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立群 圖/沈騁宇
棘刺雕猴
文/王立群圖/沈騁宇
《韓非子》里面記載了一則“棘刺雕猴”的寓言,說燕王非常喜歡小巧玲瓏的東西,但苦于身邊沒有這樣的技術性人才,于是招聘能工巧匠,制作能夠讓自己欣喜的小物件。招聘結果很理想,衛(wèi)國有一個人從眾人之中脫穎而出,他的拿手絕技是,在棘刺的尖端雕刻母猴。
見慣了小巧之物的燕王,此前自詡見多識廣,但從未見過“棘刺雕猴”的技術,只能自嘆是“井底之蛙,坐井觀天”。急于見識新玩意兒的燕王,當下決定高薪誠聘,只為早日得見人間奇物。燕王很著急,但是衛(wèi)國人很淡定,他明確地提出了自己的三點要求:一是燕王半年之內不能進入他的工作間;二是燕王不能飲酒吃肉,以表敬意;三是要在雨晴日出、陰陽交錯之時觀賞。
衛(wèi)國人的要求很另類,但是這個社會就是不怕另類,就是不怕離譜,越另類、越離譜,越能吊起人的胃口。燕王就被這種另類攻勢俘虜了,他非常聽話地按照衛(wèi)國人的要求去做了。于是,衛(wèi)國人堂而皇之地住在燕王的宮殿里,各種待遇規(guī)格都很高,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內,燕王都不能觀看衛(wèi)國人正在進行的工作,這就讓衛(wèi)國人達到了“故弄玄虛”的效果。
其實衛(wèi)國人的話根本經(jīng)不起推敲,一個做削刀的鐵匠很輕易就撕下了衛(wèi)國人的偽裝。鐵匠從他的工作實際中斷定此事不靠譜,因為各種小巧之物都是用削刀雕琢而成,按照常理,所削之物必然要大于削刀,削刀方能有下刀之處,但是自己平生從來沒冶煉過、也沒見過比棘刺頂端還小的削刀,因此,鐵匠斷定衛(wèi)國人是個不折不扣的騙子。隨后,鐵匠將這個道理告訴了燕王,并且建議燕王讓那位“大師”亮亮自己的雕刀,一切就都明白了。
鐵匠所說的道理并不深奧,道理說出來之后,燕王馬上就明白了,他派人將衛(wèi)國人叫了過來,說想看看他的削刀?!凹痰窈铩北臼菬o中生有之事,衛(wèi)國人哪里有什么削刀呀!一句話讓“大師”無處遁形?!按髱煛苯杩诨貙m取刀便逃之夭夭,謊言就此被揭穿。但是為什么如此簡單的道理,燕王沒有想明白呢?根本原因就是衛(wèi)國人抓住了燕王的獵奇心理,用他的故弄玄虛把燕王唬住了。
(田潤林摘自大象出版社《王立群智解成語》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