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管印 梅映雪
張家界地處湖南西北部,屬武陵山脈腹地,為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6.4~16.8℃,無霜期245~268天,年均日照時數1 449.6 h。境內山區(qū)(海拔800 m以上)多于丘區(qū)(海拔600~800 m)、丘區(qū)多于平區(qū)(海拔600 m以下),云量最多是春季,年均降水日150~180天。該地區(qū)番茄種植方式主要有丘區(qū)越夏露地、大棚秋延后和大棚春提早栽培,多陰雨的氣候條件給該地區(qū)春季番茄生產帶來諸多不便,嚴重制約了春季番茄生產,導致該地早春番茄價格偏高,但這也恰好是大棚春提早番茄生產的優(yōu)勢。
張家界地區(qū)番茄種植主要分布在丘區(qū),利用丘區(qū)獨特的氣候條件,以種植越夏番茄為主,8~9月為上市高峰期,以大紅色硬果番茄為主,品種主要有金剛721、江南紅等;市郊周邊海拔較低的蔬菜種植區(qū),種植番茄的上市高峰期為6月中旬至7月,以近野生小番茄為主,此品種由當地菜農自己留種,比較抗病但產量較低。近幾年由于國家“菜籃子”工程的升溫和蔬菜標準園的建設,該地區(qū)的蔬菜生產得到了快速發(fā)展,在市政府“523”蔬菜工程的大力推動下,蔬菜生產和加工企業(yè)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格局已經形成。由于蔬菜大棚的發(fā)展,大棚春提早番茄生產快速興起,改變了該地區(qū)早春番茄依靠外進的歷史,為該地區(qū)的番茄生產增添了活力。
①該地區(qū)溫暖潮濕的氣候條件,有利于多種病害的發(fā)生,常見的病害有晚疫病、青枯病、早疫病、灰霉病、葉霉病、枯萎病等,造成損失最大的是晚疫病,其次是青枯病。
②品種的多樣性不夠、管理水平較低、跟風心理強、創(chuàng)新意識差,特別是高丘地區(qū)種植品種單一,易造成病害流行。
③以化肥為主,輕視有機肥,導致肥料利用率低、肥效差、土壤板結、植株抗病性差。
④受土地承包方式、灌溉系統(tǒng)、交通等方面的影響,特別是在設施栽培中,連年種植是普遍的現象,致使連作障礙嚴重,多種病害逐年加重,其中土傳病害和生理性病害較為突出。
①選擇抗病番茄品種 連年種植的田塊應選擇抗重茬品種;高海拔越夏種植易選擇抗晚疫病品種;早春大棚栽培選擇耐低溫、抗晚疫病兼抗青枯病的品種;秋延大棚栽培選擇耐高溫兼抗晚疫病品種。
②重視新、奇、特品種栽培 市郊菜區(qū)充分利用交通便捷的優(yōu)勢,在抓好主銷品種栽培的同時,還要重視新、奇、特品種的市場需求。新、奇、特品種既可豐富市民的選擇,又具有價格優(yōu)勢,應采取小而精的種植模式。
③發(fā)揮大棚和丘區(qū)氣候優(yōu)勢 農場、基地要利用大棚的優(yōu)勢重點做好春提早和秋延后番茄品種的栽培;而丘區(qū)要利用高丘獨特的氣候條件進行越夏番茄反季節(jié)栽培,不僅可降低生產成本,而且生產的產品品質也優(yōu)于平區(qū),但注意播期、定植時間、上市期要與平區(qū)栽培錯開。
④其他 增施有機肥;采用嫁接育苗技術;根據歷年的多雨時期及病害發(fā)生規(guī)律,做好病害的預防工作。
鉆紅系列番茄均為大紅果番茄,由湖南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選育而成,2014-2015年經張家界市玉凰綠色農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引種試種表現良好,現介紹如下。
①早春大棚栽培 a.鉆紅1號。無限生長型,大紅果,單果質量220 g左右,果形周正、近圓形、無綠肩,硬果,品質好,抗TY病毒病、枯萎病、根結線蟲病,耐青枯病等。
b.鉆紅2號。中早熟,無限生長型,大紅果,單果質量200~220 g,果近圓形、均勻美觀,果硬、品質好,生長勢強,抗逆性好,綜合抗病性強,抗葉霉病、疫病、番茄花葉病毒病,耐葉斑病等。
②露地栽培 a.鉆紅5號。中早熟,大紅果,無限生長型,坐果能力強,單果質量200 g左右,果硬、近圓形,耐雨水,抗TY病毒病、灰葉斑病、葉霉病,中抗根結線蟲病,耐青枯病,綜合抗病性強。
b.鉆紅美娜(B1303)。早熟,無限生長型,大紅果,單果質量220 g左右,生長勢強,果硬,耐雨水,抗TY病毒病、根結線蟲病、灰葉斑病等。
③大棚秋延栽培 a.鉆紅1號(同上)。
b.鉆紅美麗(B1301)。在第十三屆廣東種業(yè)博覽會上被專家評為重點推介品種,極早熟,無限生長型,大紅果,單果質量150~180 g,植株生長勢極強,果硬,耐雨水,低溫下坐果能力強,轉色快,耐青枯病,抗TY病毒病、葉霉病、疫病,綜合抗性強。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由于土質等多方面的原因,以上各品種都要先少量引種試種,試種成功后再推廣種植,以免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