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敏 董鐵立
膽總管結石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與患者的長期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系[1],老年患者中膽總管結石的發(fā)生率較高[2],由于高齡患者往往不能耐受或不愿行開放性的手術治療,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逐漸成為高齡膽總管結石患者的首選治療方式[3]。然而操作過程中的侵入性刺激給患者帶來疼痛及不適感,甚至可引起嚴重的心血管系統(tǒng)并發(fā)癥。右美托嘧啶(DxM)是一種新型、高選擇性的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具有催眠麻醉作用并維持自然非動眼睡眠,且易喚醒[4]。有研究顯示,右美托嘧啶是一種良好的麻醉輔助藥物,并能很好地維持呼吸和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本研究旨在觀察DxM 用于老年患者ERCP 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1 材料 選擇擇期行無痛ERCP 治療膽總管結石的老年患者40 例,ASAⅡ~Ⅲ級,年齡70~91 歲之間,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應用右美托嘧啶復合舒芬太尼+丙泊酚組(D組),另一組應用舒芬太尼+丙泊酚組(P 組),每組20 例(n=20)。入選標準:既往無慢性疼痛或長期服用鎮(zhèn)痛鎮(zhèn)靜藥物史,無阿片類藥物過敏史、濫用史。排除標準:嚴重心、腦、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或患有重大疾病者。
1.2 麻醉方法 患者術前禁食水6 小時,術前30 分鐘肌肉注射長托寧1mg,入室后平臥位,面罩吸氧,連接監(jiān)護儀,監(jiān)測ECG,MAP,HR,SpO2,EtCO2,BIS,開放上肢靜脈,輸注乳酸鈉林格液。取左側半俯臥位,上胸部、下腹部各墊一薄枕,減輕對胸腹部的壓迫,有助于呼吸通暢。D 組微量泵靜脈輸注DxM 1μg/kg,10 分鐘泵注完畢,靜脈緩慢推注舒芬太尼0.15μg/kg(30 秒),5 分鐘后靜脈推注丙泊酚2.5mg/kg,然后連接微量泵,持續(xù)靶控輸注丙泊酚,采用Marsh 模型;P 組靜脈緩慢推注舒芬太尼0.15μg/kg(30 秒),5 分鐘后靜脈推注丙泊酚2.5mg/kg,然后連接微量泵,持續(xù)靶控輸注丙泊酚,采用Marsh 模型。Ramsay 評分達到5~6 分時開始操作。術中通過調整丙泊酚的靶控濃度來維持BIS 值于60 左右,必要時單次靜脈推注丙泊酚40~50mg/次;若SpO2<90%,行托下頜給氧輔助呼吸,HR <55 次/分鐘給予阿托品0.1~0.2mg/次,MA P <60mmHg 靜脈注射麻黃素6mg/次等處理。待內鏡操作結束時停用丙泊酚。
1.3 觀察指標 記錄各組患者注藥前1 分鐘(T0)、入睡時(T1)、插鏡時(T2)、術中(記錄術中任意3 次取均值)(T3)、退鏡時(T4)、蘇醒(T5)各時間點的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呼吸頻率(RR)、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腦電雙頻譜指數(shù)(BIS)、術中鎮(zhèn)靜評分(Ramsay);蘇醒時間(從停藥到能呼之睜眼的時間)、手術時間、術中所需丙泊酚的濃度(μg/ml),同時記錄各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體動、呼吸抑制(呼吸頻率低于8bpm,SpO2<93%)、心動過緩、惡心嘔吐等,且于T0,T1,T2,T3,T4,T5及手術結束后2 小時(T6)時間點抽取動脈血5ml,采用高效液相色譜電化學監(jiān)測方法測定血漿中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的濃度。鎮(zhèn)靜程度評分采用Ramsay 法評定:不安靜、煩躁1 分;安靜合作2 分;嗜睡、能聽從命令3 分;嗜睡、可喚醒4 分;喚醒反應遲鈍5 分;深睡狀態(tài)、呼之不應6 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內比較用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 <0.05 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檢查治療,兩組患者在手術期間均表現(xiàn)出良好的鎮(zhèn)靜狀態(tài)。
2.1 一般情況的比較 兩組患者年齡、體重、手術時間等一般情況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n=20)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n=20)
注:兩組比較,P >0.05。
