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婧婍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河南 開封 475001)
宋代香藥業(yè)研究
孫婧婍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河南 開封 475001)
香藥,是香料藥物的簡稱,經西域傳入我國后,被廣泛應用于食品、藥物、沐浴等方面。我國使用香料的歷史彌足深遠,在宋代也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和普及。本文簡要探討宋代香藥的概貌、宋代香藥的管理機構和人員設置、宋代香藥與飲食、醫(yī)療的關系以及宋代的香藥消費,旨在對宋代的香藥業(yè)有所了解。
宋代;香藥業(yè);管理機構;消費
有宋一代是香料有了長足發(fā)展的時期,《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武林舊事》、《嶺外代答》中有關土貢香藥的記載顯示了我國本土香藥以麝香、狨香、沉香、黃香、茅香等為主,其中麝香、狨香是動物香料,動物香料的出現說明宋人取香用香已超出了植物香料的范疇,有了進一步深入。洪芻的《香譜》[1]列出了宋代麝香、白檀香、蘇合香、熏陸香、詹糖香、甲香等本土香藥的產地、性狀、用途等??梢?,宋朝本土香藥為香的使用提供了來源。香藥在宋代的發(fā)展壯大除本土香藥可供使用外,更多的是受到外國香料朝貢貿易的影響?!端问肥池浿尽穂2]中明確記載太祖開寶四年,先后在廣州、杭州、明州置市舶司,與大食、阇婆、占城、三佛齊、勃泥等國進行香料貿易。除了東南亞、中東的這些國家與宋有香藥貿易往來以外,《宋史.外國三》中還記載了太宗朝時高麗國遣使以香藥進貢的事例。這說明香藥貿易在當時已受到了各國的重視,而據宋朝當時的政治經濟狀況而言,香藥貿易無疑是給宋財政雪中送炭。如《宋史.食貨志》[3]:“天圣以來,象犀、珠玉、香藥、寶貨充物府庫,嘗斥其余以易金帛。芻粟,縣官用度實有助焉?!薄熬缚抵儭睂е卤彼螠缤觥⑺问夷线w,沉重的歲幣壓力使宋當局財政吃緊,在這種情況下,香藥貿易便發(fā)揮了其關鍵作用?!八沃涃M,茶鹽、礬之外,惟香之為利博?!盵4]“建炎四年,泉州博買抽乳香十三等,八萬六千七百八十斤有奇。”[5]又據《宋史.食貨志下七》可知紹興六年,朝廷抽解大食國的乳香息錢達九十八萬緡,閩、廣的舶務監(jiān)官抽買乳香達到一百萬兩。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宋太宗時置榷署于京師,詔諸蕃香藥寶貨至廣州、交趾、兩浙、泉州,不得私相貿易,從而將香藥納入“禁榷”行列,香藥能為朝廷盈利,朝廷也就更多地鼓勵香藥貿易。
隨著香藥貿易帶來的可觀財政收入,統(tǒng)治者對香藥愈加重視,香藥的采集、香藥貿易及經營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因此香藥行業(yè)的主管機構應運而生。
(一)宋代的國家香藥主管機構—香藥庫
據《事物紀原》[6]載,太平興國時平嶺南及交趾海南諸國后,這些國家連年入貢與宋貿易,所以三佛齊、勃泥、占城的犀象、香藥之物充物府庫,由此朝廷開始商議在京師設置香藥榷易院,命張遜為香藥庫使進行管理,這是設置香藥榷易院官職的開始,香藥榷易院應是香藥庫的前身。從太平興國三月到大中祥符年間香藥的買賣、抽解由榷貨務承擔,且榷貨務只辦理有關香藥的各種事務,與香藥榷易院并無從屬關系。香藥庫,監(jiān)當局名,隸太府寺,掌外國商人所貢市舶香藥、寶石,在地方上各路設有轉運司,具體管理本轄區(qū)內香藥的抽分、博買等事務?!皟认闼帋煺瀑A藏細色香藥,以隨時備宮中宣索?!