同專輯里的《幸災(zāi)樂禍》、《忘記歌詞》、《猜情尋》等印象更深。不少老歌迷抱著向陳奕迅經(jīng)典粵語歌致敬的心態(tài)去KTV點這個歌,卻把S.H.E的同名作品給召喚出來。這個烏龍跟陳奕迅《十面埋伏》的歌詞大意多少有點暗合——制作方費半天勁,指望著歌迷和市場點一個贊,結(jié)果贊是點了,卻給了隔壁的。
守候曠日持久,撲空只需一秒?!妒媛穹穼⑾嘤鲞@一主題的張力恰到好處地呈現(xiàn)出來——期待、跟隨、等候、落空,歌曲所展現(xiàn)的情感脈絡(luò),是一條拋物線,那種期待還未完全升騰就被現(xiàn)實徹底打壓下去的無力感,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就像你在雨天的公汽站等小女朋友,人來了,傘打開,站著高中班主任。
關(guān)于相遇,每個人都能說太多,在歌壇,這似乎也是制作人尤為鐘愛的母題。相遇的奧妙在于它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一邊是牽手,一邊是錯過,非此即彼。這種難以捉摸又更難割舍的情感體驗,讓世人唏噓,令歌者上癮。
《十面埋伏》是香港鬼才詞作者黃偉文的經(jīng)典作品,描繪的是一種病態(tài)的情感。不甘心的前男友時時處處留心舊情人的一舉一動,連她的生活習慣都爛熟于心。雖然愛情已成往事,但牽念之心卻難以放下,為了能見一面又不刻意驚擾對方,不惜扮演類似“跟蹤狂”的角色,想方設(shè)法制造機會來相遇,來碰面。但緣分很大程度上跟契機有關(guān),契機有時候又跟什么都無關(guān),所以費盡心機總也找不到與舊愛重遇的機會。似乎,他們的分開像是注定,是命運。一句“和某某從來未預(yù)約,為何能見更多。全城來撞你,但最后處處有險阻”道盡辛酸。
與《十面埋伏》中主人公積極甚至激進地謀求相遇、重逢相比,另外一首人們耳熟能詳?shù)耐愵}材作品——孫燕姿的《遇見》顯然更加內(nèi)斂,它是一個關(guān)于等待者的故事,描繪的是一種期待、一個寄托,一種意想不到的快樂。這或許也是男人和女人的區(qū)別。愛情里,常常是女人癡得深,男人病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