2.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HR,MAP,RR,SpO2比較 兩組患者給藥前T0時間點各項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各時間點BIS 值無明顯差異(P >0.05),因此患者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各時間點HR,MAP,RR,SpO2變化見表2。P 組T1時間點MAP,RR 較T0時下降(P <0.01);組間比較P組T1時間點MAP 較D 組T1時間點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T1時間點HR 下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D 組T1~T3時間點HR 較T0時間點下降(P <0.05)。
表2 兩組患者各時點HR,MAP,HR,SpO2比較(,n=20)
表2 兩組患者各時點HR,MAP,HR,SpO2比較(,n=20)
注:與T0比較,* P <0.05,**P <0.01;組間比較,#P <0.05,##P <0.01。
2.3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P 組所需丙泊酚濃度(μg/ml)明顯高于D 組(D 組:2.0 ±0.2;P 組:2.6 ±0.4)(P <0.01)。兩組患者蘇醒時間(min)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D 組:10.8 ±4.1;P 組:10.9 ±3.7)(P >0.05)。P 組患者術中體動發(fā)生率高于D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D 組患者心動過緩發(fā)生率高于P 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D 組患者呼吸抑制發(fā)生率低于P 組患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患者術后惡心嘔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2.4 兩組患者激素水平變化情況 兩組患者血漿中去甲腎上腺素濃度相比:D 組明顯低于P 組(P <0.01)。術后兩小時兩組患者血漿中去甲腎上腺素濃度均增加,但P 組顯著增加,D 組增加程度相對較低。兩組患者血漿中的腎上腺素濃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血漿中腎上腺素(AD)、去甲腎上腺素(Na)的濃度(mol/L)
膽總管結石是臨床上常見病、多發(fā)病,60~70 歲為高發(fā)年齡層。主要治療方法為外科開腹手術及內鏡下治療。外科手術治療創(chuàng)傷大、費用高,術后恢復慢,并發(fā)癥多。ERCP 是診斷和治療膽總管結石行之有效的微創(chuàng)介入方法,以其時間短、創(chuàng)傷小、效果確切為優(yōu)點,但ERCP 是一種侵入性操作,常可引起應激反應,擾亂血流動力學。老年患者應激時容易發(fā)生心血管意外,甚至危及生命。ERCP 多在介入手術室進行,需要患者俯臥位,不利于呼吸管理;手術結束后由于周轉快,缺少麻醉后恢復室,患者會存在麻醉后呼吸抑制等安全隱患。因此,應針對老年ERCP 手術及其手術環(huán)境等特點,選擇更合適的麻醉藥物和方法,做到既能讓患者較快離開又能避免安全隱患。
丙泊酚是一種短效的靜脈麻醉藥,起效快,維持時間短,蘇醒迅速而完全,持續(xù)輸注后無蓄積[5],因此廣泛應用與短小手術的麻醉。但因其主要為鎮(zhèn)靜作用,而鎮(zhèn)痛作用弱[6],劑量較大時會影響患者的循環(huán)功能,增加呼吸抑制的危險性[7],因此通過一些麻醉藥的配伍使用來減少丙泊酚的用量[8,9],降低其血液濃度,維持呼吸及循環(huán)穩(wěn)定。舒芬太尼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強效擬嗎啡類鎮(zhèn)痛藥,其陣痛效價是芬太尼的7~10 倍[10],具有起效快、對心血管影響小、呼吸抑制作用輕、術后蘇醒快和惡心嘔吐瘙癢等不良反應少的優(yōu)點[11]。右美托嘧啶(DxM)是一種新型、高選擇性的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消除半衰期1.8 小時,具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抗焦慮、抑制交感神經(jīng)、減少其他麻醉藥物的用量、穩(wěn)定血流動力學的作用[12],已成功應用于麻醉術前用藥、全麻輔助用藥、術后鎮(zhèn)靜鎮(zhèn)痛、多種檢查治療及外科手術麻醉等。有研究表明,右美托嘧啶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與劑量和給藥速度有關[13],快速注藥時引起血管平滑肌上的外周α2受體興奮,導致血壓短暫升高,中樞去交感作用很快占優(yōu)勢,隨之血壓下降,心率減慢;緩慢注藥可以有效減少此方面的作用[14]。本研究中D 組DxM 泵注速度緩慢,用藥后無血壓升高,而是HR 輕微減慢,血壓輕度降低,但隨后維持平穩(wěn),可能是小劑量右美托嘧啶產(chǎn)生的中樞鎮(zhèn)靜以及抑制去甲腎上腺素釋放所致[15]。右美托嘧啶通過作用于腦干藍斑核內的α2AR 產(chǎn)生鎮(zhèn)靜催眠及抗焦慮作用,鎮(zhèn)靜的同時易喚醒,且對呼吸基本無抑制作用[16]。本研究結果中,D 組患者呼吸抑制發(fā)生率低于P 組患者,不良反應也明顯低于P 組,與此理論相符。