盵7]長年累月,香藥寶貨之物數不勝數,遠遠超出了皇室自用、賞賜的需求量。于是太平興國二年三月,從香藥庫使張遜之請,將香藥寶貨與商人進行買賣,收以金帛,初年得三十萬貫,歲有增羨,卒至五十萬貫,榷易局也由此成立。[8]宋統(tǒng)治者看到了香藥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于是在至道二年十一月太宗詔榷貨務博買香藥收錢帛每月收十次送納。大中祥符二年二月,真宗詔香藥榷易院自今并入榷貨務,擴大其經營范圍,“從京支乳香,赴京東等路委轉運司均分于部下州軍出賣?!敝鸩叫纬扇珖秶墓俜较闼庝N售網。此后,香藥庫又經歷了一些發(fā)展和演變,宋代的香藥事業(yè)在香藥庫的統(tǒng)領下步入正軌?!疤祆迥昶咴?,真宗下七月詔修舊裁造院舍屋置庫盛貯經揀庫香藥卻以經揀庫屋盛貯汴河南庫香藥仍從提舉司所請別立條約施行”?!叭首谔焓ピ晁脑略t經揀香藥庫與香藥庫止是香藥庫監(jiān)官一處管勾自今令將經揀庫文賬并作一道供申仍于賬內立項開說,八年十一月詔內外香藥庫庫其內庫在皇城里外庫在城南曹利用故宅每遇支遣輪那內庫監(jiān)官一員往彼或勾當不前致公文盜竊特添差監(jiān)官一員”?!吧褡谖鯇幵晔率赵t內香藥庫監(jiān)官專副得替收到出剩更不理為勞績……諸州香藥亦以細色納內藏次者納香藥庫如香藥庫收細色香藥供內每季計度支撥”。[9]這些材料都說明香藥庫的職能和機構在不斷細化、完善。
(二)宋代香藥庫官員的設置
《宋會要輯稿》職官.五二“太平興國二年置香藥庫使、副使,榷易使、副使,舊有香藥易院因置使?!盵10]可見,宋初香藥庫成立后就設置了香藥庫使、副使,說明當時香藥貿易在宋財政中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需要有一個正式的機構及官員來管理和經辦該項事務。
香藥庫使、副使由京朝官、三班使臣充任,香藥庫正使為正七品、副使從七品。香藥庫除設有使、副官外,還設置了監(jiān)內香藥庫,掌領內香藥庫公事,由文臣京朝官、武臣三班使臣充任,編制2人,簡稱監(jiān)。元豐年間的官制改革,香藥庫增丞一人。太府寺下所隸的機構除香藥庫是主管香藥業(yè)的部門外,還設有編估、打套二局,揀選市舶香藥雜物等第,會其值以待貿易。另有寄樁庫,掌發(fā)賣香藥、匹帛。編估、打套二局與寄樁庫是香藥庫的輔助機構,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可見香藥業(yè)市場十分活躍,無論是管理還是貿易都已專業(yè)化、市場化,說明當時香藥行業(yè)的繁榮。
以香藥貿易及本土出產香藥形成的豐富香藥儲備為基礎,香藥除在宋代國家財政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外,于市民生活也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香藥與許多行業(yè)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諸如食品、制藥業(yè)、釀酒業(yè)、制茶業(yè)、制瓷業(yè)等,香藥業(yè)之所以繁榮,與宋代社會經濟發(fā)展、百姓經濟收入增多、生活富裕息息相關,也受到由古到今傳承下來的香藥文化的影響。本文著重就香藥與醫(yī)療保健的關系以及香藥與宋人飲食文化、香藥與配飾這幾個方面進行簡要論述。
(一)香藥與宋人飲食文化