兩種方法應用于老年患者ERCP 麻醉均取得良好的鎮(zhèn)靜效果,但右美托嘧啶復合小劑量舒芬太尼+丙泊酚優(yōu)于小劑量舒芬太尼+丙泊酚,前者能減少丙泊酚用藥量,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有效抑制操作引起的應激反應,且呼吸抑制輕,不延長蘇醒時間,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低,是一種安全可靠的老年患者ERCP 麻醉方法。
1 方軍,李兆申.膽總管結石內鏡治療進展[J].肝膽外科雜志,2012,20(3):165-166.
2 Yildiz M,Tavlan A,Tuneer S,et al.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on haemodynamic responses to laryngoscopy and intubation:perioperative haemodynamics and anaesthetic requirements[J].Drugs R D,2006,7(1):43-52.
3 Bamgbade OA,Alfa JA.Dexmedetomidine anaesthesia for patients with sleep apnoea undergoing bariatric surgery[J].Eur J Anaesthesiol,2009,26(2):176-177.
4 Schaffrath E,Kuhlen R,Tonner PH.Analgesia and sedation in intensive care medicine[J].Anaesthesist,2004,53(11):1111-1130.
5 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鑒主編.現(xiàn)代麻醉學[M].第三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481.
6 陳伯鑒.臨床麻醉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92.
7 鄭海燕,胡道美,梁永源.靜脈復合麻醉用于結腸鏡檢查的效果觀察[J].溫州醫(yī)學院學報,2004,34(4):300-302.
8 Gillham MJ,Hutchinson RC,Carter R,et al.Patient-maintained sedation for ERCP with a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of propofol a pilotstudy[J].Gastmintest Endosc,2001,54:14-17.
9 Jeuljsh WS,SheikhT,Baker WH,et al.Hemodynamic stability,myocardial ischemia,and perioperative outcome after carotid surgery with remifentanil/pmpofol or isoflurane/fentanyl anesthesia[J].Neumsurg Anesthesiol,2003,15(3):161-168.
10 Thomson IR,Harding G,Hudson RJ.A comparison of fentanyl and sufentani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J].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2000,14:652-656.
11 羅玉琳,郁蔥,張青,等.舒芬太尼與芬太尼復合異丙酚靜脈麻醉的比較[J].重慶醫(yī)學,2005,34(2):240.
12 柯超群,李德龍,陳彥青,等.右美托嘧啶復合丙泊酚在ERCP 診療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33):170-172.
13 Abouzgheib W,Littman J,Pratter M,et al.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dexmedetomidine during bronehoscopy in patient switch moderate to severe COPD or emphysema[J].J Bronchol,2007,14 (4):233-236.
14 張玉蘭,吳畏,殷亮,等.右美托嘧啶在小腸鏡檢查中的應用[J].四川醫(yī)學,2012,33(5):759-761.
15 王江,劉希波,朱海波,等.右美托嘧啶在無痛胃鏡患者圍術期鎮(zhèn)靜效應及血流動力學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6,22(1):10-12.
16 曾志濤,周艷,孟建棟,等.右美托嘧啶微量泵輸注用于氣管插管全麻手術麻醉誘導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20):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