“民以食為天”,宋代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尋常百姓,都喜食香藥食品,貴家還以香藥食品為款待賓客的上乘佳品。如“會公宴,香藥別桌,為盛禮,私家亦用之?!盵11]蔡京“凡三日一赴局,則供張甚盛,肴核備水陸,陳列諸香藥珍物。”[12]《武林舊事》后武林舊事卷三高宗幸張府節(jié)次略中有“砌香?酸一行”:香藥木瓜椒梅、香藥藤花、砌香櫻桃、紫蘇奈香、砌香萱花柳兒、砌香葡萄...從這些香藥食品的名稱就可知貴家香食的用料講究、制作精巧。宋代平民百姓食用香藥食品已在全國范圍內形成趨勢,蜀人用榅桲制作香藥小餅,《游宦紀聞》卷第二中記載“蜀人以榅桲切去頂,...作小餅燒之,香味不減龍涎?!盵13]廣州人嗜食香藥檳榔,《嶺外代答》卷六載“廣州又加丁香、桂花、三賴子諸香藥,謂之香藥檳榔,唯廣州為甚,不以貧富、長幼、男女自朝至暮,寧不食飯唯嗜檳榔……”。[14]北宋都城東京、南宋都城臨安的市民百姓所食香藥食品種類更是琳瑯滿目。東京售賣的飲食果子中就有“諸般蜜煎香藥...香藥、小元兒、小臈茶、鵬沙元子之類。”[15]馬行街鋪席的夜市中有賣香糖果子之類。南宋臨安的香藥食品有麝香甘蔗、沉香藕花、麝香豆沙團子、香藥木瓜等。香藥在食品中的應用相當廣泛,為不同階層的人們所接受。
(二)香藥與醫(yī)療、保健的關系
古代的疾病瘟疫極易流行,醫(yī)療水平又相對落后,面對這種情況,宋代統(tǒng)治者如果不能及時妥善地處理好疫病問題,便會造成社會秩序的混亂,所以政府成立和劑局、惠民局,掌合修良藥,出賣以濟民疾。并開設藥鋪,“馬行北去,...藥鋪...其余香藥鋪席?!盵16]用于保障藥品供應,為百姓排除病患,以維護社會穩(wěn)定。
香藥的藥用價值極高,“治諸風手足不隨、神志昏憒、語言蹇澀...膩粉、白豆蔻仁、乳香……沉香……”[17]《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也有兒科疾病治療的香藥藥方,“定命丹治小兒急慢驚風天?臍風、撮口抽搐...天麻...麝香二錢。”[18]此外,《傷寒補亡論》、《本草衍義》、《傷寒總病論》、《衛(wèi)濟寶書》等醫(yī)學著作記載了許多香藥的臨床應用方法及各種疾病的藥方。香藥也有著顯著的保健效果,“王文正太尉氣羸多病,真宗面賜藥酒一缾,令空腹飲之可。以和氣血、辟外邪,文正飲之大覺安健,因對稱謝上曰此蘇合香酒也,每一斗酒以蘇合香丸一兩同煑,極能調五卻腹中諸疾?!盵19]“蘓合香油出大食國,氣味大抵類篤耨,以濃而無滓為上,蕃人多用以涂身,閩人患大風者亦仿之,可合軟香及入醫(yī)用?!盵20]蘇合香酒可以和氣辟邪,達到防病的保健功效。《女科百問》中有許多關于香藥對生頭發(fā)、生眉毛的保健藥方。
香藥沐浴也是養(yǎng)生保健的一種有效途徑,如“煎浴湯 桃皮八兩、乳香一兩、竹葉一兩、茅香一兩、栢香四兩、木香一兩、安息香五錢、右剉細,以新水五斗五升日日午時吞五神符一道、化沐浴浄穢符一道于湯內,想太玄玉女乘龍吐水入室沐浴?!盵21]以藥湯沐浴,既驅邪辟病又芳香四溢,香藥沐浴也有醫(yī)治熱風暑寒的療效,“治傷寒寒熱不不能服藥浴湯,莾草、丹參、肉桂各三兩,菖蒲半斤,蛇床子二兩,雷丸五十個,水三升煮十余沸適寒溫浴兒。”[22]
(三)宋代的香藥消費
隨著香藥在社會上的普及,香藥消費在宋代成為一種風尚,尤其在女性群體中,化妝品、熏香、香囊等物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婦女用香藥化妝,南宋都城臨安就有“畫眉七香丸”這樣的面部妝品出售,人們用香粉涂身,“涂傅諸香傅身香粉、英粉別研,青木香、麻黃根、附子炮、甘松、藿香、零陵香、各等分,除英粉外同搗羅為細末,以生絹夾帶盛之,浴罷傅身上?!比藗冇孟闼幯?,“熏衣香、沉香四兩...候冷入龍麝?!毕隳乙彩侨藗兿矚g使用的香藥對象,既可置于室內又可佩戴于身,頗為宋人追捧,“百和?衣香、金泥蘇合香、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23]宋代貴族喜佩香,“諸大王珰爭取一餅可直百緡金玉穴而以青絲貫之,佩于領時于衣領間摩挲,以相示坐此,遂作佩香焉,今佩香因古龍涎香始也?!盵24]佩香也是一種禮儀,“新安朱氏曰,注言佩容臭為迫尊者,蓋為恐身有穢氣觸尊者,故佩香物也?!?[25]貴族婦女出行的車上也放置香藥對象,“京師承平時,宗室戚里歲時,入禁中婦女上犢車皆用二小鬟持香球在旁,而袖中又自持兩小香球,車馳過香煙如云,數里不絕,塵土皆香。”[26]
本文通過對香藥在宋代的產生、發(fā)展以及對香藥庫的建立、管理進行簡要論述,對宋代香藥行業(yè)有了初步了解,香藥在宋代社會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成為宋人的生活中必不缺少的物品,其應用領域相當廣泛,香藥行業(yè)已呈現多樣化、市場化和專業(yè)化的特點,香藥庫的設置使香藥行業(yè)經營、管理官方化和正規(guī)化,進一步促進了香藥業(yè)的發(fā)展。宋代社會經濟的繁榮使香藥消費需求擴大,這種需求也推動了香藥市場的繁榮。總之,香藥業(yè)是宋代社會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應得到肯定。
[1](宋)洪芻《香譜》,清學津討原本。
[2](元)脫脫等《宋史》卷186,中華書局,1985年6月版。
[3]《宋史》卷186
[4]《宋史》卷185
[5]《宋史》卷185
[6](宋)高承《事物紀原》卷6,中華書局,1989年4月版。
[7](清)徐松輯劉琳/刁忠民/舒大剛/尹波等點?!端螘嫺濉肥池?2,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7月版。
[8](宋)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18,中華書局,2004年版。
[9]《宋會要輯稿》食貨52
[10]《宋會要輯稿》職官52
[11](宋)戴殖《鼠璞》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2](宋)蔡攸《鐵圍山叢談》卷2,中華書局,2011年3月版。
[13](宋)張世南《游宦紀聞》卷2,中華書局,1981年版。
[14](宋)周去非《嶺外代答校注》卷6,中華書局,1999年版。
[15](宋)吳自牧《夢梁錄》卷16,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6](宋)孟元老撰鄧之誠注《東京夢華錄》卷之3,中華書局,2012年1月版。
[17](宋)太平惠民和劑局編劉景源整理《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1,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年7月版。
[18]宋董汲《旅舍備要方》,清墨海金壺本。
[19]宋彭乘《墨客揮犀》卷8,中華書局,2011年1月版。
[20]宋趙汝適《諸蕃志》卷下,中華書局,1996年版。
[21]宋佚名《靈寶玉鑒》卷18,明正統(tǒng)道藏本。
[22]宋劉昉《幼幼新書》卷15熱風暑寒凡十一門。
[23](宋)陳敬撰《陳氏香譜》卷3、4,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4](宋)蔡攸《鐵圍山叢談》卷5,中華書局,2011年3月版。
[25](宋)衛(wèi)湜《禮記集說》卷69,清通志堂經解本。
[26](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1,中華書局,1979年版。
孫婧婍,出生于1988年3月,鄭州人,回族,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研二學生,中國古代史方向。